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資料圖 【全國政協主席會議決定撤銷劉迎霞全國政協委員資格】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20日下午主持召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十二次主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撤銷劉迎霞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的決定,并在第四次常委會議上追認。
相關報道 據國際在線2010年03月14日報道: 最美政協委員劉迎霞身家超過10億 38歲的劉迎霞是哈爾濱翔鷹集團的董事長,主要是從事建筑裝潢和水利等事業,身家超過10億人民幣。
目前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會長。
美女劉迎霞 網上有這樣一段形容劉迎霞的話:“女人到處都是,有錢的女人也非常多,有錢的美女也不少,有錢又有權的美女,那就不多了,有錢有權有學歷的美女,非常少,有錢有權有學歷又白手起家的美女,首推劉迎霞。
” 劉迎霞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在8年前。
在2002年度《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上,劉迎霞首次亮相就以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179位。
在當年,不過30歲的劉迎霞就已經算得上是中國商界為數不多的超級女富豪之一。
此后,國內某媒體評選出了“中國內地十大女富豪”,在楊瀾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商界女強人之后,劉迎霞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名列第8。
隨后,一些“中國最年輕的女富豪”、“才女富豪”的頭銜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更有人把像極了著名主持人曹穎的劉迎霞青春靚麗的照片張貼出來,更是引來了一片贊嘆和嫉妒之聲。
白手起家 媒體對劉迎霞的評價是“擁有令人羨慕的一切”。
的確,就是這樣一個集財富、智慧、美貌于一身的女富豪,30多歲的年紀就能掌控一家大型企業,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中國女性的創業歷程,相對于男性要更為曲折、更為艱苦。
而說起這些,劉迎霞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當時確實是下了一番決心才決定創業的,一路下來也就無畏無險了。
就這么一路走下來,沒有什么好委屈的。
劉迎霞出身于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出身,自己從小就在部隊大院里長大,因此對部隊有很深的感情。
而在家庭背景的熏陶下,從小有著假小子性格的劉迎霞在家人的安排下,15歲就選擇了當兵入伍,算是邁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
1992年,20歲的劉迎霞從部隊轉業,組建了翔鷹裝飾公司,創業初期將企業定位于路橋、基礎設施等行業,她曾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座右銘,“吃別人不能吃的苦,扛別人不能扛的活,忍耐別人不能忍耐的累,沒有什么好抱怨的。
”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將一個單一裝飾公司發展成為擁有11家子公司、8億余元總資產的大型企業集團。
她領導的企業是黑龍江省政府重點支持的60家企業之一,企業擁有員工1400多人,固定資產近3億元。
創業初期將企業定位于路橋、基礎設施等行業,而真正讓劉迎霞迅速致富的恐怕還是目前翔鷹集團的三大業務:房地產、筑路和水務。
據了解,目前翔鷹集團是哈爾濱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她不服輸 見過劉迎霞的人都會覺得她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柔弱女子。
劉迎霞說,她的外表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她很女性化,其實小的時候一直梳著很短的頭發,寸頭一直留到七八歲,家里人也一直把她當成男孩子來養,親戚朋友都知道劉迎霞的外號是“假小子”。
但是,做一個企業畢竟不同兒戲,光有熱情和勇氣恐怕是不夠的。
