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有一年,我做了一段時間的咨詢,接觸了很多做餐飲的老板,發現其中不少是第一次進入這個行業的,并且把手頭所有的錢都砸進來,甚至有舉債進入的,個別窘迫到開張那天買菜的錢都是四處找人借來的。
他們想當然地以為資金靠著每日的現金流水自然就滾動起來了,結果很多人沒撐過兩三個月,便在報上登出了轉讓的廣告。
當時衍生出一個奇特的工種,幫著這些餐飲老板做轉讓服務的。
老餐飲都說,做餐飲都是把錢貼在墻上(裝修),賠了就血本無歸。
當初這些老板初涉餐飲業之時,以為找一個不差的地段,裝修好了、雇一些廚師、服務員,顧客自然盈門,坐等賺錢就行了。
一猛子扎進去,發現渾然不是這么回事,菜單、采購、廚房等等環節,錢不知不覺就漏出去了,廚師、服務員既不好招也不好管,更要命的是吃飯的人壓根就不是想象的那么多,賠本打折來一撥,過后客人寥寥,很快現金流斷了。
眼見房租到期了、工資要發了、原料要結賬了,老板心情慘淡,整天哭喪著一張臉。
有的是夫妻成天吵架,有的是合伙人內訌,成天坐在吧臺呆呆地看著門外。
不少人因此便陷入困境。
不少初次創業的人也是這種心態,把寶押在一款產品上,總以為產品出來了,市場立刻就來了,或者以一個案例推斷全部,或者以一個局部推斷整體。
有人以為,做到一定程度投資也就進來了。
故,有人把所有的錢都砸進去,把房子都抵押去貸款。
你若問他,他會說,媒體上或某某說哪個哪個創業成功的人就是這樣咬牙堅持下來的,堅持到最后,感動上天,奇跡發生了。
人們往往容易忽略一點,謀體或某某的傳播通常只是一個側面,容易過濾掉很多信息,比如現在謀體挖出這些創業大佬的背景,不少人出身在富饒的家庭,有著天然的人脈基礎。
其次,人們總容易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主角,以為命運之神總會眷顧在自己身上。
其三,就像彩票中獎一樣,總有極少數得了大獎了,人們便不去管它的概率,竟然把這當作一種常態。
因此總愿意做出這種賭徒式的押注。
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在推導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的時候,通常給自己一個假設的條件。
做產品便提前設置了用戶會接受,做互聯網的便提前有多少用戶,如此等等。
后面的模式都照著這個前提來推導,而他們的工作或資源配置也是照著這個來準備。
卻不知道實際運轉中要達成他設置的那個條件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況且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很多變化,跟原來的想象環境可能截然不同,可能所有的資源都透支了,沒有一點轉圜余地了。
有人不服氣,說,創業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冒險的事情。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膽小不得將軍做。
像你們這樣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能做成什么事? 歷史上不是有項羽率領八千子弟兵渡江、破釜沉舟大破秦兵之事嗎?韓信背海列陣同樣大勝,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我便舉個例子。
馬謖守街亭的時候,把人馬拉到山頂,所謂置之死地,被司馬懿切斷水源,大敗而回。
實際上這種冒險有它特定的背景,暗示士卒無路可退,必須奮力一搏,向死而生。
冒險絕不是軍事行動的全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穩扎穩打,所以后人評價諸葛亮說,諸葛一生謹慎,未肯弄險。
司馬懿也是,只是安安穩穩的守著,任憑諸葛亮怎么激,就是不拉出來混戰。
因此諸葛亮六出祁山都過不去。
曾國藩總結他自己打仗的心得就是笨辦法,步步為營,到一處便老老實實扎實了營寨,做好守勢,一點一點把太平軍裹起來。
大家看看孫子兵法,開篇就強調要知己知彼,要廟算,廟算越清楚,勝算越大。
廟算不清楚,勝算少,冒險是有前提的,絕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樣的魯莽的冒險。
話又說回來,經商和打仗畢竟不同,商業有著它內在客觀規律,人們把自己置于絕境之后對能起多大的作用并不可知,但絕不能改變商業的內在規律。
比如,飯館就是沒客人了,你說我已經彈盡糧絕,客人就呼啦一下全來了。
兵法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老百姓說:家里有糧,心里不慌。
創業者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設置一個你可以承受的起的上限,則失敗之后,不至于讓你陷入困境或絕境。
不能干了這一次就元氣大傷,否則最后你連東山再起的勇氣都不會再有。
在人心躁動的當下,很多人做事都懷著投機心理,正如股市反映出來的那樣,賭徒似的押寶,形成了一個泡沫的表層。
很多人卻只看到這層表皮,又賭博式的扎進去,如杜牧《阿房宮賦》所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創業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可能是人生命歷程中一段重要的體驗,因此不能懷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壯把整個人生拿來押注。
創業,切莫孤注一擲。
下一篇:徐小平:什么是創業的“餃子館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和投資都需要點瘋狂的精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