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些年有很多公司在做農業相關的創業。
一些公司做四五年了,發展得不是很順利。
有一家農業公司,最早想做分期付款,給養殖業企業做貸款,結果血本無歸,后來轉型做種植業貸款,也遇到一些問題,現在又在做農業生產資料銷售。
農業創業的機會很多,盤子也足夠大。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消費升級,促使土地開始大規模種植,農業生產從業者集中起來,產生規模效應,生產相對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但是城市中的創業者們,很少真正了解農業,理解農民,親近土地。
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農業生產的趨勢和痛點,才能避免掉進坑里。
狹義的農業趨勢,實際上就是農產品的趨勢。
我把農業分成兩期講,先講農產品的生產,之后講農民的消費,一個講農民怎么賺錢,一個講農民怎么花錢。
01 市場,脫節的生產和銷售農產品豐收的季節,經常面臨一個問題,賣瓜難,賣果難,賣什么都難,為什么?農業生產和需求是完全脫節的。
農民說我也不知道什么好賣,先種了再說。
等到第二年,全國有兩千萬畝西瓜同時上市,結果價格暴跌。
未來農民第一要解決的是生產和銷售脫節的問題。
解決方法是訂單式農業。
公司找農戶提前下農產品的訂單,有一個保底的價格。
到收割的時候,公司以不低于保底的價格收購農戶的農產品。
未來所有農產品生產都會是這種訂單式農業。
比如新經濟100人報道過的聚土網,做的是便于儲藏、有一定經濟價值的作物,如榨菜,它提前將土地托管下來,提供肥料和技術,甚至金融服務,等到榨菜收獲的季節,再將這些榨菜回購。
它跟四川和重慶的榨菜廠簽了一個收購協議,把榨菜賣給他們。
再比如說我們報道過的百果園,他們在海南收購水果,也是通過訂單式農業。
農戶幫他們生產,制訂一個最低的價格,等到明年瓜果成熟的時候,百果園將瓜果全部收購,收購價根據市場行情有一定浮動,不低于最低價格,讓農戶安心生產。
百果園成立了一個上游供應鏈公司,把這種模式從中國推向了泰國、緬甸、越南。
一方面解決了農戶銷售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流通企業和連鎖企業穩定的貨物源問題。
同時對消費者來講,農產品可溯源,更放心。
到了銷售環節,農業產品一定要走品牌化的道路,不能走地域化道路。
陽澄湖大閘蟹,山西的西瓜,新疆的棗,庫爾的香梨,都是地域的。
而新奇士是品牌,不只是加州的橙子。
只有品牌才能強勢。
如果沒有品牌,價格就會壓得很低,只能to B,大批量生產,供給上游或下游。
企業走品牌化的道路,需要技術和資本作為支撐。
02 金融,貸不到款與還不上錢農民很難貸到款。
銀行根據固定資產放款,無論種瓜果、水稻,養豬、養雞、養魚,算固定資產嗎?不算。
它們都是活物,有死亡風險,所以很少有銀行愿意給農業企業貸款。
對農業種植養殖企業來說,金融是他們最大的掣肘,影響他們規?;l展。
農業利潤微薄,一畝地產出1500元才能賺兩三百元。
企業沒有錢,貸不到款,想做一千畝一萬畝是不可能的。
這是農業金融的缺失。
前幾年我曾經調研過,在湖北、四川有一些養殖大戶,回款周期至少是半年,前兩個月還有錢,但中間資金周轉不行,豬不能餓死,提前賣了不劃算,銀行又不給錢,只能找地方高利貸。
高利貸飲鴆止渴,豬價上漲還能償還,豬價暴跌后,自殺跳樓、背井離鄉的比比皆是。
所以,要等到土地流轉,大量種植、養殖形成規模以后,農業金融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金融最大的風險是壞賬或死賬,未來農業金融要形成一個閉環,直接把農產品回購,才能保證金融安全,但回購就要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舉一個京東農業金融在四川的案例,它通過當地的枇杷加工廠提供擔保,給農戶提供貸款,到每年4、5月枇杷收割的季節,農戶將枇杷買賣給加工廠,加工廠將枇杷產品在京東商城銷售,京東金融通過銷售枇杷,把錢收回來,形成一個鏈條。
這個鏈條很長,它有下游的渠道,然后往上游去延伸。
跟百果園類似,反向向上游種植基地提供終端銷售服務。
它既能夠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也可以提供金融的生意。
農業金融最大的風險是誠信問題。
如果要做農業金融,一定要找到當地的合作伙伴。
中國農村是本土化的社會,這個農民可能是個打牌賭博的,負債一堆,你不了解農民的背景,給他們貸款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所以京東金融找當地加工廠做擔保,當地加工廠會想辦法調查農民背景,這是一般的金融創業團隊做不到的。
03 技術,「望天收」與標準化把技術放在了最后,因為當前農業規模還沒到一定程度,相對粗放,前兩個痛點更為重要。
農產品有很強的地域屬性,未來的競爭是全球供應鏈的競爭,要有全球視野。
新經濟100人報道過的一家橙子自動售賣機公司叫天使之橙,它的供應鏈來自南非。
當年褚時健創立褚橙的時候,全球最大的品牌是美國加州的橙子新奇士。
中國最好的橙賣8元,褚橙賣15元,但新奇士賣25元。
為什么呢?第一,它的規格非常統一,基本上10個橙子中有8個完全一致;第二,它的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很光滑,色香味俱全。
農業難的是標準化,「望天收」得到的是歪瓜裂棗,標準化只有通過技術來解決。
所以如果沒有技術,僅僅是味道好,很難賣到25元一斤,如果果實統一,它就成為商品。
褚橙對標美國的新奇士,就是當年褚時健創業的眼界。
一個規?;钠髽I,未來做品牌,首先一定要把技術標準化,做到生產流程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產品標準化。
例如通過技術管理土壤、空氣、水源、微量元素,控制摘花、結果、剪枝的時間。
可以預見,未來農業絕大部分都將由企業來經營,以技術為根基。
下一篇:離職創業,怎樣才能做到低風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室內環保創業項目值不值得被看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