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大軍正在與日增加,創業這個大船也日漸變得擁擠起來,作為一個成功創業者,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做事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創業的競爭力。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創業者須知的幾個做事方法。
第一、一定要有激情和理念。
你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在最困難的時候,在所有人絕望的時候,你要感染你的客戶,感染你的員工,感染你的合作伙伴……、你要感染所有人! 第二、要專注。
別說小公司,大公司多元化也有失敗的例子,小公司更應該抓準一個點把它做深、做透。
這樣才能積累所有的資源。
專注就是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這點非常重要。
第三、是執行力。
很多創業者很容易在這里摔跟頭。
我見過很多人夸夸其談,估計他們創業,至少第一次肯定都不會成功,因為我覺得真正的創業者要少說多做,要把自己美妙的想法努力轉化成結果。
創業者做事情著眼點要低,要現實。
很多創業者去見風險投資人的時候,說起自己的事業都說得云山霧罩的,其實這樣會讓風險投資人根本不明白你在說什么。
你只要踏踏實實地說你想做什么,這個東西能解決什么問題就可以了。
想法只是一個開頭的方式,是不值錢的。
我們坐在這兒,一個小時可以天馬行空,弄出幾十個想法來,腦子稍微一轉,你的思想已經在宇宙走了好幾個來回了,行動的成本才是最高的,對創業者來講要看自己是不是有這種經驗和執行力。
同樣的想法兩個人同樣做,誰的執行力更強,誰的經驗更豐富,誰就更容易成功。
第四、創業者還要有一種胸懷,就是所謂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
我看到很多人創業不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太自負,不能從成功人士那里學到一些優點,聽不進好的建議。
很多創業者沒有經驗,沒有經驗不可怕,問題是你有沒有謙虛、開放學習的心態,使你不能與時俱進。
很多創業者會陷入一個死循環,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看得準,才是出手的前提;積累經驗越多,才能越看越準。
但你沒經驗,又怎么可能看準? 解決這個問題有辦法,時機不成熟,就不創業,先給別人打工。
把公司讓我做的事情做好,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步就知道創業的方向了。
我不贊成年輕人剛畢業就創業,我認為他們還是應該在公司里踏踏實實干五六年,雖然是打工,實際上是公司在給你“繳”學費,你在不同的平臺通過積累經驗,這是任何老板剝奪不走的,只有積累這種經驗,你的創業能力才更高,才更有把握。
我在方正工作時,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打工,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在創業,因為我覺得是在積累自己的能力,積累自己的資源。
客觀上,我對方正還是作了很多貢獻。
我到雅虎還是一種創業的心態,這是你創業成功的前提。
第五、不要盲目去模仿和抄襲大公司的做法。
比如,很多人在新浪、搜狐做過,他出來就會不自覺按照大公司的做法建立一些規范制度等,但大公司為了穩妥,一般都比較慢。
大公司為這個“慢”付得起代價,小公司不能用大公司的這種做事方法。
我講過大象和免子的故事;大象和駱駝3天不吃也沒事,但是新創業的公司像小免子一樣,每一步都要跑得快,要到處找食。
本來就是個免子,卻以為自己是個大象,用大象的心態做事,在狼面前慢慢踱步,最后就會被狼吃掉。
創業意味著你要有創業的做事方式。
以上就是創業者須知道的五個創業方法,這些方法只是做事的基礎原則,更多深化的方法需要投資者去摸索,另外,投資者在創業過程中還要懂得靈活應變。
下一篇:打工者與創業者的47個經典區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創業成功者都具備哪些好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