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最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創投圈的大佬們總是愛舊事重提? 你看3月28日美團的創始人王興接受外媒采訪時懟了馬云一句,又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乃至左林右貍的賬號還借著4月1日愚人節的當口模擬王興的口吻給馬云寫了封信(算是惡搞一下,不過內容卻比較貼近歷史),回顧了王興馬云兩人交惡的始末,也順便提及了當年王興從阿里挖走干嘉偉,做大美團的往事。
文章里還寫了當年拉手創始人吳波挖干嘉偉,沒有成功,而作為拉手的投資人,朱嘯虎認為拉手最終失敗,就是敗在了干嘉偉去了美團,文章的作者駁斥了這種理念,說“不管阿干(干嘉偉)來不來美團,拉手都是注定失敗了的。
阿干來美團,目的是幫助美團成功,而不是打敗拉手”。
或許朱嘯虎也看了這篇文章,他在4月2日凌晨發了一條朋友圈說: “其實當年阿里投資拉手的法律文件都已經做完了,可惜太年青氣盛,一定要求阿里不許上線聚劃算,導致阿里最終放棄投資,轉而投資美團。
中供鐵軍也是最講政治的,阿干選擇去美團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阿里投了美團。
阿里的戰略投資在那個時間點上確實對戰局起到了關鍵性的轉折作用。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 昨天干嘉偉也親自在朋友圈回應了朱嘯虎,他是這么說的: “哈哈哈,我政治覺悟真沒那么高,去美團完全是個人決定,經歷了內心掙扎-組織挽留-下決心離職,所以才搞了半年,還倒貼了王興好多飯錢,最后自己都煩了,粗暴三連問:這事大不大?這哥們(王興)以后能排進互聯網前十人嗎?他們是不是正好缺我?” 顯然,已經離開美團的干嘉偉還是很抬舉王興的,說他是互聯網前十大人物,也變相自夸了一下多年前的眼光和魄力。
另外,朱嘯虎的朋友圈內容還引起了美團創始人王興的留言,但他的關注點并不在干嘉偉身上,而是淘寶的聚劃算這個項目上,王興說: “不許阿里上線聚劃算是什么意思?2010年3月就有聚劃算了啊。
是要求阿里把已經在運行的聚劃算停掉?還是要求聚劃算制作實體團購不碰本地生活服務?” 不知道朱嘯虎后來有沒有回應,但這并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了。
今天我們想跟大家聊聊,對于拉手網的失敗,朱嘯虎心態變化,其實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看點,而且也值得所有創業者參考和自省。
在此之前,我們先看看2011年11月份上市失敗之前的拉手網,究竟有多么生猛…… 01 拉手網崛起的速度, 就連后來的拼多多也比不上 拉手網從2010年3月18日上線,同年6月A輪到2011年4月11日獲得C輪,這家創業公司在10個月里獲得了3輪共計1.66億美金,估值11億美元。
這在當時被稱為互聯網歷史上最短時間內估值最高的新紀錄。
如果按“最短時間內估值最高”這個標準來算的話,其實黃崢在2015年創辦的拼多多,也比不過拉手網。
拼多多是在2015年4月拿到段永平、丁磊等人的天使輪,同年9月份平臺上線,2016年3月A輪融到900萬美元,2016年7月獲得B輪獲得1.1億美元投資,2017年2月獲得C輪2.13億美元投資。
從A輪到C輪,拼多多在11個月里3輪融了3.32億美元。
或許拼多多C輪的估值應該超過了拉手,但崛起的時間不夠短。
拉手網的紀錄,有可能是被ofo打破的: 2016年2月ofo獲得了A輪1500萬人民幣投資,2016年4月A+輪是1000萬人民幣,2016年9月B輪獲得了數千萬美元(這里暫且按1000萬美元計算),2016年10月C輪融資1.3億美元,它在8個月里3輪總共融資了1.44億美元左右,所用時間比拉手短,但ofo的C輪融資具體估值并沒有公布,所以也只能說是它有可能打破拉手的紀錄了。
巧合的是ofo也曾是朱嘯虎投資的項目。
02 再看看朱嘯虎當初有多喜歡拉手網?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前夕,團購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后一個風口。
朱嘯虎對拉手網的鐘情首先體現在拉手網的A、B、C三輪融資時,金沙江創投都有連續投資。