劉迎霞印象最深的挑戰就是在1994年的時候,當時公司已經運轉了兩年的時間,企業要持續發展下去,資金是個關鍵。
憑借公司的自給自足已經滿足不了發展的需求,負債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一個22歲的小姑娘從此要背上一身的債務來生活,她說,那個時候每天都睡不好覺,那種壓力是沒有經歷過的人不能想象的。
除了資金上的難題,也是在1994年,劉迎霞還面臨了一次人才的困乏階段。
由于很多人看不到企業的未來,一些當初一起創業的人選擇了回學校讀書、出國或是找一個穩定的國有單位去上班,那個時候劉迎霞也曾經彷徨過,要不要隨波逐流呢,還是繼續堅持下去?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她還是堅持下來了。
關鍵時候,劉迎霞說又是她的這種不服輸的性格幫助她渡過了難關。
“我的性格就是不服輸,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我走過許多的彎路,但每個錯誤不會犯兩次,不斷地總結就會不斷地進步。
” 富不忘仁 “富不忘仁”,劉迎霞是這么承諾的,也是這么做的。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她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高達1200余萬元。
今日新聞網站還提到,2008年初,劉迎霞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她與其他富豪一起舉行記者會,但全場的焦點都集中在她身上。
由于身份特殊,不少人質疑她是否會替窮人說話,對此,劉迎霞表示:“我不會只為富人說話,也絕對不能為富不仁。
” 劉迎霞在2006年躋身大陸十大女富豪之一,外界認為她成功的原因,除了本身能吃苦之外,還有她懂得抓準時機,在政府大力扶植民營企業時,創立哈爾濱翔鷹集團,與大陸房地產及建筑業一起起飛。
劉迎霞也相當敢言,曾經主張非公有經濟應該進入傳統壟斷的行業,希望能多給民營企業發展空間。
在這次的政協會議上,她則再度呼吁,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營造良好環境,增強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綜合 劉迎霞 臺灣今日新聞網站報道稱,大陸有許多體壇健將及明星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其中當然不乏帥哥美女,但在鞏俐因結婚入籍新加坡而退出后,“最美政協委員”的稱號就改由“大陸最年輕女碩士富豪”劉迎霞奪下。
大陸媒體常以“大陸最年輕女碩士富豪”、“最美政協委員”來稱呼劉迎霞,而臺灣則封她為“工商界的小林志玲”。
1972年出生,15歲當兵入伍。
退役后的1992年創辦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現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另據《解放軍生活》2011年03月18日報道: 劉迎霞:從女兵到中國最年輕的“才女富豪” 國內某媒體曾經評選出了“中國內地十大女富豪”,在楊瀾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商界女強人之后,劉迎霞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名列第8。
而那一年,劉迎霞只有35歲。
隨后,一些“中國最年輕的女富豪”、“才女富豪”的頭銜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更有人把像極了著名主持人曹穎的劉迎霞青春靚麗的照片張貼出來,更是引來了一片贊嘆之聲。
驚奇:曾經的女兵走進北大講堂 2011年1月16日下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記者第一次見到了劉迎霞。
也就在幾個小時前,記者接到任務后大體了解了一下劉迎霞的基本情況: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以及一些媒體授予她的種種稱號。
奇怪的是在這些足以讓人眼睛發亮的名頭下想尋找有關劉迎霞的更詳細內容卻是一片空白,眼前這位在北大講堂上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企業管理侃侃而談的女子,現實生活中卻異常的低調。
因為一直以來,對這樣一位地位“顯赫”的人物,無論是中央媒體還是地方媒體,公開報道甚少。
演講結束后,當記者真正采訪到這位美麗、自信而又智慧的女性時,卻也意外地見識了她的忙碌,無意于耽誤太多時間,記者只能了解劉迎霞7年軍旅生活的主要片段。
