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縱觀歷史,所有的企業成功都是源于把一個產品做火了,而非做了很多半火不火的產品,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只要抓住用戶的一個需求將其滿足到極致就可以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功。
戰爭的勝利是打贏了關鍵戰役而非打贏了很多戰役,成功是因為把一件事做到了極致,而非因為做了很多事。
創業公司必須做減法,果斷砍掉那些可有可無的雞肋項目,集中力量于一個點專注地去做,滿足了用戶一個簡單的需求并做到極致,你就成功了。
我注意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如果你一次跟服務員交代兩件事,基本上哪件事他都做不成,所以我的做法從來都是每次跟服務員提一個要求,等他解決了再提另一個要求,這樣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屢試不爽。
在公司里面也一樣,你經常會發現很多下屬是“串聯”思維和工作模式,如果同時負責一件以上的事情他們一定是哪一件也做不成,只有少數的人能夠同時做好一件以上的事情。
這是現實情況,對很多人而言,不是不想同時做好幾件事,是他們能力有限,資源有限,時間有限,“臣妾做不到”。
所以,要想成功,必須做減法,做好關鍵的一件事已然足夠。
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創業者時刻應該提醒自己的三個字是“做減法”,不斷摒棄路邊各種野花的誘惑,組織團隊直奔目的地。
縱觀歷史,所有的企業成功都是源于把一個產品做火了,而非做了很多半火不火的產品,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只要抓住用戶的一個需求將其滿足到極致就可以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功。
如果我們因為目標設定太多而精力分散,因為不專注,沒有投入全力去打關鍵之戰而失敗,何其冤也?因此,要堅決砍掉那些無關主戰場勝負的項目。
創業期企業要做到四個“最小”:(1)戰略就是集中力量突破一點。
(2)只設最低限度的指標,指標多重點必然分散,核心指標達成了其他指標自然合格。
(3)只用最不得不用的人,不勝任要換人而不是加人,逼迫組織的每個人都優勝劣汰到適者生存。
(4)只管不得不管的事,創業公司絕對不能把精力放到管理上,要把精力放到業務上,身先士卒去抓業務。
藍色光標成立于1996年,從創立之初就確定了“只做公關”的戰略,很多本土公關公司發展幾年之后都忍不住橫向擴張,多元化經營廣告、市場調查甚至印刷等,藍色光標一直堅持專注于公共關系服務,而專注保證了公司的高速發展。
2010年2月,藍色光標成功在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公關第一股。
百度的成功,是因為搜索。
新浪的成功,是因為門戶。
攜程的成功,是因為賣機票。
我自己所建立的公司也一樣,恒基偉業的成功是因為賣商務通,藍色光標的成功是因為公關,拉卡拉的成功是因為便利店信用卡還款。
很多技術型企業都希望把產品的功能做到極致和全面,但能不能打開市場的關鍵在于有沒有抓住用戶的一個強需求并把它很好地滿足。
1999年時,手機里存儲的電話號碼只有50個,不能滿足商務人士的需求,商務通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依靠“查電話只點一下”把記電話做到了極致,成功地贏得了市場。
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更是如此,抓住一個剛需,快速推出產品,快速上線,邊運營邊完善,小步快跑迭代開發,這是互聯網企業創業的不二法門。
如果還是像從前一樣,寄希望花幾年時間閉門造車做出大而全的產品再推向市場,當你進入市場之時就是產品落伍之日,黃花菜都涼了。
做人做事都一樣,沒有結果就是沒做,做成一件事,比開始十件事重要百倍。
下一篇:為什么創業了還是覺得自己在打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抓住剛需是創業成功的不二法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