寫作業主動、不用催的孩子,都是這樣“陪”出來的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3-13
閱讀 :144
前幾天去表姐家,看到她輔導兒子寫作業的全過程,著實替她心累。剛開始做簡單的英語單詞抄寫,母子倆相安無事,還能聊起學校的八卦來。可到了孩子最討厭、不擅長的數學運算,母慈子孝的場景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表姐的急赤白臉,孩子的拖拉賴皮。怎么回事,為什么540除以45會等于10? 寫快點,半小時的題,你已經寫了一個多小時了。 真是快被你氣死了,給你輔導作業分分鐘沒半條命!表姐的火氣越來越大,自己氣哭了,孩子也被罵哭了,根本寫不下去。最后,母子倆哭成一團,還要互相安慰。老實說,表姐家不是個例。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寫到最后雙雙崩潰,只想擺爛躺平。但這些人到了第二天,還是會老老實實待在孩子旁邊陪寫作業。畢竟作業要寫,孩子得“陪”??伞芭恪钡阶詈?,沒“陪”出好成績,倒把親子關系“陪”壞了。究竟該怎樣陪孩子寫作業,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如今中國家庭,超過90%的父母會輔導孩子寫作業。陪讀這件事,在大家印象中毫無技術含量,坐在孩子身邊,監督他的學習進度,有不懂的地方隨時提供幫助和答案。然而,優秀教師王莉在暢銷書《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中卻說,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感到痛苦不堪,都跟陪伴過程中不經意的話語、壞習慣有關:1、愛催促,給孩子制造緊張感。書中有個叫萱萱的女孩。平時學習成績中等水平,個性溫和平靜,寫作業卻很拖拉。媽媽下班回家,最喜歡提醒她:趕緊洗手,快點寫作業,抓緊時間,一會兒要背英語、練鋼琴,一會兒就沒時間了。萱萱嘴上說“知道了”,可心里卻犯嘀咕,這么多事,時間根本不夠用??衫讌栵L行的媽媽,從不考慮她的承受能力,一看她半天沒動靜,更加使勁地催,還差點急眼。一邊恨鐵不成鋼,嫌她沒有自覺性,一邊講道理,告訴她浪費時間有多可怕。在媽媽看來,孩子慢吞吞、不動筆,不催不行??深l繁的催促,過度的嘮叨,只會讓孩子愈發緊張、局促和害怕。2、愛干預,剝奪孩子的自主獨立。經??吹竭@種畫面:孩子正在算數學題,或者填字造句,旁邊的父母等不及孩子自己檢查,食指一伸,直接點出問題?;蚴呛⒆佑凶约旱南敕ǎ改笀猿终f不對,得按誰說的來。一番來回拉扯,孩子只好繳械投降,不想浪費口舌和腦細胞繼續說下去。孩子學習的過程,是思考,和自己的大腦對話建立連接。如果父母一會送水果,一會指手畫腳提建議,到頭來破壞的是孩子思維的連貫性,剝奪他學習的自主性。3、愛咆哮,平添孩子的心理壓力。之前網上流傳一段讓人心酸的視頻。深夜10點半,一位媽媽坐在孩子旁邊輔導作業,大聲呵斥道:“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干啥,干啥都不會!”過一會,爸爸也來幫腔,瘋狂輸出:“你都學會了些什么,???”父母輪番轟炸訓娃,最后只剩下不停低聲哭泣的孩子。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的音量越高,情緒越失控,他越無助絕望。本來寫作業、動腦筋,就考驗心力和狀態,結果還得應付父母時不時爆發的壞脾氣。再怎么想求知上進,都被父母一句句大聲怒吼,搞得集中不了注意力寫和學。關于為什么要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不同父母有不同看法:孩子還小,管不住自己,沒人盯著容易出小差。孩子太拖拉了,不催半天不動一個字。現在的作業都很難,孩子可能都不會做,連題目都看不懂。的確,對于那些剛上學,自主性、專注力等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有父母陪在身邊,可以及時伸出援手。但光靠“陪讀”,是無法幫孩子學得更好,吸收得更快,甚至還會出現反效果。家庭教育指導師劉稱蓮有位朋友,從小就陪女兒寫作業。結果女兒上五年級,依然要媽媽陪,不陪就進入不了寫作業的狀態。家里要是來客人,或者有事出去,孩子就沒辦法很好地完成作業?!芭阕x”的初心再好,也不能成為孩子偷懶、父母過度干涉的借口。如教育專家尹建莉所說: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或其他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在女兒的學習上,尹建莉主張“不陪讀”。哪怕女兒剛上學,學校提出要家長陪孩子做功課,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她也只是“照做”一周。幫女兒理解寫作業的基本規則和做法之后,她就不管了。