當然,我們也有必要介紹一下劉迎霞的成名故事。
劉迎霞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在9年前。
在2002年度《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上,劉迎霞首次亮相就以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179位。
在當年,不過30歲的劉迎霞就已經算得上是中國商界為數不多的超級女富豪之一了。
在那之后國內某媒體評選出了“中國內地十大女富豪”,在楊瀾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商界女強人之后,劉迎霞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名列第8。
而那一年,劉迎霞只有35歲。
隨后,一些“中國最年輕的女富豪”、“才女富豪”的頭銜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
更有人把像極了著名主持人曹穎的劉迎霞青春靚麗的照片張貼出來,更是引來了一片贊嘆之聲。
而這位經歷過七年軍旅歷練的女強人還遠遠不止是一個有錢的女人那么簡單,早在十年前她就是黑龍江最年輕的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會長。
2003年3月,年輕的劉迎霞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創造了中國商人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新紀錄。
從軍:愛哭的小女兵勇救飛行員 也許沒有人相信,劉迎霞這位在商界可以呼風喚雨的女杰,在部隊給領導留下的第一印象竟然是哭。
今天再回憶起那段日子,劉迎霞首先是發出了一陣爽朗而清脆的笑聲,她告訴記者,在新兵連里因為年齡小,每天一到晚上她就會哭,是很放縱的那種哭,也很具影響力。
她一哭,所有女兵也跟著哭,連長一看控制不住場面,便找劉迎霞談心,最后還跟她約法三章:以后哭可以,但要閉上嘴,不要影響到別人,更不要讓大家跟著你一起哭! 當然出生于軍人家庭的劉迎霞,從小就在部隊大院里長大,因此對部隊的適應比其他戰友快得多。
新兵連結束后,假小子性格的劉迎霞便開始了自己自信、自立、自強的軍旅人生。
下連隊后她被分到了拉林機場,那地方很偏遠,但對劉迎霞來說也有美好的一面,那里有起伏的山崗,有成片的松林,每天還有戰鷹在頭頂上翱翔。
工作訓練之余,她喜歡用讀書來打發時間,部隊有句話叫做新兵信多,老兵事多。
可是她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書多。
偶爾她還會一個人望著藍天,聽著松濤來為自己計劃未來。
幾年后,她把自己的公司名稱定為“翔鷹”,這也許跟那樣的環境和那樣的經歷不無關系。
劉迎霞回憶自己的軍旅生涯時,她說當時部隊的生活跟現在比起來真的很枯燥,唯一的娛樂是組織去看電影,還有每天晚上看新聞聯播,這一習慣她甚至保留到了現在。
她坦言自己關心政治和國家大事的習慣,就是在部隊養成的。
在部隊的7年時間里,劉迎霞過得并不平庸。
經過綠色軍營的錘煉,磨礪出了劉迎霞“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堅毅品格。
所以她做什么事都非常投入,她所在的衛生隊每年都要負責幾百名新兵的體檢工作,有些新兵害怕,常常找出各種理由來拒絕,也因此成了領導最頭痛的事情。
而衛生員們更是不想搭理那些不懂科學的新兵蛋子。
可是劉迎霞卻知難而進,成了抽血小組的負責人。
她一個一個地去做思想工作,雖然累一點,煩一些,但效果也很明顯。
新兵們也不想讓這個已經是老兵的小妹妹太為難。
劉迎霞順利完成了任務。
當然,一個機場衛生隊的主要保障目標還是飛行員,幾十號的飛行員在一個一千多人的部隊里,被稱為“大熊貓”一點也不過分。
所以當飛行員出了什么狀況,一般人是不敢碰的,可是在劉迎霞的眼中,不管是誰,只要走進衛生隊就是一個病人,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
一個周日,他們團長發燒要輸液,被人扎了好幾針,卻一直輸不進去。
劉迎霞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團長因為身體好,針一進去血就返上來,問題出在了止血帶上。
于是劉迎霞就將止血帶去了,團長用很刻薄的眼神看著她的異常行為,可是劉迎霞不管他,她只想讓他盡快退燒,果然“一針見效”。
作為醫務兵的劉迎霞還曾榮立過三等功一次。
講起那次搶救飛行員的突發經歷時,劉迎霞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因為正趕上部隊放假,所有有經驗的衛生員都回家了,她代護士值班。
天剛亮,就有人使勁地拍窗戶,當時她以為是歹徒,二話不說抓起一根棍子就沖了出去。
