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昨日,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集體亮相,催生了120多個億萬富翁。
其中,睿創微納公司的億萬富翁最多,有23人;市值最高者為陳文源,張茜夫婦。
科創板一開市,華興源創漲幅便達到128.77%左右,按當日收盤價計算,陳文源、張茜夫婦持股市值已經達到了207億元,位列第一。
緊接在華興源創后面的是杭可科技實控人曹驥、曹政父子,兩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約為80%的股份,以收盤價算,曹驥、曹政父子持股市值達到175億元。
虹軟科技鄧輝夫婦持股市值達到102.96億元,位列第三。
三個百億市值家族浮現 6月19日,華興源創拿到證監會注冊申請,成為科創板首家“吃螃蟹”的企業,并拿下688001的證券代碼。
7月22日收盤,華興源創股價上漲了128.77%。
雖然漲幅在25家科創板企業中表現不起眼,但是華興源創實控人身價顯著上升。
2005年6月,陳文源、張茜夫婦兩人共同出資注冊成立了華興源創的前身——華興有限,彼時陳文源和張茜出資額分別為90萬和10萬,持股比例分別為90%和10%。
2017年10月,華興有限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的股東層新增了源華創興、蘇州源客以及蘇州源奮,其中源華創興持股比例為64.00%。
此后在2018年5月,公司完成股份制變更。
公司公開披露信息顯示,目前陳文源、張茜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華興源創93.15%的股份,為華興源創的實際控制人,相當于持有3.36億股,而已當日華興源創收盤價55.5元/股計算,陳文源、張茜夫婦持股市值已經達到了207億元。
在華興源創的官網中,公司對創始人并沒有太多介紹。
作為一家工業自動測試設備與整線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華興源創主要測試產品用于LCD、柔性OLED、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電子等行業的生產廠家,以及為行業提供定制化的數據融合軟件平臺。
2018年,華興源創入圍蘇州工業園區瞪羚企業榜單。
除陳文源外,25家上市公司還有不少“實控人”在短短一天內,實現了財富值的飛躍,例如杭可科技實際控制人曹驥。
據了解,杭可科技是為鋰電池的后端裝備生產線服務,目前有5G數碼產品的電池要更新換代,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有很大發展空間。
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內部智能制造和高端研發。
1952年出生的曹驥于1984年創立了杭可科技的前身杭可儀并擔任廠長。
目前曹驥直接持有杭可科技18761.65萬股股份,而其為實際控制人的杭可投資持有杭可科技9641萬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杭可科技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還有一位自然人為曹政,與曹驥為父子關系,曹政持有杭可科技424.21萬股,持有杭可投資1%的股權,以此計算,曹驥、曹政父子直接、間接累計持有杭可科技80.07%的股份,以公司收盤價54.64元計算,曹驥、曹政父子持股市值達到175億元。
虹軟科技實際控制人鄧輝是科創板市場另一位百億市值的實際控制人。
鄧輝及其配偶 Liuhong Yang合計持有虹軟科技38.7167%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夫婦均為美國國籍。
以虹軟科技首日交易收盤價計算,鄧輝夫婦持股市值達到102.96億元。
三年內不得減持股份 市值位列第四的為容百科技董事長白厚善,2013年二次創業的他,發行后持股比例約為26.26%,據公司收盤市值219.56億元計算,其個人持股市值約為57億元,最終無緣百億行列。
包括容百科技,其余的十三家企業實控人也均未晉級。
以開市前實控人市值27億元的天宜上佳和22億元的光峰科技為例,二者開盤漲幅最高分別為95%和115%,市值均僅能達到翻倍,約為50億元左右。
另外,雖然科創板的大漲給許多經營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這都是賬面上的。
在之后的交易中,股價大幅波動在所難免,因此個人的財富也將跟隨股價波動而有所變化。
此外,這些股東們并不能馬上兌現自己的賬面財富。
據相關規定,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針對上市時未盈利的公司,在公司實現盈利前,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第4、5個會計年度仍未盈利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相應年度每年減持首發前股份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因此,這些科創企業的實控人不能光顧眼前的財富收益,而忽視企業的長遠發展。
他們需要持續經營好自己的企業,只有將公司的技術優勢轉化成實際的經營成果,才能保證股價的穩定和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下一篇:手握300億,36歲仍然單身,她是福建最神秘女首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外國網紅靠“財富密碼”在中國年入百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