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初創團隊, 三五個兄弟, 湊一塊, 遠大前程,機會稍縱即逝, 說干就干,繞不開的一個問題:股份咋分?很多初創團隊都會碰到一個問題, 如何分配股權, 今天土匪主要和大家聊一聊,初創團隊中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如何分配先說很典型的兩個故事,如有中槍純屬雷同:第一個故事關于能同苦不能同甘A、B、C三個好朋友, 在討論了好多次之后,決定說干就干, A牽頭,出錢多占大股,B稍年長有資源,股份比C稍多,C年輕有沖勁,占股稍少。
中間經歷了種種磨難, 各種不容易,A、B、C也相互扶持和信任。
終于迎來了公司飛速發展期,一下也有了很大的現金流和利潤,各種投資和各種資本上的暢想也撲面而來。
問題也隨之而來,B和C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憑什么我付出這么多資源,才比小毛孩多這么一點’,‘為什么XXX沒怎么干活,也和我差不多?’。
各種矛盾隨之爆發,經典的一個結局就是分家各起一攤。
剩下的就是懷念了。
第二個故事關于股份平分的A、B、C、D四個好哥們,或同事或同學,在相互的欣賞和多次的研討后,也決定不浪費自己的年輕,開公司好好燃燒下青春。
哥幾個也沒有經驗, 就平方股份,平分利益。
公司發展速度很快,態勢也很好。
問題就來了, 有的兄弟覺的差不多了,該歇歇了,就更多的開始關注生活,自身的進步也放緩。
有的兄弟覺得事業剛起步,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自己也非常拼命努力。
矛盾也隨之而來,有人希望坐享其成,有人希望更加拼命努力,互相指責和不理解在所難免,經典的結局也很可能是努力的人帶一幫兄弟出走,原來的公司一落千丈。
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就是結局不應該是這樣,很大的原因是由于開始股份分配的問題, 很多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會發生,結局也基本上注定。
土匪根據自己的經驗,主要原則簡單列一下,如有需要以后可以展開1. 關于合伙人在考慮股份問題的前提,確定合伙人,判斷是否能長期做合伙人,是否能一起共同進步,這個比股份問題更重要。
確定合伙人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但如果找了靠譜的合伙人,股份問題相對會簡單和輕松,而且出問題的概率也小。
2. 關于大股東是一股獨大還是多人平分, 土匪意見在早期還是需要創始人有一定獨裁,也就是需要有單一大股東。
雖然股分平分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是僅限于有經驗的創業者。
3. 關于出資額在分股份的時候,所有股東都得出錢,合伙人之間不要有干股。
4. 關于資源入股、技術入股所謂資源入股、技術入股等最好避免,解決辦法就是公司打欠條欠錢,等公司有錢了再補償。
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因為開始的技術或者資源損害了公司未來發展的利益。
5. 關于留人留人不能單靠股份,對于人才激勵形式可以多樣些而且對于不同需求的人可能不同的激勵效果不一樣例如對于銷售型人才,現金激勵比股份更有意義6. 關于期權在股份之外, 期權也是一種考慮形式。
期權是一種選擇權, 是未來某個時間某個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
雖然中國公司法里沒有期權一說,但還是可以變相操作。
7. 最后還是公平知乎的黃衛新也提過,共同創始人之間,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
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創業。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
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 A 和有技術背景的 B 共同創業。
獲取資源的能力。
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 A ,和一直埋頭苦干、鮮少抬頭看路的 B 共同創業。
對產品 /用戶 / 市場的精通和了解。
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 A ,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 B 共同創業。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
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 /研究 /打磨 /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 A ,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 B 共同創業。
人格魅力、領導力。
設想: A 和 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下一篇:創業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地攤經濟火了,要離職擺地攤創業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