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很多人都想自己創業。
但是一想到創業的失敗率和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又不敢貿然拋棄自己的工作。
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呢?當然,作為過來人的Aytekin Tank提供了自己的經驗。
其實,無論是愛因斯坦還是Craigslist創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做一個業余項目,建設一個帝國。
問題:Craigslist和愛因斯坦有何共同之處?答案:他們的大想法是從業余項目開始的。
1905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每周6天都在辦公室工作,審查各種專利申請。
而他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研究和實驗物理上面。
一天,相對論被構思出來了——這完全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想出來的。
1993年。
受雇于一家投資公司的Craig Newmark,開始在閑暇時間折騰一份電子郵件清單好讓他和他的朋友互相更新鎮上的不同活動情況。
最后,這份清單越做越大以至于大家的收件箱都裝不下了:得用網站才能容納。
于是Craigslist應運而生。
2018年。
一個小小的副業有可能演變成某個大東西。
有了可靠的互聯網訪問和足夠的熱愛,一小塊金塊也會變成彩虹。
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里面有很多一開始都是某人閑暇時的一時之想,而“真正的工作”卻在幕后進行著。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Uber、Product Hunt、Unsplash、Pinterest、GrowthHackers、Groupon、Trello、AppSumo、Etsy、Hubspot、Gmail、WeWork、Buffer……這個名單可以列得很長很長。
哪怕是蘋果也是在車庫而不是辦公室里面誕生的。
大學輟學生喬布斯和Steve Wozniak只能在朝九晚五的工作結束后才能DIY他們的個人計算機。
你在幕后醞釀的東西可以變成你一生的工作。
我的初創企業的故事也遵循類似的路徑。
我從大學開始把開發產品當成一門愛好。
在全職工作為程序員的時候,我把自己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倒騰我那稚嫩的產品上。
直到5年后我才辭掉了我的全職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東西上。
我當年在宿舍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我其中的一個產品JotForm能夠有320萬用戶以及100名員工——而且是在沒有要外部融資一分錢的情況下。
當第一個項目呼喚你的名字時,誰知道它會帶你去哪里呢?它也許會點醒或充實你的核心業務。
它可能會變革你的核心業務。
而有時候,它會變成你的核心業務。
曾經有過一款多人游戲叫做Glitch。
Glitch不算成功。
實際上,它的表現太糟糕了,以至于創始人決定把它給停了。
在絕望之下,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內部聊天系統,那是他們在開發游戲的時候做來玩的。
這玩意很臃腫,但是功能豐富。
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們決定把這個聊天工具當作產品推出去試試。
Slack誕生了——然后成為了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商業應用。
如果你有個業余項目在召喚你,你還猶豫什么呢?業余項目增強創造力折騰業余項目不會讓你對自己的正事分心。
而是會增強你的工作。
在Google推出了20%原則(鼓勵員工用20%的時間探索自己的業余項目)之后,其結果是剩下的80%時間反而效率更高。
有時候它們甚至還能為你帶來你的夢想職業。
經營企業不可避免會造成壓力和焦慮。
大家需要你發工資。
你需要表現好。
成功會有壓力。
但做業余項目就不一樣了。
它不是讓你把好舵;如果項目失敗了,沒人會淹死。
這是個沒有壓力的競技場。
而沒有壓力的競技場往往會出現奇跡的時刻。
哪怕是巨頭也無法拒絕嘗試一下看起不可能的極限的誘惑。
迪斯尼正在涉足機器人創作;Tesla正在創辦一家能源公司;Amazon已經進軍日雜百貨。
準備好玩一下了嗎?如果是的話,以下一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尤其是如果你內心深處希望你的業余項目發展成一家初創企業或者甚至是大公司的話。
找到時間要擠出時間。
你永遠也“找”不到那種時間。
長時間不受打斷,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業余項目的時間根本不存在。
不過你并不需要這樣的時間。
