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先有市后有城,區域市場總是圍繞中心城市呈放射狀的“六邊形”分布。
90年前,德國城市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把這一規律叫“中心地理論”。
然而,今天,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及小城鎮的市場供給秩序和消費秩序正在重構。
放射狀的市場分布被打斷了。
隨著人口規模增加、交通改善和互聯網的無孔不入,每個城市、每個城鎮的供應鏈在改變,消費習慣在改變。
以前只可能發生在北、上、廣的創業故事,如今開始遍布中國各級城市、鄉村。
本刊記者在回鄉過程中,帶回了一線觀察。
家鄉的創業重慶陶蘇的江湖“我沒有艷遇。
艷遇嘛,得男人先把你喝倒了,可是從來都是男人在把我放倒前,他先倒了,我怎么艷遇?”李萬姝撅嘴嘟囔道,似乎還有些微醺的感覺 文_本刊記者 黃文瀟 攝影_王遠凌 陳浮每次回家都能收集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的家鄉重慶,恐怕是近幾年中國最不缺故事的地方。
2014年春節,重慶的天氣兩重,溫度堪比四月暖晴天,霧氣卻大得讓所有想來的、想走的都滯留在機場。
在霧氣森森的機場,回憶起曾有來重慶的朋友這樣告訴我:在江北機場,機艙門一打開,就能聞到空氣中的牛油味。
還有夸張一點的,直接跟我說,整個重慶城,都蕩著一股火鍋味。
如果說北方的孩子是吃炸醬面長大的,重慶崽兒就是吃火鍋長大的。
從外地返鄉的重慶娃,必以一頓火鍋來洗塵。
這是傳統。
我從未曾想過,有一天回家,能被拖進一家藏在樓房里,號稱做無國界料理的創意菜館——陶蘇江湖。
此前幾次回家,每每站在觀音橋商圈,臨時起意要吃這家店,再打電話過去,總是被遺憾地告知沒菜了或是沒位了,一直被吊著胃口。
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話到陶蘇江湖這里得改成“酒香不怕樓層高”。
42樓,放眼下去,整個觀音橋商圈盡收眼底。
觀音橋因為龍湖北城天街而被帶旺,這兩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商鋪入駐,大有要趕超重慶的老商業中心解放碑的態勢。
這里的裝飾很小資,但規矩很彪悍山城多高樓,商業繁華得開始向“上”生長。
2009年,重慶市政府曾在紅頭文件中倡導發展樓宇經濟,2010年開業的陶蘇江湖可以算是重慶市最早的樓宇餐館。
近年,這樣的樓宇餐廳在重慶很時興,單是陶蘇江湖所在的紅鼎國際大廈,就有三四十家樓中餐廳。
陶蘇江湖本來做的是一個帶簡餐的酒吧,誰知道日積月累下來,菜比酒有名,主隨客意,就做成了餐館。
而比酒更有名的,是陶蘇江湖的兩個老板,陶陶與蘇蘇。
陶陶是陶然,85后的國航空姐一名,蘇蘇是李萬姝,曾供職于平安保險公司VIP部。
這樣身份的老板做出來的店,仿佛天生就該帶幾分小資氣,暖黃的燈、文藝范兒的藍色桌布,紅綠色的四角靠枕,三三兩兩的閨蜜邊吃邊聊。
裝潢很小資,規矩很彪悍。
陶蘇江湖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能將店內的這兩名“女漢子”老板喝倒,他們這桌就能免單。
自從有了這個規矩,本地的、外地的饕客沒少上門約戰。
然而老板陶陶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將她們喝趴下過。
“煮酒論英雄。
”這是剛見到呂鑫時,他說的第一句話。
一邊說著話,一邊就給自己滿上一杯威士忌。
他是陶蘇江湖的第三個老板,也是最初,陶然與李萬姝租下4212室這個兩室一廳的原因。
陶蘇江湖一開始是不為盈利而存在的餐館,按陶然與李萬姝的說法,當初租下這里,只是為了給自己找個據點,順便,也是為了拐帶男人回家。
