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兩天我文章更新的不多,因為寫了這么久的文章,我需要好好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只注重原創文章有用嗎。
傳統意義上來說,原創是站長的根源,沒有原創文章的網站就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當然站群網站算是個例外了,當然做站群也得隨時做哪一天早上起來發現網站在百度中消失得準備。
可是做一個還沒有打響知名度的草根站長,你一味的原創,而沒有注重平臺和推廣,后果有兩種情況:1) 做了一年以后你會發現你的精華文章依然在一個旮旯里放著都快霉變無人問津 2)你花了幾個小時寫的一篇文章被轉載到別人的網站,當你看到這篇文章幾千的點擊量,興奮不已時發現這文章居然沒有原創來源,你的勞動成果就這樣被盜取了。
這就好比一個種瓜的,如果你只知道種瓜而不知道宣傳,當你的瓜成熟后而沒有人知道,那么你的瓜要么爛在你手里要么被別人偷走。
這就是我們草根站長所面臨的困境,有質量沒力量,有好貼沒讀者,有原創卻可能隨時要應對抄襲者。
網絡盜版 別以為我在危言聳聽,造成這個現象有一下幾個原因 1,在眼球經濟的時代,速度制勝,誰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大家的眼球誰就是勝利者。
0.01秒的時差可能會造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和時間同樣重要的是平臺,誰都明白,站在好萊塢國際電影節舞臺上和站長國內金雞舞臺是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越大的舞臺越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最好的文章一定是要發到最好的平臺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2,國內的各行各業都沒有版權意識,在互聯網領域更是如此。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現在的互聯網領域抄襲盜版的現象依然層出不窮。
一些站長們,隨手復制粘貼一下,一分鐘的時間就搶奪了原創作者幾個小時寫的文章。
在微信公眾號領域,更是如此,大家你抄襲我,我抄襲你每個人都獲取了不菲的流量,看起來這種互通有無,你來我往的方式是個雙贏。
其實從根本來說,這只是屬于抄襲者的雙贏,而真正的原創中可能已經哭暈在廁所。
當然我這么說并不代表我有多高尚,我也不敢說我從來沒有用別人的文章。
在公眾號上我也轉載了不少朋友圈,在博客上偶爾也會別人的文章。
但是我覺得關鍵是不要讓我們大家自覺,從理論上來說不可能自覺的。
在整個抄襲的大環境下,誰不抄襲一下誰就會吃虧。
真正重要的是在于平臺監管層要讓這些盜版者付出巨大的代價。
就我的個人經驗來說,我曾經在月光博客發表了一篇"華為為啥這么牛?論華為競爭力的根源"。
這篇文章有好幾千字,是我花了4個小時寫出來的。
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轉載這篇文章的有20個,隨機抽取了10個網站,只有兩個網站寫明了來源鏈接。
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大網站,正規媒體都刪除了來源鏈接。
堂而皇之的拿走別人的東西,還變向的說這是自家的,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互聯網環境。
下圖是我截圖一家"金融生態圈",閱讀量過億,但是轉載我的文章依然沒有說明版權。
還有華西都市報這樣的新聞媒體也是直接轉走文章而不留下任何版權痕跡。
3,網站沒有做出名氣前,站長的聲音永遠是會被埋沒的。
搜索引擎看不到你,你喊破嗓子也沒用。
就上面說的那篇文章,你能想象到,到如今,原創文章還不能在百度上被搜索到嗎。
其實我寫的文章有很多,每次寫完文章后,過幾天我總是會百度搜索下文章,結果發現的都是其他網站上發布我的文章,而我網站的文章總是無法找到。
這當然與權重有關系,新站嗎,做什么在百度看來都是不可靠的。
上面的這幾個因素都是在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你不能指望互聯網領域一下子變得無比的重視版權,你不能指望百度發明一種智能算法能100%的判斷原創偽原創和文章質量的高低。
你更不能指望因為你寫得文章還不錯短期內就能吸引到大量的讀者群。
所以很多原創作者在堅持一段時間的原創沒有太大效果后因愛生恨,徹底轉變為抄襲者了。
由于上面的種種原因的思考,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原創作者要想最大程度的保護你的原創,就要在最大的舞臺以最快的速度喊出你的聲音,讓大家看到你的文章。
堂堂正正的讓大家知道你看到的這篇高質量文章是我寫的。
你站的舞臺越大,你發聲的速度越快,你的聲音就能在第一時間被更多的人聽到。
而其他的盜版者再想要盜用你的文章就得冒一定的風險了。
所以這幾天我做了幾件事:投稿知名博客,開通知名網站的自媒體,將稿件發到一切可以投稿的地方并帶上原創鏈接。
下一篇:互聯網金融的十年和未來十年趨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微商的四大形態和未來的四種模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