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三全的名字,脫胎于十一屆三中全會。
創始人陳澤民的初衷很簡單,“我時常會想起十一屆三中全會,因為,這是我們國家命運轉折的開始,也是我自己命運轉折的開始。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思想大解放,我不可能有今天,三全也不可能成為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龍頭。
我把企業起名叫‘三全’,就是為了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讓后人記住這段歷史。
”1978年的中國,意識形態的政治高壓開始松綁,主流媒體閃現出別樣的聲音,經受了十余年政治斗爭的人們小心翼翼地揣度著這個國家的未來,新的力量似乎正在醞釀。
而在那場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持續半年之久后,12月18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終于官方定調,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彼時的陳澤民,自1965年從醫學院畢業以來,已經在四川的醫院工作了13個年頭。
在那里,他和愛人學會了做當地人鐘愛的湯圓,一年之后,他將帶著這門手藝調往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之后的很多年,這對熱情好客的夫婦,逢年過節都會做許多湯圓送給親戚、朋友嘗鮮。
品嘗過的人,無不交口稱贊。
然而,誰也不曾預料到,這顆小小的湯圓,多年以后會經由陳澤民之手發展成一個上百億的行當,為中國人的餐桌帶來一次新的飲食“革命”。
隨著周遭營商環境的松動,已經升任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的陳澤民心動了,“兩個兒子都大了,以后結婚要買房子,婚禮也得體面些。
我一個月一百多塊錢工資,感覺盡不到父親的責任。
”陳澤民琢磨著自己干點什么事。
1988年,他向鄰居借了1.5萬元,1.2萬元買了一臺軟質冰淇淋機,3000元作為流動資金,和家人一起在中州商場開了家“三全冷飲部”,這就是三全的雛形。
1988年,經過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十年發展,中國的經濟建設早已褪去了小心試水的猶疑不決,社會上彌漫著雄心勃勃的商業熱情。
資本力量的蘇醒“引誘”著一眾體制內精英下海經商,他們中的大多數,最初都不被世人理解,而時代,終將為他們正名。
陳澤民,便是其中的一員。
速凍湯圓之父陳家的三全冷飲部,賣的是冰淇淋這樣的時新玩意兒,開業就排起了長龍。
當時制作冰淇淋使用的增稠劑是明膠,用起來比較復雜,產能也不高。
醫生出身的陳澤民當即調整配方,改用海藻酸鈉,方便經濟又富含營養,大大提高了產能。
三個月后,陳澤民就賺回了成本,還雇傭了十幾個幫工。
但到了10月份之后,冷飲業進入淡季,工人們也閑置了下來,陳澤民不得不想辦法開發新產品。
陳澤民想起有一年冬天到哈爾濱出差,看到當地人將餃子放到戶外凍著,靈光一閃:餃子能凍,我家平時做的湯圓應該也能凍,將湯圓冷凍起來拿到市場上賣,豈不解決了淡季不淡的問題?“為了解決湯圓保鮮,我先將做好的餡速凍起來。
為了解決餡的大小不均,我就把家里的小酒盅翻過來用,倒扣出來的餡個個一般大;由于事先凍好的餡形狀是圓的,再用糯米面包起來的時候,形狀自然也不差。
”3個月后,從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藝程序,從單個粒重到包裝排列,從包裝材料到包裝設計,從營養、衛生到生產、搬運等,陳澤民拿出了整體的設計,做出了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并先后申請了速凍湯圓生產發明專利和外形包裝專利。
1990年下半年,受央視熱播電視劇《凌湯圓》啟發,陳澤民給速凍湯圓起名為“凌湯圓”,并在第一時間注冊了“凌”、“三全凌”和“三全”商標。
產品有了,品牌有了,沒有生產線,如何進行大規模量產?德國制造的速凍雙螺旋隧道,需要上千萬資金,望而生畏的陳澤民花了三十萬,自己買無縫鋼管,買渦輪風機,買鐵皮,買泡沫,組裝了一個速凍冷庫,然后在速凍冷庫里自己安裝傳送帶。
中國第一條速凍湯圓生產線就這么誕生了,日產量可達30噸。
彼時的三全冷飲部機器轟鳴,生產熱情高漲,仍在醫院任職的陳澤民為了避嫌,用的卻是岳母的名義經營。
“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發表了南巡講話,隨后召開的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我終于卸下了思想包袱,正式辭職下海。
原來的‘三全冷飲部’更名為鄭州市三全食品廠,我也從幕后走到了臺前,任廠長。
”這一年,陳澤民50歲,知天命之年。
三全,或許是他的天命所在。
“老虎VS獅子”的三全哲學在三全,員工們都不叫陳澤民“廠長”,叫他“陳師傅”。
生產湯圓,維修設備,推銷產品,陳師傅事必躬親,樣樣拿手。
這大概是“九二派”企業家們的共性:敏銳的商業嗅覺、強烈的致富熱情和實干的創業態度,他們被改革開放的浪潮裹挾向前,相信并努力成為傲立潮頭的弄潮兒。
