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上線之后,內容創業者們魚貫而入。
其中95%的人都選擇了面向C端個人用戶的內容創作,而秦朝卻作為少數派把目標用戶定位為B端企業方。
經歷5年多發展,有人開始擔心微信公眾號不行了,但秦朝早就把矛頭轉向了產業的蛋糕,估值一路飆升。
從2013年成立至今,秦朝創辦的“餐飲老板內參”聚集100多萬垂直的餐飲用戶,并先后獲得3輪融資,投資方囊括主流資本、餐飲、新媒體、生活服務等多領域資源:2014年7月,餐飲老板內參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天使風投的垂直自媒體;2015年7月,獲得吳曉波獅享家新媒體基金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2016年6月,獲得源碼資本、今日頭條、新美大和千味央廚的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估值2.5億人民幣。
現在,除了媒體內容服務,餐飲老板內參還涉足了教育培訓、互聯網金融、供應鏈以及餐飲垂直自媒體投資等業務。
12013年,在看了《中國合伙人》之后,秦朝離職創業了。
而決定做“餐飲老板內參”這個公眾號的時候,秦朝就想好了,一定要往產業里深扎。
而之所以選擇餐飲行業,秦朝有如下三方面的考慮:第一,自己很喜歡吃,對餐飲行業有興趣;第二,過去的工作經驗讓他對這個行業更熟悉,且有人脈和經驗積累;第三,餐飲是個市場空間巨大的行業,永遠都不會消失,被替代、顛覆的可能性非常小,其他新的技術只能賦能在餐飲之上。
創業之前,秦朝在新浪美食供職3年,在這之前還曾在生活方式類雜志供職2年。
過往的工作經驗讓秦朝意識到,在餐飲行業,To C的內容很容易做,內容生產門檻低,平時試吃探店等活動也很熱鬧,但是一旦涉及到商業變現就困難了。
在商業模式上,對于餐飲媒體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廣告模式。
“但是廣告模式最不穩定,有的時候是靠天吃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品牌主才會找到你,非常危險”,秦朝告訴創業邦。
此外,做美食內容很難直接面向C端用戶收費,而向B端店家收費時,因為媒體接觸的都是餐飲行業的公關市場人員,他們又不掌握決策權,效率低下。
所以在創業之初,秦朝就直接面向餐廳老板提供服務。
他的判斷依據是,餐飲老板們有錢,愿意購買服務,且決策效率高。
2恰好在2013年左右,也是中國餐飲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間。
2012年底,中央出臺了8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
與此同時,在大眾消費市場,消費升級的理念逐漸普及,餐飲行業發生兩方面的顯著變化:一方面,大眾餐飲迅速崛起,年輕消費群體成為主流,他們更喜歡時尚潮流娛樂化元素,一大波時尚化的餐廳出現,餐廳環境越來越講究。
另一方面,大量的跨界人才,如明星、互聯網人等等進入餐飲行業,而人是一個行業的基因,像類似西少爺、雕爺牛腩等大量這樣的老板出現,給了秦朝和餐飲老板內參一個恰當的機會去和餐廳老板對話,并為他們提供餐飲經營等方面的內容。
基于這樣的市場背景,餐飲老板內參的內容很快便在行業內開始傳播,而最開始創業的時候,生產內容的只有秦朝和他的合伙人譚野2個人。
但因為市場缺少餐飲經營方面的內容,秦朝在出差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用戶遍布全國各地。
3新媒體給了創作者跟用戶更親密互動的機會和條件,秦朝在和餐飲老板們接觸的過程中,也更快更詳細地了解到了他們的實際需求,根據這些痛點,秦朝反向給他們提供服務,以切入產業的方式賺來更大的錢。
相比傳統媒體靠天吃飯的廣告模式,這樣的產業需求和問題解決讓秦朝更有把握和底氣,他可以不斷開發產品滿足老板們不斷更新的需求,這也讓他覺得可預見的目標更加清晰。
于是,在媒體之外,餐飲老板內參就衍生出了教育培訓、供應鏈、金融等業務。
