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位44歲、受過美國教育的企業家是中國社交媒體服務商人人公司(Renren Inc.)的創始人。
為了應對微信(WeChat)所有者騰訊控股[-1.73%](Tencent Holdings Ltd.)以及微博(Weibo Corp.)等的競爭,陳一舟帶領在美國上市的人人向中國互聯網業務中迅速成長的領域進軍,例如移動游戲和網絡視頻領域。
他還適時投資了唯品會(Vipshop Holdings Ltd. Ads, VIPS)等成功的初創企業。
唯品會是一家團購公司,可以代表團購客戶向零售商壓價。
陳一舟還領導人人投資了Social Finance Inc.,這是一家利用點對點貸款為學生貸款融資的美國公司。
陳一舟是一名歷史愛好者同時自稱為西方電視秀的狂熱者,他最近向《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談起了中國的創新狀況。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創新情況與硅谷相比情況如何?陳一舟:要成為像硅谷那樣的地方,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經濟機遇,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在這兩方面都很難打敗硅谷。
作為蘋果公司(Apple)和谷歌(Google)的總部所在地,硅谷建立了一個優秀人才的生態系統,優秀人才會來到這里、愛上這里并且相互間保持密切聯系,而且那里的資金也會留在那里。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互聯網正越來越被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三家公司所主導,這對創新會有什么影響?陳一舟:目前很難與他們在同一空間競爭。
這就是手機制造商小米問世的部分原因。
小米的首席執行長雷軍是我的同學,很有能力的一個人。
當初他在開創一家新公司時很可能認識到,涉足互聯網領域實在太難,所以他選擇了另一個領域。
這些公司在應用層面占據的主導地位將迫使其他層面出現創新。
即便你在應用層面有創新,你也賺不到太多的錢。
你必須找到另一個層面進行創新和突破。
幸運的是,安卓的迅速崛起、手持設備及智能手機的自然演變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華爾街日報》:在創新方面,哪些中國企業值得關注?陳一舟:創業者越來越多地尋求顛覆傳統行業。
主要互聯網公司形成的龐大網絡在傳統行業影響較小。
我在考慮O2O(線上到線下)作為一個新的商業類別。
你必須愿意做一些大公司不愿費勁去做的事。
比如早期的團購。
當初沒有人想到團購會做這么大,所以大公司都沒做。
團購需要做的事太多。
你必須派出數千名銷售人員,挨家挨戶地敲當地商戶的門進行推銷。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初創企業與美國等地的初創企業有何不同?陳一舟:美國的初創企業比中國的初創企業日子更輕松。
美國的風投不喜歡為跟風效仿者提供資金,所以似乎顯得更加保守。
我們投資SoFi,取得了成功,但只有幾家不容忽視的競爭者。
如果這樣的市場出現在中國,你會有100個競爭者。
我認為在美國資金供應面有著嚴格的紀律。
他們不在同一個市場為太多競爭者提供資金。
有鑒于此,美國的創業者無需像中國創業者那樣多疑,中國創業者要當心數百個競爭對手。
《華爾街日報》:中國資金供應過剩有什么風險嗎?陳一舟: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中國冒險的歷史較短。
我認為評估一個社會所面臨風險的能力只能通過市場的漲跌學習而得。
會發生泡沫破裂,我認為社會必須經歷多個這樣的周期才能熟練掌握評估風險的方法。
中國的資本市場還非常年輕,所以你需要多觀察一些興衰周期。
現在還不能說資本供應過剩,因為如果計算來自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風險資本回報,可能是不錯的回報。
從歷史上看,情況并不太糟,但過去永遠不能萬無一失的預測未來。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哪類科技公司可能實現全球化?陳一舟:在消費者領域,我認為硬件公司歷來有更好的機會。
你可以看看豐田(Toyota)和三星(Samsung)的例子,他們是從日本和韓國走出來的硬件公司。
如果中國希望成為一個科技強國,就應該看看韓國和日本。
《華爾街日報》:你在投資時會看重什么?陳一舟:如果你想建立一個良好的、基于互聯網的龐大業務,你就會希望瞄準一個大型的、行動遲緩且低效的競爭對手。
唯品會(Vipshop Holdings Ltd.)的競爭對手都是誰?是那些在三、四、五線城市的商業街上家庭經營的小型服裝店。
你去這種店買東西的唯一好處就是方便。
這些店沒有可供精挑細選的商品,也沒有品牌。
他們是理想的競爭對手。
你會希望與數以千萬計的毫無組織的獨立戰斗者以及拿著破槍的農民開戰,而不愿與一支精銳的羅馬軍隊戰斗。
下一篇:一個成功商人創業的10年經商心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成功者必知的創業技巧與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