一個月2000多元的房租,是她們一個月的酒錢。
如果沒有呂鑫,她們大概也想不到要在重慶做一個餐館。
呂鑫是陶蘇江湖的主廚,這個1975年出生的天津人,在北上南下的漂泊過大半個中國以后,被陶陶與蘇蘇“撿”到了重慶。
“撿”客人,聽起來有些古怪。
2007年,在麗江開客棧的呂鑫,將正在看路牌的陶然“撿”回了店里。
“那時候剛做客棧,沒什么經驗,只能到路邊撿客人,看到那些在看路牌的美女,就上前搭訕,就這么認識了陶然。
”呂鑫描述與陶然的相遇。
兩人就這樣撿成了朋友。
陶然與李萬姝的相識稍遲一些。
2008年重慶大足龍水湖音樂節,集體搭帳篷露營,李萬姝到得晚了,就隨處搭了個帳篷,陶然到得比她更晚,帳篷就搭在她旁邊。
第二天清晨,李萬姝朦朦朧朧地聽到有個女孩子在帳篷外喊:“誰來陪我喝酒啊?誰來陪我喝酒啊?”她撩開帳篷,答了聲:“我來。
”正對上抱了瓶“百齡壇”的陶然。
三天的音樂節,兩人連喝了三天。
“那時候喝重慶啤酒,都是5升一桶的,第一天,我們就喝了兩桶。
”重慶江湖菜量大,但陶蘇江湖菜分量很少,是按女生的胃口來的2009年,在陶然的生日宴上,來重慶的呂鑫又通過陶然與李萬姝相識。
呂鑫回憶說,陶然介紹李萬姝的時候,就丟給他了一句話:“別理這個瘋婆子。
”然而,這次相逢,造就了呂鑫與李萬姝的緣分。
麗江,是三個人都繞不開的城市。
也是陶蘇江湖繞不開的風格。
陶蘇江湖的整個裝修都是由陶然自己設計完成的,里面充滿了從麗江帶回來的各種元素:土布、東巴扎染、風鈴。
陶然在重慶的高樓里再造了一個麗江風格的餐館。
在麗江的一次邂逅,讓陶陶與呂鑫成了摯友,同樣是在麗江的一場酒醉,讓蘇蘇跟呂鑫成了夫妻。
“麗江不是艷遇之城嘛?但是我沒艷遇。
艷遇嘛,就是要別人把你放倒了,才能艷遇,別人在把我放倒前,就先倒了,我怎么艷遇?”李萬姝撅嘴嘟囔道,似乎還有些微醺的感覺。
呂鑫是第一個在麗江將蘇蘇灌醉的人。
“先是啤的,再是白的,然后是洋酒。
最后再反過來,宵夜的時候再是啤的。
”呂鑫現在還記得,放倒妻子的全過程。
蘇蘇在一旁仔細地聽,幫腔嚷到“最后還喝了梅子酒。
”“不過這也可能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呂鑫望了一眼妻子。
蘇蘇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那個時候,該醉就醉吧。
”2011年,呂鑫與蘇蘇在陶然參股的另一家店里辦了喜事。
婚后蘇蘇全職參與到陶蘇江湖的經營里,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陶蘇江湖從一間房慢慢變成兩間房,直到現在,陶蘇江湖的本店在42樓與41樓共有4間房,同時可供120人就餐。
“酒可能對于其他人來說還有點不好的意思,但對于我們三個來說,就是情感和交流的記憶。
”陶然表示。
“酒品見人品嘛。
”這個外表看起來有點冷冷的重慶妹子,直勾勾地望向蘇蘇,“我喝醉了以后是什么樣子?”蘇蘇答道:“還是這個臭樣子。
”“合伙人的生意不好做。
”呂鑫感慨,“我們三個卻從來沒有吵過架。
有這樣的緣分在,我們三個人無論什么時候都會在一起的。
”陶蘇江湖就是這樣三個人支撐起來的店,呂鑫負責對內,主管所有與菜品相關的事,陶陶與蘇蘇負責對外,陶陶管招呼客人,蘇蘇負責財務。
最初這里的主打菜是以海鮮為主。
因為身為大廚的呂鑫愛吃海鮮。
可是到店的重慶客人不買海鮮的單,張口就說不吃海鮮。
這可難住了呂鑫,“重慶人不吃海鮮,這是我一開始沒想到的。
可是客人都到這里來了,不吃海鮮,我給他做什么呀?”呂鑫因此不斷地對菜單進行改良,以配合重慶的餐飲習慣。
高樓里開飯館成了重慶的特色重慶人在吃這一味上,貪鮮而頑固,這么多年,除了各種火鍋店屹立不倒,基本每一種江湖菜,都有風水輪流轉的時候。
完全不被裝在重慶人胃里的“無國界菜”,可謂是天生一朵奇葩。
在陶蘇江湖,能吃到加了話梅的糖醋排骨,抹了沙拉醬的魚排,玻璃罐頭里裝的豬頸肉,好不好吃,是各人有各胃。
