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虎嗅注:“風往哪里吹,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未來”是第一期虎嗅認證作者研習會。
2月10日晚,在北京某家書店的咖啡館舉行,本期分享嘉賓一位是快錢副總裁周萍女士,另一位則來自某銀行專業人士(因分享者要求隱去名稱信息)。
周萍從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三大改變展開,提出移動O2O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和場景入口,移動O2O的發展、金融的開放、互聯網金融和產業的結合,特別是把握資產、場景和數據三者的結合給金融O2O帶來的巨大機會,由此來理解快錢和萬達的合作。
另一位銀行專業人士是從自己10多年的銀行從業經歷反思互聯網對銀行業的五大沖擊,并提出銀行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助攻方向。
本文摘編自現場分享實錄。
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到底在哪里?一個是O2O,除了前面一些產業在移動上面向手機遷移之外,很多一部分信息過去會變成O2O一個巨大的入口。
線下企業在線下具有巨大的流量入口的,碰到的挑戰也是怎么樣跟用戶行為,現在是手機從移動端怎么去做更好的結合。
所以線下企業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巨大的O2O流量平臺,入口平臺,線上企業也有這個機會。
所以,移動O2O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和場景入口,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加上數據的結合,加上金融服務。
用戶行為的變化的一個很有意思的一點,用戶的行為已經是自主行為了,以前在PC時代甚至在手機時代,用戶的行為都是被推送的,即使在營銷里面,也是大量行為被推送的。
但是實際上15%的中國網民已經開始主動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和信息。
從這個角度出發,包括金融服務都不再是傳統金融機構以前傳統的營銷方式了。
我認為這三樣結合起來,移動O2O巨大的流量和應用入口,大數據,用支付閉環形成的生態大數據,加上金融開放和混合,指的是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它會形成巨大的金融O2O機會,這個就是存貸匯加上營銷,營銷是跟個人行為息息相關的。
電子支付如果繼續把規模進一步推大,數據的累積,加上融資、理財和營銷服務,營銷服務就更加自然了,因為你手里有足夠多用戶的時候,天然會出現你給它的各種營銷推送,這就跟銀行發卡是一樣的道理。
移動支付戰才剛爆發,O2O線下應用場景成最大入口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所謂的支付和場景的結合,其實支付的機會剛剛開始。
可能很多行業內的同仁都不太認可,覺得第三方支付競爭到今天應該已經收尾收官的階段了,因為快錢已經跟萬達結合了,然后淘寶是跟支付寶,騰訊是跟微信,百度是跟百付寶,但是其實競爭剛剛開始,生態競爭剛剛開始,即使支付格局和支付形式也是剛剛開始發生顛覆。
我們現在看到的手機支付、NFC,現在看到的更前沿的支付方式,無外乎在做身份驗證,實際上就是在驗證你的身份。
最早為什么用刷卡槽刷卡,也是做身份印證的問題。
身份印證的問題一旦被解決,或者被多大的技術和場景覆蓋,移動O2O的爆發才剛剛開始。
不管我們做什么,數據在我們手里面。
理財我們可以做,中國現在的消費者,我看BCG的報告里面,30%的個人消費者把自己20%的錢存在銀行,在美國這個比例是4%不到,因為他沒有更多的投資渠道。
融資,中小企業融資,大家就不用講了。
5600萬的小微企業加個體工商戶,實際發生融資行為的三分之一,其中20%是銀行拿來的貸款,還有80%多拿不到貸款。
現在銀行放出來的小微貸款,大家知道基本上是300到500萬的額度,好一點做到100萬的額度。
這個還不是小微企業,這個是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里面相對規模比較大的。
巨大的空間,更不用講理財上面,因為中國競爭已經開始出現了,高凈值客戶50萬以上,在銀行金融資產全都算高凈值客戶。
到5萬以上,才能作為銀行理財客戶的門檻。
但是實際上余額寶的每個賬戶余額大家知道是多少嗎,是五千塊。
所以一萬以下的金融資產在中國的用戶量是在2個億,有兩億的中國用戶是達不到5萬需求的。
另一方面,場景其實就是客戶,因為場景跟客戶是緊密相連的,也是戰略的核心。
支付寶這么大量,其實是因為淘寶首先推動的。
所以,場景加上客戶,是具備了所有閉環的數據,后面接著支付。
支付有了之后,其實就形成了資產,資產其實就是貸款,貸款還可以變成理財產品,我們認為這個路徑,互聯網金融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定要跟其他產業融合一起來看,產業的融合無非是場景加上客戶,它會產生資產,數據是基礎。
快錢選擇萬達,看重O2O線下場景的潛力談一下為什么是萬達。
我們在找戰略伙伴的時候,我們更加希望找到一個未來能夠為這個平臺插上翅膀的一個合作伙伴。
萬達具備了最大的一個潛力成為O2O平臺的潛力股,流量入口。
支付進去之后,消費數據的積累會帶來非常大量的消費信貸的發生,這也是在我們今年規劃當中會做的。
