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果說蘋果公司和美國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全球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生物技術產業巨擎)將投資熱潮帶入了高科技領域,并令風險投資基金走入大眾視野,那么,網景和Google則為那些將財富再投資到自己所在產業的天使投資人開啟了黃金時代。
但是,一筆由網景聯合創始人Marc Andreressen個人進行的投資,與其創立的風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作出的投資,二者之間有何區別?顯然,這中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清醒地認識天使投資人本人所持的判斷標準及其需要面對的潛在利益沖突,對那些忙著四處尋找投資的創業者來說非常關鍵。
近10年來,天使投資領域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
過去,天使投資人習慣在某個領域結成同盟,或者出于對投資創業公司有共同的興趣而抱團——想想那些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社區投資俱樂部吧。
這類投資通常需要考慮是否能夠促進經濟發展或能否在某種程度上回饋當地社區民眾等。
但隨著網絡的興起,投資創業公司變得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自由。
這促生出了許多超級天使投資人——那些積極投資、建立創業公司的大富豪。
這些家伙都是所在領域的專家,而且大多數都與風投機構或者熱衷于投資收購新型創業公司的大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來自這類超級天使的投資往往給人帶來一種美麗的錯覺,以為希望近在咫尺。
但創業者不應該奢望個人投資者會把自己的關聯風投機構或母公司介紹過來。
事實上,我認為事情可能恰恰相反:通常,天使投資人個人的加入,意味著該創業公司在發展階段、所在領域或規模等方面,與天使投資人所在VC的期望有出入。
我們不能忘記的一點是,倘若將自己所在的VC引入或收購與自身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創業公司,天使投資人將會面對一種潛在沖突。
實際上,在不少案例中,天使投資人會選擇不幫助二者牽線搭橋,以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現。
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和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這樣的混合型天使投資人卻是游走于灰色地帶的,他們的個人利益與日常工作時常發生碰撞。
但是如果你希望獲得Hoffman所在投資機構Graylock Partners的支持,或者渴望被亞馬遜收購,最關鍵的就是要向這兩位天使投資人闡明他們對你的投資是否會損害其員工(或董事會成員)的利益。
不管是好是壞,天使投資人都在那里,而且這個領域的玩家個個都是老手。
所以,創業者需要警覺的一點是:你必須清楚地知道就長遠發展而言接受天使投資人資金的個中利弊。
譯|文岳
下一篇:創業是堅強的人的意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向性格的創業者更容易成功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