餐飲老板內參的讀者人群,基本是國內頭部的餐飲品牌經營者,包括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等,也包括一些新一線的腰部創新品牌,甚至有15%是餐飲的供應商。
針對餐飲老板學習和經營管理的需求,秦朝在媒體之外又增加了教育培訓的服務,通過線上付費內容和線下商學院實訓兩種方式來實現。
針對餐飲老板在開店啟動資金困難的痛點,秦朝推出了互聯網金融產品,提供小額貸款服務,幫助這些老板減輕啟動資金的壓力。
針對餐飲老板們不知道采購什么品牌的后廚設備的痛點,秦朝準備搭建了一個產品推薦平臺,類似網易嚴選幫助老板們選擇好的供應商,而如果他們信賴餐飲老板內參的品牌就一定會采購。
一方面,餐飲老板內參幫老板們推薦優質的品牌設備,另一方面平臺又會對接到實際的品牌主,幫他們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
如此,為餐飲老板推薦高品質的服務和產品,幫品牌主促成規模化的采購訂單,餐飲老板內參擔任中間商的形式從中獲利。
秦朝告訴創業邦,餐飲老板內參的閱讀產品轉化率達到8%,而付費產品轉化率高達50%。
光是秦朝的專欄,西貝老板就買了300份讓各個分店的經營者學習。
此外,隨著一些創新的餐飲品牌出現,更加細分的餐飲媒體價值也逐漸凸顯,秦朝也開始做一些垂直餐飲媒體的投資。
一方面早期投資本比較低,而且能給垂直媒體一些經驗;另一方面,這些垂直的內容也是餐飲老板內參內容的補充。
目前,秦朝參與投資、孵化了專門做咖啡和茶葉的“咖門”和專注傳統匠心餐飲的“好食記”,以及專注餐飲外賣的“外賣第一課”等。
4經過4年的發展,餐飲老板內參和眾多其他當時選擇面向C端用戶的內容創業者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
而很多當時選擇面向C端用戶提供內容的自媒體,也紛紛開始切產業的蛋糕或者基于微信公眾號進行轉型或二次創業,如毒舌電影(現“Sir電影”)開始切入電影產業,一條進入生活方式領域做商業,羅輯思維也早就開始涉及文化知識出版等領域的業務。
秦朝告訴創業邦,“雖然我們做當時選擇的并不是創新的行業,卻恰恰與互聯網+、互聯網下半場等理念是暗合的,互聯網的下半場就是要落地,深入到傳統的行業去”。
在創業之初,秦朝就選擇了一條更實際的道路,研究產業,和用戶在一起,發現他們的需求,提供服務。
這樣簡樸的模式看起來沒什么創新性,但卻十分奏效。
秦朝總結,面向B端用戶創業就像啃一塊硬骨頭,很難啃但也很少有人啃,啃一口就是一口,而面向C端市場則是一塊肉,雖然容易,但很多人都來吃,留給你的就很少。
A輪投資方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也表示,“衣食住行都是萬億級的大賽道,尤其是‘食’更是大眾、高頻、剛需的代表性行業。
餐飲行業C端服務競爭激烈,但B端服務隱藏著很多機會,餐飲老板內參在過去兩年聚集了百萬級的餐飲老板用戶,后續產生的衍生價值是我們非常看重的。
”目前,餐飲老板內參在營收來源上有廣告、品牌的活動、互聯網金融、教育培訓等多個方面。
2017年上半年,餐飲老板內參借助投資方新美大(美團和大眾點評)的行業資源出品了一份《中國餐飲報告》,賣了將近2500本,一本980元,營收近250萬。
如今在餐飲市場,除了餐飲老板內參,很多做餐飲類自媒體也多起來了,秦朝認為這其實是很好的現象,至少挺熱鬧的,正在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而且有對比才能凸顯自己的位置。
關于未來,秦朝認為媒體就是競爭力和核心入口,未來希望將影響力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
目前,餐飲老板內參正在籌備新一輪融資。
下一篇:6次成功創業,3年將公司做上市,投資上百個項目,他的成功邏輯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歲萌生創業想法,35歲賺了100億,他的創業秘訣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