為什么是體驗式場景?因為線上和線下非常大的一個區別,人的生活開始富裕了,信息問題解決掉之后,最基本的商品信息解決掉之后,剩下的全部跟體驗相關。
O2O里面,線下體驗的一部分是很難搬到線上的,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現在萬達在著力打造的場景,電影院、餐飲消費、旅游、文化產業,它的四大板塊里面,商業就是萬達廣場,萬達廣場非常重要的是往體驗方向發展。
所以,這是我們認為選擇萬達在戰略上高度契合的一個合作伙伴。
今天的金融服務可能在消費環節里面到處都可以滲透,如果到一個地方消費,可能直接拿來消費信貸,直接用信貸消費。
如果要買理財產品,有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是根據你來個性定制的。
所以它跟傳統金融有結合的地方,但是也確實是在給用戶提供的,或者給客戶提供的場景里面做到更加貼身的服務。
所以,這些基礎服務使得我們跟實體產業結合起來,用我們剛才講到的存貸匯加營銷,是我們認為快錢在未來互聯網金融服務里面最最重要的價值。
【分享二】銀行正面臨著互聯網的五大沖擊互聯網金融以后兩三年看,會對(傳統)融會產生比較大的沖擊。
我覺得互聯網也面臨著線上線下費率的改革,這也是對支付企業盈利的一個比較大的制約。
第一個,現在的房租越來越貴,人員成本也是越來越貴,所以銀行的一些傳統模式靠網點擴張,這種已經變成一個不可持續的東西了。
第二個,營銷的模式也在改變。
傳統的營銷模式就是我坐在門店里面,最多是跑到周邊發發宣傳單。
如果理財能夠打破跟互聯網的一個接口,這個營銷模式很簡單,銀行出產品,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一個銷售,會改變一個真正的宣傳營銷模式。
傳統的業務流程也需要改變。
這里說得改變就是現在有很多事情,銀行特別一些商業銀行想跟互聯網合作,但是往往合作一半受到制約,制約的問題就是業務流程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傳統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續。
這個傳統的盈利模式,在經濟常態化下,第一個打擊的應該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打擊完了以后,馬上延伸到銀行這一端,所以這段時間,特別是北京我不知道,但是互聯網的銀行不良率平均都在抬頭,這是經濟下行態勢下一個必然的結果。
后來我們自己銀行也在反省,做業務都有一個懶惰性,就做這個企業,我做一輩子,但是這個企業不可能好一輩子,最后你從頭做到底,好的時候碰到,壞的時候肯定也碰到。
還有一個,互聯網的傳統盈利模式,這個就是費率的問題。
費率的問題也是困擾著互聯網企業,三方支付企業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第五個是傳統的客戶對象發生了轉變。
這個指的是我們銀行,同時也對互聯網企業有幫助。
因為我們當時銀行肯定不想做小微的,我放三百萬是客氣,因為最好放三個億,十個億,一單就能了結了。
但是這種情況在經濟下行期的時候是不可持續的。
互聯網的客戶對象也在轉變,他們本來的對象很簡單地通過一個支付通道中間賺的費率,包括B2B、B2C。
但是,有可能通過它找到它的上游企業,現在的模式肯定要從上游企業中間再賺一次錢。
【提問環節】提問:現在你們跟萬達緊密地合作之后,怎么去進入其他的競爭對手的零售陣營呢?周萍:支付作為一個獨立的平臺存在,關鍵是你能夠給別的零售廠商帶來什么價值,如果你的價值超越了它對信息安全帶來的一點擔心,畢竟我是專業做支付的,我是專業做互聯網金融的,從我們的角度,如我們接了東航是我們很大的合作伙伴,南航也是,南航說你們在上海跟東航接觸這么多,不會把我們的數據給他們吧。
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拷問。
我們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如果我要做開放平臺,開放的伙伴,對我來講,萬達只是合作伙伴之一。
第二個,如果你有巨大的價值,你提供的整體的互聯網金融的解決方案,對別的生態有價值,這才是最根本的。
所以,我覺得未來的競爭里面,萬達也希望自己做成一個開放的O2O平臺,并不是一個閉環的O2O平臺。
它會把它的用戶在它的體系里面完成移動和互聯網金融結合之后,走出萬達平臺。
它也希望把用戶貢獻給別人,就像今天的支付寶,其實它在做O2O的時候,或者它做電商支付的時候,也希望把自己的用戶貢獻給別人來分享,那個時候這個問題更加不會存在。
虎嗅作者:面對O2O平臺的競爭,如果微信有一天把你們的入口卡死了,快錢怎么辦呢?周萍:其實入口之爭,這個由來已久。
大家真正去看移動互聯網上的機會,現在幾乎已經很難了。
你已經做大平臺的機會已經沒了,生態已經瓜分了,BAT三家。
所有的移動互聯網上的應用80%已經全部被瓜分了,其中60%全在自己手里,再加上20%的并購。
新的平臺能夠出現,現在大家都判斷是小而美,你做垂直平臺可能會有機會。
如果競爭夠了,而且以中國現在的體量是不太可能一家控制全部的,即使在線上的量級里面,也是三家在瓜分。
所以,我覺得一家控制所有入口的可能性不太大。
同時,現在幾家都有機會做線下巨大的O2O平臺入口,現在的問題是誰能夠真正走得出來。
至于說未來幾家如果真的走出來,是不是來一次O2O的生態大戰,我覺得有可能,因為線下的體量太大了。
下一篇:創業的下一個風口:QQ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那些失敗過的創業idea依舊別有商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