可是一到外面,她看見幾名飛行員抬了一個擔架焦急地等候在那里。
原來有一名飛行員受傷了,由于失血過多已經處于昏迷狀態。
當時沒有干部,沒有醫生,只有劉迎霞她們幾個女兵,突然見到這么一個半死不活的人,女兵們害怕得不敢靠近,而幾位比劉迎霞更老的兵卻也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往后躲。
危急關頭,劉迎霞站了出來,她對飛行員進行緊急處理并向上級求援,可是由于駐地離醫院較遠,上邊來人最快也得4個小時,她只能通過不停地輸液為傷員補充營養,最終飛行員得救了。
談起那次經歷,劉迎霞說她當時沒有其他想法,一心只想救人,新兵害怕,老兵也害怕,她只能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
那一年,劉迎霞才17歲。
創業:用軍人的品質創造商界翔鷹 1992年,經過7年軍旅歷練的劉迎霞20多歲,對于好多年輕人來說,這還是一個在學校里讀書的年齡,而她卻選擇了創業。
“那個時候有許多的人選擇下海,改革開放成全了一大批人,但真正走出來的人不多。
”談到創業,劉迎霞說自己很慶幸能夠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挺到今天。
劉迎霞的企業是以翔鷹命名的,同樣那也是一種空軍戰鷹的稱呼。
從骨子里被注入了軍人因素的她在創業之中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軍人身份,她說是部隊鍛煉了自己堅強的性格。
在部隊里,有句話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那個特殊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長,所以她覺得部隊里鍛煉出來的人能應對任何困難。
劉迎霞用實際行動把部隊管理和企業運營很好地結合到了一起。
眼前的劉迎霞,在30多歲的年紀就能掌控一家大型企業,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其實中國女性的創業歷程,相比男性要更為曲折、更為艱苦。
而說起這些,劉迎霞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當時確實是下了一番決心才決定創業的,一路下來也就無所畏懼了。
當然,做一個企業畢竟不是兒戲,劉迎霞印象最深的就是在1994年,當時公司已經運轉了兩年的時間,企業要持續發展下去,資金是個關鍵。
憑借公司的自給自足已經滿足不了發展的需求,負債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從此要背著債務生活,她說,那個時候每天都睡不好覺,那種壓力是沒有經歷過的人不能想象的。
也是在1994年,劉迎霞還面臨了一次人才的困乏階段。
由于很多人看不到企業的未來,當初一起創業的人選擇退出,那個時候劉迎霞很無助,好在她還是堅持下來了。
關鍵時候,從小在部隊養成的不服輸的性格幫助她渡過了難關。
“我的性格就是不服輸,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我走過許多的彎路,但每個錯誤不會犯兩次,不斷地總結就會不斷地進步。
”劉迎霞這句自我總結的話,也許可以對身在軍營的戰友們有著很好的啟示。
震撼:永不褪色的軍人情懷 2010年4月18日上午,一架空軍伊爾76運輸機從黑龍江飛往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劉迎霞帶領著她的集團成員將價值5000萬元的藥品、棉帳篷、御寒衣被、食品等送到災區人員手中。
媒體對這次行動的報道是:劉迎霞在承擔一份“富不忘仁”的社會責任。
當然,劉迎霞也有著企業家的魄力,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白手起家,在一個以男性從業人員為主的行業里,把企業從小公司做成大集團,并且得到了行業內的認可,這絕非易事。
“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部隊看一看,去和戰友們一起過個年!”采訪結束時,劉迎霞向記者道出了一個愿望,她想找個機會到基層部隊去和官兵一起過個年,重溫一下軍旅歲月,同時也看望一下剛穿上軍裝不久的戰友們,可惜由于記者采訪時已近年關,而劉迎霞也由于公司事務過于繁忙,錯過了在兔年春節和戰友們相會的機會。
但不管怎樣,也不管身在何處,劉迎霞的軍人本色沒變,她每天都看新聞聯播和軍事新聞,時時關注著國防和軍隊的建設,相信,在來年的春節劉迎霞會重新進軍營,和戰友們相聚。
下一篇:阿里將上市孫正義成最大贏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富豪榜再生變 馬化騰成內地第二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