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資源整合不僅整合的是人才資源,還有對內部和外部“物”的整合,目的是重新選擇、配置和融合,同樣可以達到提升效能,增加企業價值的目標。
在整合之前,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有哪些資源?你的資源清單包括資金、渠道、設備、技術、顧客、人脈等,這些資源哪些是永久性資源?哪些是核心資源或者叫獨家資源。
真正有價值的資源是別人沒有的,而不是你有別人也有的東西。
別人有的,你就對別人沒有價值。
在這里,資源整合就是一種交換,資源的交換、共享,目的就是創造與合作者的共同利益,產生1+1>2的結果,一句話叫共贏。
用別人沒有的換回你沒有的,這才是整合。
所以彼此的交換就變成了彼此的成就,整合就變成了一種付出和舍得的心態,說穿了就是越舍越得,大舍大得。
巨海集團董事長成杰老師說:“你能為多少人服務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這是指個人的成功。
同樣,企業要發展、企業要成功,取決于企業能為多少人服務,為多少人提供了產品。
幫別人賺到錢,別人就會幫你賺到錢,就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生命的價值等于幫助,那么企業真正的價值,也在于幫助,從資源整合到資源融合,最后到企人合一,這就是企業的資源整合的最高境界。
有一家企業曾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用互聯網的思維解決資源匹配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技術很強大,團隊很強大,并且比別人還先行一步,在市場推廣方面也做到極致,而且是這個行業的標準制定者與開拓者。
這就是我們曾經都使用過e代駕,但是現在請問你還在用e代駕嗎?曾經有一個機會滴滴想整合e代駕,被e代駕所拒絕,所以當滴滴出行用自己的行業絕對壟斷地位,開始進入代駕市場,只是在APP上增加一個代駕功能的時候,人們就不再使用e代駕了,因為人們不會為同樣功能的APP付出兩次代價。
不是團隊不好,不是e代駕不努力,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營銷問題,可為什么就這樣被競爭者超越了呢?因為e代駕的功能本質上就是一種單一的出行安排,相對于大家天天需要的滴滴,它并不是一個高頻使用的APP,所以出行領域的絕對老大是滴滴,而滴滴贏在高頻使用,所以它一出手,就輕松贏得了市場。
所以初創公司的最好歸宿,往往就是與BAT、小米、360等行業巨頭們的合作。
當你有了很好的價值之后,賣給這些行業巨頭或者接受它們的投資,就是一種最好的變現。
因為歷史證明像類似騰訊這樣的企業,只要想進入某個互聯網領域,幾乎其它的小公司都無法生存,除非你是該領域的絕對技術頂尖。
從美食到團購到O2O,從直播到共享單車,互聯網的熱點創業項目無不拉BAT等大佬們站隊。
由此可見,抱團合作就是資源整合。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創業初期依靠個人能力去沖擊市場,雖然極為有效,但卻是最為辛苦的。
通過資源交換和合作,兩家或多家公司一起來玩轉市場,往往會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彌補各自企業的短板,于是相互放大了各自的價值,做到了共生與共贏。
所以未來我們會看到各行各業公司之間聯姻會變得更為普遍,因為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在創業過程中,你時時刻刻都必須解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問題,你又不可能去新建這三方面的平臺,你只會選擇依賴大平臺合作,于是平臺的所有的功能都為你所用。
資源整合,向上是借大平臺之勢,向下就是與合作伙伴之間的深度捆綁,或許可以放大合作的效果,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然創業者出來創業,起步時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要把自身資源發揮到最大的價值,同時能借助別人的資源優勢,開創新價值,就需要掌握一些資源整合的知識和能力。
第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拼湊。
這個世界哪有那么多真正的原創,最早的原創者或許都死在征途上了。
成功創業本身的偶然性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創新的東西競爭力自然就強,所以創新就成為了成功創業過程中少數的必然。
任何創新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手往往就是把曾經所謂的原創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重新組合,就成了創新。
