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在語音IM市場已經有了統治級的微信和手Q,以及Line、米聊等眾多二線產品后,為何還有那么多同類產品出現,比如大公司的來往、易信、youni,創業團隊的什么微愛、雙雙、我聊。
莫非真的是項目已做了幾個月,不做完不好意思?為解答這個問題,我最近轉了幾家語音IM領域的創業公司,驚訝地發現,人家不是要去跟微信死磕,他們盯上的根本就是運營商啊。
小眾IM的有趣邏輯:運營商的價值會逐漸剝離出來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小眾的、垂直的語音IM,比如做情侶私密溝通的IM、主打私密通訊的,這些產品的目標用戶數往往只有幾百萬,與微信相比,真的是九牛一毛,這樣低的用戶數如何建立起商業模式?話說,第一視頻控股的鄰訊最近發了個語音IM:鄰訊VIC,在他們發布會上,當我質疑他們走了窄路時。
鄰訊CEO王海拉這樣回應:“最多是險路,而不能說是窄路,通訊一定是個巨大的市場。
你可以看下運營商的總體市值,這是一個以萬億記的市場,這個價值一定會逐漸剝離出來,微信一個產品肯定吃不完。
”從這種角度算下:最新數據是,中國移動的ARPU是66元,如果小眾語音IM能夠切下其中10%的的收入,即6.6元,乘以百萬用戶,其月收入即可達到660萬。
當然上述算放過于理想化,但確實可以看出小眾語音IM確實有前途的。
因此,我們可以導出小眾語音IM在發展中的幾個要點:1.用戶數量沒有意義,數據量才有意義。
2.社交不是語音IM必備的功能。
3.對運營商的替代功能越強越好,語音通話、語音IM、視頻通話都應該加入其中。
4.相比新鮮的功能,保證通訊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5.找到一種核心賣點,可以主打私密、通訊質量、高端通信等等,反正要有一定差異化。
一種全新的玩法,軟運營商除了C端的產品,企鵝君最近還接觸了一種“軟運營商”的玩法,這個玩法在國外已經有實踐公司,其中最大牌的就是Twilio,玩法是建立Paas云平臺,將各種通訊服務模塊整合為接口,如果其他公司需要在產品中加入通訊模塊,只需要直接購買Twilio的相應接口即可,不用做開發,也不用考慮通訊穩定性,一切交給Twilio。
我最近也拜訪了國內首家做這種Paas云通訊平臺的公司:云通訊,該公司實際為H股上市公司高陽科技(一家軟件公司)內部孵化項目,已經獲得了紅杉資本的A論投資。
其業務模式與Twilio很相似:通過購買阿里云或自建IDC機房,搭建云平臺->開發各類通訊模塊->作為服務商,向客戶出售通訊技術接口。
目前云通訊服務的客戶有以下幾種:1.遠程咨詢,這部分客戶上線的產品有70多款,其中比較有名是在線醫療領域的好大夫在線和春雨掌上醫生。
2.企業CRM,這部分的客戶有明道等。
3.手機游戲。
4.社交產品、語音IM。
云通訊總經理孫昌勛表示,手機游戲和社交App的客戶如今成為公司的重點。
從業務模式上分析,云通訊提供了完整的互聯網通訊能力,甚至語音通話、視頻通話、短信等,可以說,這就是個沒有硬件建設的軟運營商。
對于運營商的關系,孫昌勛承認從運營商手里購買帶寬的同時,也確實搶占了運營商沒發力的一部分市場。
相比C端的語音IM,軟運營商的玩法其實更接近于所謂OTT,提供完整通訊能力的與端通訊平臺才是真的讓運營商管道化。
下一篇:想創業卻沒錢?別擔心,試試這五種選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工智能創業變火,是精英的機會還是草根的風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