1995年,三全發明了第一顆速凍粽子,在速凍湯圓和速凍粽子的雙輪驅動下,三全食品的發展迎來顯著提速;1997年,國家六部委將“三全食品”列入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民族品牌;2008年,三全食品在深交所上市,首日以54.37元的價格收盤,當天市值達到50.84億元;2013年,三全收購臺灣第一大速凍巨頭龍鳳食品的全部股權,市場份額高達35%……從作坊式的“三全冷飲部”到速凍食品行業的領頭羊,產品至上、渠道為王、良性競爭或許是三全有跡可循的成功經驗,這大概顯得有些老生常談,卻也是商業世界最基本的法則。
食品企業嚴守質量關“三全用的糯米粉,都是選最好的,買泰國5000塊錢一噸的糯米粉,豬肉花生我都挑挑揀揀用最好的。
”陳澤民某次去焦作,發現當地一家銷售商因為冷藏庫停電,賣的三全湯圓全都裂口了。
他立馬決定全部回收,免費更換。
“我的產品賣給你的時候是好好的,結果你拿去賣都裂口了,這不是砸我的品牌嗎?我的品牌是靠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比生命還重要!”三輪車蹬出來的渠道創業之初,為了推銷速凍湯圓,50歲的陳澤民蹬著三輪車走遍了鄭州的大小商場。
大多數時候,他自帶著煤氣灶和鍋碗瓢盆,在商場里現場烹煮,當面推介,謙恭地征求意見。
后來,他花4000塊買下一輛昌河面包車,靠著它跑遍了西安、太原、沈陽、濟南、上海等許多大中型城市,用最笨的方法在建立起三全的銷售渠道。
“老虎VS獅子”的競爭哲學1993年,隨著三全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跟風者甚眾。
一夜之間,冒出了大量模仿“三全凌湯圓”的企業,僅鄭州就有幾十家。
陳澤民剛剛申請的兩項專利,馬上就被山寨了。
但陳澤民沒有忙著打假,在他看來,“速凍食品是個技術門坎很低的行業,專利官司打不勝打,耗費精力得不償失。
中國的速凍食品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僅靠一個三全是無法滿足巨大的社會需求。
海外的速凍食品工業比我們先進得多,你擋住了身邊的同胞,也擋不住別人登陸上岸,與其讓海外企業長驅直入,倒不如本土同胞齊心協力,把市場迅速做大,在較短的時間里形成有一定抵抗力的民族速凍產業。
而我要做的,就是苦練內功,永遠保持領先的位置。
”1997年,就在三全食品鄭州總部對面,一個名叫李偉的年輕人,創辦了思念食品廠,這個后來一度挑戰三全行業地位的競爭對手并沒有擾亂陳澤民的步伐。
2006年,三全被思念食品超越,陳澤民大幅度削減渠道經銷商,將外地的主要關聯銷售公司全部收購到自己旗下,通過集權牢牢控制終端。
依靠強大的掌控能力,三全在終端的優勢逐漸顯現,銷售穩步增長,終于在2010年再次以28%的市場占有率坐回頭把交椅。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一個山頭如果只有一只老虎和一群羊,那老虎也會變懶,如果還有一只獅子,那么老虎和獅子都能保持強壯!”這是陳澤民的競爭哲學。
如今,速凍食品行業三全、思念雙雄并峙的局面印證了他的行業預判。
2月12日,三全食品發布《2017年度業績快報》。
這是一份喜人的成績單: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2.81億元,同比增長10.47%,實現利潤總額1.18億元,同比增長83.66%。
三全,仍然穩坐“老虎”的王座。
古稀之年,向霧霾宣戰2008年,三全上市;2009年,陳澤民隱退。
這個家族企業的傳承沒有太多懸念,大兒子陳南接任董事長,小兒子陳希任總經理。
陳氏家族擁有三全過半的股份,但陳南并不認為三全是一個家族企業,“要分清一個企業是家族控制還是家族管理。
如果是家族管理,那就是家族企業;如果是家族控股、家族控制,那就不叫家族企業。
”陳南對于職業經理人的倚重承自父親,卸任之初,陳澤民就表示,“現在我們請的是一些大的跨國公司的高管,二百多個高管人員來管理我這整個團隊。
我個人見好就收,退居二線了。
我兩個兒子只是占管理團隊人員的百分之幾,他們承擔責任,但是現代化的管理要聘請有能力的人去做。
”卸下三全的重擔,陳澤民沒有安享晚年,他是個閑不住的人。
“我把三全交給年輕人去管理,自己專門從事研究怎么利用地熱來取代煤、取代石油。
很快,我們開發的‘地熱集裝箱’發電就可以成為現實了。
”解決國內空氣污染的嚴重問題是他開發地熱的初衷之一,“食品不安全我們還有選擇的余地,水不干凈我們也可以買礦泉水,但是霧霾誰也躲不掉,促使我們去尋找一種新的能源。
”利用地熱資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氣,是陳澤民目前想到“治霾”的最好辦法。
2016年5月,國際新能源網上發布了一則消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眼干熱巖超深探采井——ZZSQ-01井,于2016年5月2日在鄭州開鉆。
陳澤民,是這口井的投資人,而這口井的位置,位于三全院內。
“我看到熱騰騰的蒸汽從井里冒出來,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提起那次鉆井成功,這位鶴發老人笑得像個孩子。
如今,75歲的陳澤民,樂于向外人推介他的新頭銜——地美特新能源董事長。
這個名字,取自英文Demeter,她是希臘神話里奧林匹斯山上的一位女神,司農業、谷物和豐收……
下一篇:敢24歲辦公司,也敢高位套現15億,所以他活了下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