過去別人已經失敗的經驗都可能成為可被利用的資源,通過思考別人失敗的原因,反向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偉大的創新就誕生了。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一些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人卻做出了高技術的產品。
原因就在于他們在拼湊的過程中有一個發現的眼光。
資源整合的第二種能力叫作叫做穩扎穩打。
資源本身的投入是根據創業者的所處的階段而定,有限的資源在每個階段都必須做到極致的發揮。
具體策略表現為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又不影響產品的品質及服務。
很多創業者都過于依賴外部資源,比如顧客資源過于集中在一兩家企業,于是大樹一搖晃,自己也跟著風雨飄搖。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要自力更生,活下去就要拓展更多的客戶資源。
穩扎穩打的創業者,或許過于謹慎,但是從成長邁向成熟,這種對風險管控的穩健作風更具參考價值。
第三種能力就是發揮杠桿效應的能力。
就如企業管理的核心是找到關鍵人才,創業企業在堅持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關鍵資源,往往這就是企業發展的轉折點。
當關鍵資源出現時,就必須發揮杠桿的效應,擴大成果。
關鍵資源大多數來自于與他人的合作,這種合作往往產生更高的復合價值。
通過與人合作把自己的優勢進行嫁接,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增加其價值,這就是加杠桿。
大公司與大平臺之間進行資源互換而發生的杠桿效應,就是創業企業需要學習的經驗。
第四,創業者最重要的資源整合能力在于連接。
一是你過去學習、生活、工作的經歷所形成的固定人脈;二是主動參加社會學習實踐,向外連接結交的人脈資源。
資源往往是越用越熟,特別是人力資源,今天可能沒有作用,明天就會發展出人意料的作用。
所以保持你自己所有人際關系的連接、經常性的互動是必須學會的基本技能。
人力資本中起作用的就是基于關系的互動,關鍵性人力資本的出現往往在企業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記住互動是建立連接最有效的方法。
前幾天在成杰老師《為愛成交·國際研討會》上,在產品路演環節,一位弟子班同學的產品,捧場者寥寥無幾。
成杰老師一語指出,這位弟子的產品在大場做體驗式銷售過于理性,并不適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與弟子班同學之間的連接太少、互動太少。
這讓我對連接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所有的創業者可以依賴的社會資本,都來自于對關系的理解。
在中國這種非常講究人情的社會結構中,不僅灰色的利益鏈條,建立在關系基礎之上,甚至合法的利益鏈條,也有賴于這種社會資本的存在。
說簡單點就是你進入哪一個利益圈子,決定了你資源的整合能力。
作為個體,你嵌入了哪一個更具有潛在資源的群體或是社會關系網絡之中,你的優勢就在于能獲取更直接的商業信息,這一步的領先就因為圈子不同。
建立連接,進入成功者的圈子,就是杠桿效應最極致的作用體現。
最后利益分配是資源整合的命脈。
長久的合作往往取決于一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所有的資源整合都是與利益相關的。
創業者之所以可以獲得支持,就是因為他使別人得到了利益。
最簡單地去理解,為什么一個人能夠從家庭成員獲得支持,因為家庭成員不僅是利益的相關者,更就是利益本身,他們是一個整體。
所以即使兄弟之間、姊妹之間仍然需要在合作的時候,建立利益分配的機制。
資源整合,也一定要清楚所有組織成員與自己事業之間的利益關系,越直接的利益關系,你能整合到的資源就越大。
在法律越來越明晰的今天,利益分配的機制前提首先是要合法,這才能讓你走得更遠,走得更高。
一代大商胡雪巖的成功就在于他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本,照顧到了方方面面的關系,當所有人都在為你說好話的時候,你能整合的資源就變得不可限量。
資源整合重在合作,合作的前提就是各方面利益都能得到照顧,并得到保證,這樣才能會找到共贏共存的融合點,這就需要創業者的智慧與情商。
還是回到格局與心量這個點上,當我們愿意為所有的利益分配退一步的時候,讓別人贏就成了讓自己贏最好的方式。
合作也不是無底線的退讓,而在于表現出在利益上我愿意多給你一點點。
下一篇:創業行業有哪些?什么行業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合理使用資金 做精明的創業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