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你與首富有多遠?61歲的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600億元的財富成為新的全球華人首富。
你呢,還在死守著震蕩筑底的股市?難道你認為,自己與首富的差距僅僅只是2600億?這幾天,61歲的大陸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600億元的財富成為全球華人新首富的新聞吸引眼球無數。
看看人家,2600億的資產,真的是數都數不過來。
轉眼看看A股市場的那些散戶朋友們,如今還在震蕩不定的股市中苦苦煎熬。
一個是2600億的首富,一個是為回本苦苦掙扎的小散,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其實,我們與首富的差距,不僅僅在于一個簡單的財富數字,更在于我們思維方式的不同、內心格局上與首富的巨大差距。
許多人沖進股市,都是為著財務自由的目標而來。
要不然,不會那么多的日子放棄與家人作伴的機會,懷抱一顆發財的心到處虔誠地向別人打聽所謂內幕消息,也不會多少個晚上下了班之后還在燈下苦苦研究所謂基本面,也不會花一大把銀子去上所謂的炒股高級研修班。
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或者說是一個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的夢,多么實實在在又充滿責任感!然而,太多的散戶投資者,終究不是短線高手,也看不清未來兩三年甚至半年、一兩個月的趨勢,整日汲汲于股指短線的漲漲跌跌,又或者我們壓根兒就沒看清A股市場的實質,這個市場,終究不是讓絕大多數散戶能夠賺到錢的,因為多年的歷史經驗已經證明,賺錢的永遠只是那極少數的人。
既然如此,如此多的散戶投資者熱衷于通過股市賺快錢、發大財,本身就是沒有認識到股市的本質和自己的能力范疇,做了超過自己能力圈的事情,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照理說,首富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在我們大部分散戶投資者之下,但首富的財富積累,照樣不是靠股市掙來的。
首富抓住了過去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期,如今他的商業帝國也在積極轉型,涉足符合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產業,與其說首富在做商業,不如說首富在做趨勢、看大勢。
很多時候,首富超過我們的地方,就在于首富對未來趨勢的燭照力,對未來商業趨勢、甚至是社會發展大勢的敏銳把握。
說白了,首富的腦子里,裝的更多是未來帶有趨勢性的東西,然后呢,首富又有足夠的執行力,一步一步地去執行,而不是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流于空想中。
當然,首富在商業版圖里攻城拔寨遭遇到的艱辛和堅韌,肯定也超過我們一般人的想象。
歸根結底,我們與首富的差距,差在思維和行動上,也可以說就差在思維上。
因為思維引導行動,思維方式正確了,行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比如說炒股,這事情對大部分散戶投資者來說壓根兒就不太適合,或者說大部分散戶投資者進入股市的初衷,就是錯的。
無非是想通過投機炒作賺一把就走,對于大部分散戶來說,進入股市的好處,一是增加對資本市場的了解,二是獲取上市公司的分紅收益,戰勝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折舊”。
很遺憾的是,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沒有養成穩定給股東分紅的好習慣,這也助長了投資者的投機意識。
我們確實應該學學首富,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鍛煉內功上,放在對未來的趨勢判斷上,一個人的格局越高、眼光看得越遠,干起事情來就越從容和淡定,加上足夠的執行力,即便我們成不了首富,也沒有任何關系。
我們擁有一顆首富的頭腦,誰說我們就是貧窮的人呢?時間是富豪的好朋友聽了幾十年的“華人首富”李嘉誠,今年終于換了人選,根據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號稱“娛樂圈紀委”王思聰他爹當選全球華人首富。
身家到了這層次,財富僅僅是一串數字,想必李氏家族也不會在乎這個虛名。
不過管中窺豹,從榜單中也能看出一些趨勢。
一是富豪大多來自房地產行業,互聯網正后來者居上。
二是來自大陸的富豪開始占據半壁江山,與電影行業一樣,呈現“一江春水向北流”的態勢。
三是富豪大多是白手起家,據胡潤的分析,本次上榜華人富豪中大部分的財富都是由自己創造,只有不到20%是繼承家業而來。
首富王建(微博)林完全符合這三個特點:出身西南小城市,白手起家,靠房地產完成財富積累,而本次能夠實現超越,又和股票市場密不可分,去年底到今年初,王健林完成了萬達商業地產、萬達院線兩大公司上市,股價的上升讓財富插上了翅膀。
憑借一己之力,在短短幾十年內走上財富頂端,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情況。
記得去山西太谷,也就是宋氏三姐妹中宋靄齡丈夫的老家,別看現在只是一個旅游景點,據說當年宋靄齡第一次回去,實實在在被震撼了一把,本來她內心充滿了不安,因為“據她所知,那里的生活是艱苦的,原始的”,但當她坐著一乘由十六個農民抬著的轎子進入太谷縣城時,卻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最奢侈的生活,家里僅傭人仆役就有七十人之多,而且縣城里很多商人都過著同樣的日子,這里集中了當時最知名的票號總部,太谷儼然那個時代的中國版華爾街。
一個地處偏僻,物產匱乏,政治力量薄弱的地區,為何會發展成為龔自珍筆下的“海內最富”?我一邊參觀,一邊思索這個問題,直到發現這批山西人的祖輩,從明朝時期就開始“走西口”。
明朝北方邊防薄弱,為屯軍糧,想出一個辦法,讓老百姓把糧食等物資運往邊關,換取鹽引。
當時鹽是嚴格管制的,拿到鹽引,就可以沿途販鹽換取差價,這批人當中,以山西人最多。
靠著“走西口”,他們中形成了一批晉商大戶,吃苦耐勞總會有回報,但是從大戶到“最富”,其累積時間是卻是十幾代人,一個朝代。
下一篇:中國最漂亮的80后女富豪 如今身價43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孫正義:3.5億換馬云一個朋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