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作業,最多提醒一句“該寫作業了”。剛開始女兒磨蹭、貪玩,她始終忍住不說。直到有一天,女兒玩到快睡覺才想起要寫作業,擔心被老師說,只好硬著頭皮,獨自挑燈夜讀,完成作業。自那之后,女兒反而每天早早就把作業寫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雖說陪孩子寫作業,短時間內能有效幫到孩子的學習效率。但從長遠來說,容易讓孩子學會依賴父母,失去自主獨立能力。只有敢于放手,允許孩子偶爾犯點小過失,孩子才能吃一塹,長一智。收獲經驗教訓后,慢慢形成自覺意識,為自己的學習、人生負責,不假手他人。教育孩子這件事,父母不應該是步步緊逼的監工,更不是事事親力親為的助教。而應該是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用正確、科學的方式陪伴,幫助孩子最終自主學習。在此,給父母們以下4個建議,幫助大家早日掌握“陪寫密碼”。1、打造輕松的“前學習”氛圍。有些孩子放學回家,硬是拖著作業不寫。這時不要急著問作業是什么,更不要催促孩子“趕緊寫”。而是觀察一下孩子的狀態,是疲憊還是開心,閑聊互動一下,問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用輕松的方式打開和孩子交流的話題。既然是交流,就要用心聆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卸下一天的學習壓力后,再來聊作業。2、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擔心孩子做不完,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時間沒有安排、管理好。時間管理,重點不是“管”,而是“理”。當孩子恢復學習狀態后,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梳理當天的作業量,以及每一科目所需要的學習時間。前期父母做示范給孩子參考,按作業的難易程度給排序,精力狀態好的情況下,優先完成難的內容;后期引導孩子主動規劃自己的時間,確定目標和內容。如果最后仍舊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經常寫到十一二點,就要分析,是作業量太多,難度太大,還是孩子動作效率低。找到原因,再來一一對癥下藥解決。3、及時給孩子正反饋。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贊美。哪怕孩子做不好、不會做,也需要父母得肯定和理解??吹胶⒆幼鲥e很多題目,父母先肯定他“你很認真寫完,這非常棒”,再來分析錯題的主要原因。孩子作業進度慢,可以說“看你寫到現在,一直堅持,很棒”;如果是因為難度高,不會做,可以說“你發現這些地方不懂,說明你思考了,來,媽媽陪你一起研究問題”。不想讓孩子形成“作業=不開心、壓力”的錯誤認知,父母要多夸獎、肯定孩子,給他正反饋。這些正面的鼓勵、支持,就是孩子堅持、繼續努力的最強動力。4、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學習、寫作業的主體,始終是孩子,尤其是到了高年級,他有自己的獨立意識。這時父母要懂得放手、退位,讓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品、完成作業后自己檢查。提前和孩子約定,要是遇到問題先嘗試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話可以完成其他作業后再跟父母討論。要是被發現一直開小差,會口頭上提醒幾次,但不會一直催促。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導致作業沒完成、做不完,后果自負。把學習的主動權一點點還給孩子,讓他為自己負責,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養自覺、高效的學習習慣。心理專家武志紅說:“父母不要試圖扮演孩子的決定者,讓孩子成為自我實現者?!迸悴慌愫⒆訉懽鳂I,看似是一件普通日常的小事,其中卻藏著孩子獨立成長的黃金因子。養育孩子,有如船在海中航行,風平浪靜有時,驚濤駭浪有時。只要父母掌好手中的舵,仔細觀察前方的海面,做出智慧的判斷,用正確的指令指引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能更堅韌、自信,在大海中坦然無懼,一路駛向屬于自己的未來。作者 | 哎呀媽,高校教育心理學老師,十點讀書簽約作者。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簽約主播。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