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考試,才能選拔好老師?上海師大袁校長的話,你贊同嗎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3-13
閱讀 :141
兩會已經圓滿落下帷幕,有關教育的話題仍然熱度不減,關于教師選拔也是本次大會中代表提案中關注的話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在教育中擔任的角色是有目共睹的,有專家預測,未來可能出現“教師荒”,那么,穩定教師隊伍和提高教師素質自然成為大家密切關注的對象和焦點。降低生師比,代表的建議頗受歡迎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城市小學的師生比為1∶19,縣城小學的師生比為1∶21,農村小學的師生比為1∶23。初中師生比約為1∶13.5。從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的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重慶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對此還是有發言權的,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帶來了一份《關于降低中小學生師比,提高崗位津貼標準,優化教師入口機制》的建議。劉希婭代表說,目前,我國的小學“生師比”為19:1左右、初中為13.5:1左右、高中為12.5:1左右,過高的“生師比”導致教師負擔重,她建議降低生師比,由過去的20:1左右調整為13:1左右,初中生師比由過去的13.5:1左右調整為8:1左右。網友紛紛點贊,確實如此,目前部分學校遠遠超過這個數量,小班教學好,現在關鍵是教師隊伍要穩定,要真心實意地抓教學,別搞太多虛的東西,動輒換老師也是對學生的沖擊,怎么能辦好教育?代表建議:限制師范生報考教師資格小班教學,降低生師比,意味著教師數量增加,劉校長的提案有效為教師減負,深得一線教師好評,大家知道,目前的教育很卷,教師福利待遇和地位遲遲不能圓滿解決,特別是男教師,數量急劇降低,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從事教師這個崗位,此時,有代表提案,限制非師范生報考教師門檻。全國政協委員袁雯說考試合格未必就能當老師,還應增設教師資格核心能力必修課。大家知道,我國從2016年開始全面推行全國教師資格證統一考試制度(以下簡稱“國考”),目前,教師隊伍是開放的,不僅師范生可以做教師,其他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可以做教師。上海師范大學校長袁雯的提案就與教資考試有關。她說現在的教資考試很奇怪,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只要通過筆試和面試兩個科目的考試就能當老師了嗎?,她說,目前的“國考”制度設計,對于師范類專業應考生和非師范類專業應考生,均采用同樣的資格篩選、考試內容與評價體制,無法體現應考者在職前培養中“專業”培養與“非專業”培養的差異。她建議給教師資格證考試加點調料。她建議,建立“專業+開放”的教師資格制度,也要強化教師資格制度的專業性,建立教師資格認證必備條件的專業門檻,其中,專業門檻包括教師教育的“必修能力課程模塊”和教育教學實踐的“必備經歷實習模塊”。袁校長的建議,小編不是很贊同,小編認為,目前國考確實有漏洞,但不能以偏概全把矛頭指向教師,其他的公務員考試又何嘗不是呢?袁校長的提案,網友認為有一定針對性,就是針對非師范生報考教師資格而設定的門檻。對袁校長的提案,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認為,教師的優秀與否跟是否師范畢業沒有必然聯系!關鍵跟道德水平,學識水平,責任心,愛心等有關!請放過老師,老師已經夠辛苦了,不要再考這考那了,好的老師未必需要那一張紙去證明!網友的心聲希望代表可以看到。一方面穩定教師,降低生師比,另一方面又給教師設定門檻,這哪是減負?難道除了考試,就選拔不出優秀教師嗎?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