在2011年拉手網的上市招股書中,金沙江創投一共擁有拉手網38.9%的股份,是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比創始人吳波持有的22.6%還要高出不少。
而在拉手網上線以后,朱嘯虎也在微博上親自為其站臺傳播,他還不止一次將自己從拉手網上買到的電子產品,推薦給自己的投資圈內好友: 拉手網吳波曾經接受媒體采訪,談“一個團購創業家的格局”,朱嘯虎也會親自轉發鏈接,幫他宣傳。
不僅如此,還會懟一懟拉手網的競爭對手,比如窩窩團曾發布假的融資消息,說從高盛那里融資了2億美金,朱嘯虎當時也曾第一時間辟謠說:簡直是在污辱高盛的智商。
可見朱嘯虎對于拉手網的“帶鹽”有多么的投入。
可惜在2011年11月份,拉手網因為被競爭對手舉報財務造假而上市失敗,上市夢的首次破滅,也給創始人吳波和朱嘯虎帶來不小的打擊,后來拉手還曾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4月嘗試上市,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由此,才會有朱嘯虎對拉手網失敗的一系列反思,甚至是對創始人吳波的公開指責。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嘯虎對于拉手失敗的原因,也漸漸的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一起來看看。
03 朱嘯虎對拉手網的6次回眸 2012年10月是“后悔”: 當時距離拉手首次上市失敗已經接近1年,而創始人吳波也于2012年4月卸任CEO一職,公司的運營工作由資方派來的職業經理人周峰全面負責。
朱嘯虎接受《創業家》的采訪時反思拉手的失敗原因說:“職業經理人進入得太晚。
美團(引進職業經理人)就比拉手早了半年不到的時間,作用極其明顯,銷售管理提升很大。
這種銷售是很成熟的一套系統方法,沒必要去交學費重新摸索”。
2013年3月是“慶幸”: 朱嘯虎對媒體坦言拉手網在過去高舉高打時代犯下了的錯誤:粗放經營、管理不嚴。
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拉手網調整戰略,“精細管理、提高效能”成為新目標,“未來拉手網可能會犯小錯,但是大錯不會再犯”。
朱嘯虎還說:回頭來看,我們確實犯了很多錯,慶幸的是我們犯錯時間最早、資金底子厚,還能有翻盤的機會。
不過2014年10月份,朱嘯虎沒能帶著拉手網翻盤,拉手最終被賣給了三胞集團。
2015年12月是“開懟”: 如果說3年前朱嘯虎說“職業經理人進入得太晚”是在委婉的吐槽前任CEO吳波不行,那2015年的朱嘯虎,說起話來就沒那么多彎彎了。
他接受以太資本邀請做分享,談到拉手的失敗原因時說:有些CEO口頭上說要招強人,但最后不一定有決心,滴滴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遠遠超出投資人的期望。
朱嘯虎還總結了一句話:“我們的經驗是,和投資人一直說沒問題的最后反而都是有問題的”。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
2016年10月是“最失望”: FT中文網采訪朱嘯虎拉手網失敗的原因,那篇報道曾被36氪把標題改為了《朱嘯虎最失望的投資項目還是拉手網》。
在采訪中朱嘯虎依然沒有放過吳波:“CEO心胸不夠開闊,當時開局非常好,等到要鞏固這個局面的時候,希望能有更有優勢的管理層進來,他不愿意。
我們給他推薦了干嘉偉,推薦了沈皓瑜,他都不要,后來阿甘去了美團,沈皓瑜去了京東,把這兩個公司都做的上了一個臺階。
那時如有任何一個人進拉手網,拉手網的局面都和今天會不一樣。
” 朱嘯虎還以滴滴為反例做了具體的說明,程維把柳青挖過來當幫手,最終搞定了蘋果10億美金和70億美金兩輪投資。
2017年,朱嘯虎被懟了,但懟他的人并不是被吐槽的吳波,而是另有其人。
礪石商業評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企業興盛時,投資人把其作為自己對外標榜的成功案例。
當企業沒落時,在公開場合,投資人又扮演先知角色,把責任全推到創始人身上,這恐怕有失一個投資人的職業道德吧。
” 那篇文章中列舉了三位投資人,投資拉手網的朱嘯虎,投資樂視的深創投高管劉綱、以及另外一位樂視的投資人,鑫根資本的曾強。