業余項目是從很小但很頻繁的時間窗口發展起來的,那些時間片段一個個看起來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日積月累效果就不一樣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
我沒有讓全職工作阻止我改進JotForm;我每天都會早上6點起床,回答客戶問題,然后再去做我“真正的工作”。
每個人每天都有剩余時間。
要用好零碎時間。
要像保護你珍視的其他東西一樣保護好它們。
不要在您的日記里面超額預訂這些時間。
在門口放個“請勿打擾”的標牌。
與此同時,在時限方面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這是你擴展人生而不是限制自己的領域。
業余項目是個人興趣與客戶需求的結合Buffer的Kevan Lee知道業余項目的行軍跟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不同的節奏。
他們的目標是大腦的不同部分,因此也要遵循自己的規則。
他要遵循的#1規則是什么?錯失截止期限是ok的。
就這么玩下去就行了。
就像約會之夜一樣。
找到需求:提供極致價值找到需要撫慰的痛點,一個未被滿足的序曲或者待填補的鴻溝,這個東西未必需要是復雜的或者奇特的。
迅速瞄一眼Product Hunt上的“1000點贊俱樂部”就會發現,其實最受賞識的點子并不是這樣的。
還記得業余項目倡導者Crew嗎?他們的故事撕起來就像是教科書般的初創企業噩夢,直到他們的業余項目Upsplash出現,結果他們的夢想成真了。
他們專門留出的“Labs”頁面提供了“給創意社區準備的工具”。
這表明這家公司向自己提出了那個關鍵問題:我們能提供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從而可以賣點相關的東西?應該從何起步?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
是什么讓他們走得不那么順暢?他們遇到了什么障礙,或者是什么占用了太多時間?是什么還太復雜?我們討論的不是你核心業務的關鍵部分。
我們假設那已經就位了。
我們說的是慷慨地額外給予驚喜和快樂。
通過對其他想法的追求給予客戶的免費禮物。
讓它變得有趣做不喜歡的項目很快就會撞墻。
這是因為你會給不在這上面花時間找到大量理由(理由總會有一大堆)。
這反過來會讓你的項目告吹。
做起來沒有士氣的項目很無趣。
你會失去動力,并且對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感到不滿。
業余項目維恩圖:低風險、低壓力、心甘情愿做的工作前Spotify設計師,業余項目擁護者Tobias van Schneider說,其實,業余項目應該一直都是“愚蠢”的:業余項目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大家允許自己往簡單想,允許自己改變思路,允許失敗——基本上,就是不要太嚴肅對待就行。
當你當某個東西當作是傻瓜對待時,你做得就會很有樂趣,你就不會給它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
你就能享受不同類型的成功。
所以要做你愿意投入的東西。
因為,暫時而言,你從項目獲得的享受和滿足是你做這件事情唯一的回報。
或者,就像Huit Denim Co總結那樣:業余項目是你心甘情愿去做的工作。
你來提供‘工作’。
你來提供‘愛’。
所以當你在這上面花時間時,那是因為你真心愿意。
因為愿意你才會不斷回來推動這件事情。
對不完美不要緊張好了現在你開始了(然后不斷繼續)。
這件事情很有趣。
但是感覺有點亂。
你不知道最后會做成什么樣。
一些方面感覺完全做錯了。
對于業余項目來說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你的余生也許是要為了達到目標和期望而奮斗。
但這里不是。
這是你去玩、去修補、去嘗試、去沒有清晰目的地閑逛的地方。
想用盡可能少的時間有所成就是干掉任何靈感的最可靠方式。
做業余項目的最好辦法是把它當作實驗,而不是某件有著清晰目標的事情。
富有創造力的創業者,《Company of One》的作者Paul Jarvis解釋說:實驗不會“失敗”——它們只是證實了某個假設的真偽。
所以要關注手上的任務,而不是最后的結果。
如果你做的項目也JotForm一樣自己就能養活自己,那你完全有自由進行充分的實驗。
在沒有投資者扼緊喉嚨的情況下,我們想怎么冒險就怎么冒險——我們就是這樣的。
有遠大夢想很好。
但太過關注結果的話,你的業余項目的成功可能反而可能性不高——而且當事情未能按計劃進行時你會充滿憤恨。
因為但凡是做業余項目,事情往往不能按計劃進行。
不過這正是它們令人興奮的地方。
所以盡管去試吧,看看會發生什么。
總會有點事情發生的。
附筆不要害怕投入時間和精力到能讓你充滿動力的事情上面。
它不會令人分心或者筋疲力盡;它只會會激勵你。
最糟糕的情況下,你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最好的情況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輩子的工作。
但不管怎樣,不要太過擔心。
畢竟,這只是個業余項目。
下一篇:我們需要哪些準備來實現自己的創業第一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代年輕人該如何創業?這六點忠告需牢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