這里盤裝得精致,分量卻極少,能以口來計算,每種菜也就兩三口的量。
蘇蘇稱,這是為了將就女生用餐的習慣——喜歡吃更多的菜品。
如果每種菜配得少一些,就可以吃到更多的菜品。
和眾多私房菜一樣,陶蘇江湖也是采用電話訂餐加配菜的形式。
通過電話預約確認訂位,可以自由選擇88、128、188元的價位進行配菜。
這跟過去在重慶大行其道的江湖菜,生生割裂成了兩股。
江湖菜的分量通常是以臉盆來計算的,而價格又以低廉著稱。
陶蘇江湖的生意,辟的是另一條徑,做的是熟人的生意。
蘇蘇表示,來這里的客人有60%以上是常客。
每天出現的生客最多也不會超過20%。
最初的一桌客人就是陶然的朋友。
早期還只有那間兩室一廳時,三個老板常跟客人喝酒到凌晨五點。
“對哪桌客人感興趣,帶著瓶酒就過去了。
聊一會兒就熟了。
”正因如此,不要說菜單價了,連份正式的菜譜都沒有。
“就像到家吃飯一樣。
”陶陶與蘇蘇都反復提及,陶蘇江湖“家”的概念。
客人就像家人,到家了,吃飯了,自然想要客人吃好了,吃飽了,把“家人”陪高興了。
三個人抱著這樣的想法在經營,卻是歪打正著,很多客人因此喜歡上了這家店。
朋友來捧場,想不收菜金都不行,總是會在朋友離開后,在吧臺上發現留下的飯錢。
這樣一來二去,陶蘇江湖成了從一開始就沒有虧過錢的店。
目前,陶蘇江湖仍保持著一年幾十萬的凈盈利。
“最熟的客人都不會打我們店里的電話,一定是打我們三個人的手機。
”蘇蘇表示,店里的每一個員工手機都有訂位功能。
靠著朋友介紹朋友,朋友再帶其他的朋友來吃的口碑營銷。
而今店面變大了,三個人都有點忙不過來,整個餐館的運營也趨向規范化。
“還有好多老客人跟我們說,很懷念原來喝酒到凌晨的那個時候。
”呂鑫表示。
正說著就有客人從隔壁房間鉆進來,遞了份哈根達斯的草莓冰淇淋蛋糕給呂鑫,看我們正聊著,又多給了我一份。
還沒來得及抬頭看到人,一關門又不見了。
“這就是從店里撿來的老客人,跟了我們三年了,從開業的時候起。
”雖說因為擴大規模而開始趨向規范化,陶蘇江湖還是保留了一些特立獨行的習慣。
譬如,營業時間從晚上6點開始。
對此呂鑫的說法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是現在幾乎所有年輕人的夢想。
三個人都起不來床,生活就從下午去買菜備菜開始。
規模擴大后,呂鑫已經慢慢退出廚房,但是每天仍然堅持自己采買。
菜錢是陶蘇江湖目前成本的最大頭,大約可達到60%,單是每天的菜錢,就能達到幾千塊。
夜里,到樓上來喝酒、聊天、看廚師。
這樣的吆喝像不像打暗號?陶蘇江湖約50位員工,大約20個左右都是廚師。
“我們店里的廚師全是帥哥,沒有一個長得丑的。
”問及陶蘇江湖還有什么奇怪的規矩,陶然答到。
“我們的標準是,廚師都得像我這樣,穿上廚師袍的時候做菜好吃,下了班脫了工作服,說自己是廚師都沒人信。
”呂鑫笑著接上一嘴。
說是特立獨行,有人喜歡,也有客人給出負面的評價,諸如菜量太少、價格太高、服務態度傲慢。
甚至還有客人專門指出,他們只對老客人熱情。
“現在客人太多了,有時候的確招呼不過來。
”蘇蘇表示。
只要影響力在,重慶的饕客們仍然會不辭辛苦地爬到42樓來。
至少目前,陶蘇江湖并不缺生意,每天都有因為沒位置或是沒菜了,而被拒絕掉的客人。
也不斷有資本想要合作。
“有人愿意提供資金,也有人愿意提供地方,我們不缺這些。
”呂鑫表示。
2013年,陶蘇江湖在龍湖U城做了第一家落地店,目前主要由蘇蘇負責打理。
“我們的底線就是,不做加盟。
”蘇蘇說,“因為沒法保證品質。
”關于未來,三個人仍然是一副沒想太多的樣子。
“做成今天這樣,其實我們都沒想過,如果當初就這么想,可能就做不成這個樣子了。
”三人一致表示。
下一篇:怎么樣才能成功創業?技巧與建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陳歐:創業者要有四大質疑精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