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小時候沒有冰箱,如果想吃棒冰,就要等到別人推小車賣來吆喝。
那個時候,一根棒冰也就5毛錢左右,就是這樣幾毛錢的利潤的生意,有一個人竟然做到了年賺3個億!這個人叫:陳先保,是華泰集團和洽洽食品董事長。
陳先保他就是靠這一根棒棒冰起家的,從安徽一路殺到東北,后來又瞄上了瓜子,用了13年把瓜子的生意做到了上市,成為了“炒貨第一股”。
上市后的第二年,他便以30億的身家,登上了當年安徽首富的寶座,在這個微利行業中,能有這大成績,絕對是個令人驚嘆的財富傳奇。
放棄十三年的鐵飯碗,下海賣冰棍陳先保來自安徽合肥,小時候給人的印象是一個不安分的孩子,他經常不是上房頂掏瓦,就是下河抓魚。
但有一點,玩該玩,在學習上他從來沒有馬虎過,老師交代的作業都能超量完成,在班上也經常是第一個完成的。
長大后,他也一樣的不安分,好端端的一個鐵飯碗,說不要就不要,偏偏要下海創業。
大學畢業后,陳先保被分配到了安徽糖煙酒公司,這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因為工作認真負責又聽話,深得領導的喜愛,很快就從普通員工、小組長,一路升到了科長。
陳先保的工資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工作量也越來越少了,每天工作也比較清閑,每天就看看廠,批批文件,然后喝喝茶就等著下班了。
13年后,這樣的日子讓他感覺越來越沒意思,看到同事一個一個都下海了,他那個不安分的心開始躁動了。
后來,陳先保就放棄了科長的位置決定下海試試,那一年他已經36歲了。
無意之間他發現棒棒冰這門生意。
有一次在接還是上下學時,看到學校的小賣部的棒棒冰買的非常火爆,可以說供不應求,做棒棒冰的念頭在陳先保腦海中一閃而過。
說干就干,他就租了一間不到100平米小房間,辦起了兒童冷飲廠,開始了創業之路。
這個冷飲行業并沒陳先保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市場廠上的產品都差不多,做這行的也很多,競爭非常的激烈。
為了搶占市場,陳先保想到了這招,憑借熱播的李小龍電影,他把就把冰棍做成雙節棍!雙節棍做成雙節棍,好不好賣,陳先保心里也沒底,他拿了100箱到小賣部,告訴老板如果賣不出,就把錢全被退換給你。
讓陳先保驚喜的事,這100箱的棒棒冰一個小時就全部賣完了,這時很多小賣部老板都知道了這個事,紛紛跑到陳先保這里要貨。
這一年,陳先保賣了100萬根棒棒冰,但好景不長,其他廠商看到這快肥肉自然也不會錯過,他們一下子推出了幾十款棒棒冰。
陳先保開始意識到了危機,轉場跑到了東北,在東北買棒棒冰很多人都不敢想,也不去做的,就像跑到非洲買鞋子一樣,認為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在東北很多人都沒聽過冰棍,更別說買了,可是陳先保一推出了棒棒冰,就大賣了。
這個時候陳先保加緊了步伐,分別進入了長春、沈陽、大連等市場。
靠這樣一根根棒棒冰,兩年時間里,陳先保營業額就突破千萬,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認準了瓜子這門生意,把別人的抱怨變成了商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又發現了瓜子這門生意,瓜子和棒棒冰一樣都是非常薄利的生意。
在一次安徽企業家茶話會上,他看到大家在開會前都在啃瓜子,突然有一個人抱怨道:瓜子是好吃,可是容易弄臟手,又容易上火。
哪里有抱怨哪就有商機,陳先保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找不臟的瓜子,他跑到了內蒙古,為了做出不上火的瓜子,他合肥炒貨市場,最終在一個老頭哪里找到了點子:炒瓜子改為煮瓜子。
別人的抱怨解決后,陳先保把這款瓜子取名叫“洽洽”,他可能也不會想到這個瓜子最后給她帶了了幾十億的生意。
1999年,“洽洽”正式面世,當時的市場已經有了很多老牌瓜子了,做瓜子的各種品牌、廠子不計其數,要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市場,就要有自己的“絕技”才行。
陳先保用了三大招搶占了市場。
第一招:在產品工藝上。
這樣一包瓜子,加入了30多味中草藥,讓瓜子的口味和市場上其他品牌的瓜子區分開來,讓消費者更容易記住。
第二招:在產品的包裝上下功夫。
當時市場的瓜子包裝袋都是用塑料做的,不好看還不環保,陳先保把包裝袋改用紅色牛皮環保紙,消費者拿出去,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洽洽”瓜子。
第三招:利用卡式文化,把普普通通的瓜子和文化結合起來。
推出了唐詩、宋詞、朱德庸漫畫等系列主題的文化卡片,讓消費者在吃瓜子的同時,還能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
陳先保就靠這三招就把不起眼的瓜子,不到4個月就盈利300萬,也讓洽洽徹底火了,廠外等待拉貨的車排了好幾百米遠,車間常年晝夜不歇,產品依舊供不應求。
洽洽更是加緊了步伐,打算在央視打廣告,當時一片反對,可陳先保還是堅持,就算借錢也要這樣做,最終在央視砸了400萬。
這下洽洽更火了,一夜之間全國老百姓都知道了洽洽瓜子,到2000年,洽洽瓜子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個億。
嘗到甜頭后,陳先保后來又贊助了一個收視率比較高的娛樂節目,等到了廣大女性青年喜愛。
這樣一系列的招數,讓洽洽一舉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
這招“獨門絕技”,讓洽洽要坐穩行業老大的位置站的越高就越危險,在洽洽做的風生水起的時間就出現了危機,一個月的陰雨天,讓他幾千頃成熟的葵花子因沒有來得及采摘著變了味。
為了十幾萬向日葵種植戶的利益,陳先保還是把全部葵花子收了下來,他花一千多萬從德國買了瓜子分選機來檢出有問題的瓜子,即使這樣陳先保還是虧了1500萬。
有了這次教訓,陳先保意識到必須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才行,種葵花子是靠天吃飯的,如果產品不好直接影響品牌,所以必須要保證產品的源頭。
為了確保瓜子的品質,陳先保干脆成立了自家的種子公司,通過反復試驗、雜交、試種,竟然研發出自己的“秘密武器”HK306這一新品種。
有了獨門絕技,讓洽洽確保了原料優質,讓整個產業鏈都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也讓其他同行望塵莫及,從2007年開始,洽洽連續3年的銷售額都超過15億,開始坐穩行業冠軍的寶座。
到2011年3月2日,洽洽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炒貨第一股”,也讓陳先保的身家一夜之間暴增到20億,一年后,他便以30億的身家,登上了當年安徽首富的寶座一個小小的零食瓜子,同時又一個低門檻的炒貨行業,被陳先保做成了大氣候!說明了,不管多么不起眼的行業,只要你踏踏實實去做產品,懂點營銷手段,再加上自己有一手“絕技”,也能做的很牛X,就像洽洽那樣!
下一篇:從月薪3000到市值1000億,他蟄伏了18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書包都買不起,到年薪14億,谷歌CEO的逆襲人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