那篇文章大意是說三位投資人都具有上面描述的問題。
不知是否是礪石這篇文章起了作用,后來朱嘯虎談論吳波和拉手網的失敗時,態度好轉了不少。
比如: 2018年3月的“肯定正確”: 當時是藍港創始人、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在微信群里與朱嘯虎做了一次對話,當時王峰問朱嘯虎:第一次見到你,就覺得你人天生三分傲氣。
那時候你剛剛完成投資的項目——拉手網,并對創始人吳波贊不絕口。
時間過得好快啊,你怎么評價當時的吳波? 朱嘯虎的回答是:放到當時看,吳波確實是很有想法的,也是真心想做事情的。
他有之前做焦點網的經驗,他知道怎么推廣,怎么迅速做大,早期這些經驗確實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在團購一開始投拉手,投吳波肯定是正確的。
當然后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拉手在長跑中落后,這也是每個創業企業需要吸取的很大教訓。
2019年4月的“落子無悔”,就是4月2日凌晨朱嘯虎的那段話: “阿里的戰略投資在那個時間點上確實對戰局起到了關鍵性的轉折作用。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從后悔到無悔,7年來朱嘯虎對拉手失敗的反思,竟有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那后來的創業者們,到底該不該聽他的“結案陳詞”呢? 04 創業不必抱大腿,打鐵還需自身硬 早在2012年6月,騰訊科技就曾對拉手網的失敗原因做過一些深入調查,采訪過拉手網的多位大區經理,總結了他們的反饋: 一是吳波疑心病比較重。
自從出了拉手大區經理跳槽去窩窩以后,“他幾乎不相信所有的人,他幾乎懷疑身邊所有的人會背叛他,雖然說權利下放了,但他還是要插手去管”。
二是拉手內部管理很混亂。
拉手網實行的“政委制”讓很多大區經理都感到壓力非常大,而大區的員工也不知道誰是實際的領導者。
“吳波喜歡利用身邊的人去監督各個大區經理的工作,名義上讓他們去幫助各個大區,實際上就是安排了很多眼線在大區經理身邊。
讓本來比較和諧的大區從此再無安寧之日。
” 坦白來講,朱嘯虎之前吐槽吳波的心胸不大或管理問題,應該也能找到端倪,但如果只將失敗原因歸結于創始人不行,或者一次錯失抱阿里大腿的機會,感覺朱嘯虎的反思還是不夠深刻。
金沙江創投曾是拉手網的第一大股東,朱嘯虎作為投資人其實也有值得評判的地方: 他在該強勢的時候沒有強勢(比如當年跟阿里談判時,有沒有可能由投資人干預接受阿里的投資?就像后來沈南鵬強力促成美團點評的合并那樣?)。
他在該弱勢的時候也沒有弱勢(比如不必與拉手的競爭對手過多糾纏,或許后來拉手上市時也就不會遭到舉報,據悉舉報拉手的正是被朱嘯虎懟過的窩窩團,而窩窩團后來上市時為了不被對手舉報或減少媒體質疑,甚至選擇了在國內春節期間去美國路演,也是醉醉的)。
從這些角度來看,朱嘯虎也確實應該跟吳波一起反思。
至于朱嘯虎認為拉手沒有抱阿里的大腿,是一個決定生死的關鍵選擇,也有一定道理,但不應該是決定性因素。
從艾瑞咨詢統計的2011年6月份團購網站的日均覆蓋人群排名和月度訪問次數排名來看,淘寶的聚劃算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了。
但看看美團的發展歷程,從擁抱阿里走向對抗阿里,從2011年的團購第三走到如今的國內外賣行業第一(市占率超過60%),再到美團堅持創業8年后才上市,與拉手網當年盲目擴張只想著沖擊IPO相比,高下立判。
朱嘯虎在拉手網的失敗經歷,及其后來7年里的6次態度轉變,不值得創業者學習,反而是值得警惕:不要在項目失敗后過多的吐槽自己的合伙人,也別在反思失敗時將原因歸結于外部競爭對手或者錯失一個強大的投資方。
打鐵還需自身硬,創業者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家的實力才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所以想開了的朱嘯虎,真的想明白拉手失敗的關鍵原因了嗎?
下一篇:支招:如何邊工作邊創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9年是否更適合創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