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筆者的觀點是一個行業有沒成功案例并不是企業進入互聯網的基礎和試金石,即使沒有同行的成功案例,只要趨勢在那里,這個行業的用戶已經邁進了互聯網,總會有一批吃螃蟹的人在等著他們。
企業第一時間跟著用戶走,總不會錯的。
請記住,往往一個行業有很多成功案例的時候再跟進,你已經喪失了不少機會。
]傳統企業的“無知”曾經在分享中談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失敗有“三無”:無知、無畏、無為。
所謂無知就是一葉障目,只看到自己今天的成功,卻未看到明天。
對互聯網反應太遲鈍,在原模式下固步自封。
而比無知更可怕的是無畏,明知趨勢到來還一直在倒行逆施,去殊不知是螳臂當車。
無為即舍不得放不下,不愿割舍原有的線下渠道,用落后無為的舊管理體制去推動線上業務。
這里筆者重點談談“無知”。
舉個我們經常容易碰到的例子,很多時候當我們在談到一種代表著未來的新模式的時候,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即好像這種新模式沒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從而選擇了觀望或等待。
例如筆者所在的家居電商O2O,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個行業沒有成功的案例或者認為這個行業除了尚品宅配新居網、美樂樂外,成功的樣本太少,不足以證明新模式的成功。
卻殊不知除了這兩個典型的行業案例,在阿里天貓平臺上做得風生水起的家居企業并不在少數,他們也可以算是在做O2O。
只不過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的見識、觀念等問題并不知道有這樣的案例存在。
還有一種情況是某個行業確實沒有曝光出來成功案例,但并不代表沒有這樣的案例。
而是因為有些企業出于自己的商業考量,不愿意公布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
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6.9%。
這就意味著快接近一半的人口都是互聯網網民,如此巨大的人群覆蓋一定會在各行業催生一批以互聯網為生的企業。
只不過這批企業都屬于互聯網中的隱形企業,對外比較低調,外人根本無法看出他們跟傳統企業的任何區別。
筆者的觀點是一個行業有沒成功案例并不是企業進入互聯網的基礎和試金石,即使沒有同行的成功案例,只要趨勢在那里,這個行業的用戶已經邁進了互聯網,總會有一批吃螃蟹的人在等著他們。
企業第一時間跟著用戶走,總不會錯的。
請記住,往往一個行業有很多成功案例的時候再跟進,你已經喪失了不少機會。
企業進入互聯網的“三策”如果把互聯網比作一座山,則目前傳統企業跟互聯網的關系是,有的企業還在山腳下,有的企業已經在山腰,而有的企業卻早已登上山頂。
山腳下的企業看似知道實則糊涂,知道企業要向互聯網進軍,知道互聯網要革自己的命,卻不知道登山的路徑是哪條,需要準備什么工具。
已經爬上山腰的企業,雖然前方卻荊棘密布 ,但至少摸索出了上山的路,開始慢慢認知互聯網,發現原來理解的互聯網跟自己接觸到的互聯網不一樣,好像不明白,實則慢慢學會了從互聯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業利益。
而登上山頂的企業會恍然大悟,參透互聯網的本質,學會將自己的企業進行互聯網化改造。
對于山腳的企業來說,進入互聯網有三策,以及策略的由好及差,分為上等、中等、下等。
上等之策是搶在用戶之前進入互聯網挖坑讓用戶進去。
能使用此策的人實為高人,不僅需要有極強的市場敏銳感,也需要超強的執行力,因為你不確定用戶會不會跳進你挖的坑,而且前期的投入是個無底洞,深不見底,所需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放眼國內市場,除了這些互聯網行業的大佬,真敢用此策的人寥寥無幾,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各行業都很少看到轉型成功案例的重要原因。
中等之策是跟著用戶一同邁進互聯網,用戶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用戶就是我們的鴨子,什么時候春天到了鴨子比我們這些打漁人更要敏感的多。
時機到了,要下河打漁跟著鴨子同步走就行了。
還是以筆者所在的家居業為例,家居業的主流消費族群是在25~35周歲,中位數是在30周歲左右,而第一波的互聯網主流人群是80后,在他們28~30歲時剛好是2009~2010年這一時間節點,從2009年開始中國家居業迎來第一波互聯網主流消費人群,如果能在2009年趕上互聯網家居業的風口,那么成功的機會就大了很多。
目前家居電商第一陣營尚品宅配新居網和美樂樂正是在這一年開始快速崛起的。
下等之策是等用戶進了互聯網,跑步進互聯網找客戶。
用此策的企業一般他們進場的時候市場已經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鑒,這類企業多屬偏保守型。
當然能跑步進場至少說明還看清了趨勢。
這類企業能跟上策、中策企業拼的就是資金實力和執行力。
如果有徹底轉型的決心,執行力又過硬,不一定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當然,最害怕的就是只是跑進去撿漏的,去撿別人的丟棄不要的。
下一篇:生鮮電商轉型O2O的五大陷阱和破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服務如何讓用戶為其買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