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為什么強調移動互聯網?最近幾年創業者和投資人,大家張口閉口就是移動互聯網,近半年出口就是微信。
這些概念被炒得不亦熱乎,有沒有泡沫的成份?為什么要強調移動互聯網?與互聯網有什么區別,不就是手機可以上網嗎?今天談談我們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移動互聯網說得簡單點就是手機可以上網,手機上網10年前從GPRS時代就可以了。
為什么到這兩年才體現出價值?還記得WAP網站嗎,WAP網站對當時很多公司來說都是奢侈品。
開發java小游戲、與手機閱讀合作來贏利,這是當年手機上網的主要商業形態。
幾年前隨著iphone的推出,給了大家一個全新的概念,手機原來可以這么玩。
Google的開源系統Android推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讓所有手機硬件廠商都能在一個水準上玩智能手機。
現在幾百元就可以擁有一部智能手機,除了硬件,能實現的軟件功能與幾千元的一樣。
可以上網查天氣、看新聞、聽音樂、看視頻、玩小鳥。
Android系統和硬件價格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人上網真正變得可能。
上網終端變成手機,就有很大不同嗎?是的,有很大不同。
這就是移動互聯網,下面我們就試著分析其不同點。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優勢這次去西藏發現那邊的牧民都在用微信,這讓我們更加堅信到移動互聯網的力量。
想想傳統互聯網什么時候才能普及到他們?傳統的寬帶運營商再花五年時間,也不可能會把寬帶拉到西藏的深山里。
而深山的牧民也不會化幾百元包年裝寬帶。
數據顯示沿海發達省份,寬帶的普及率也只有20%多。
傳統的互聯網要通過PC使用,移動互聯網的硬件門檻減低。
再便宜的電腦也要近兩千元,放在家里也沒幾個人會用。
現在通過幾百元的智能手機就可以上網,而且手機已經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本來就要買的。
加上現在很多運營機存話費送手機,加快了智能手機的普及。
就是說移動互聯網,減低了上網的接入難度和成本。
不需要運營商拉寬帶,不需要昂貴的電腦,沒有寬帶包年費。
只要有臺手機,深山的老人、小孩都可以上網。
有智能手機的,都是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這也是為什么微信能一下子達到4億用戶。
移動互聯網的平均上網接入時間和頻數增加。
因為手機可以帶在身上,利用碎片時間,普通用戶一天會打開很多次。
想想現在的人一天之內,有多少時間化在手機上?在一起吃飯的同事朋友都已經形同路人。
移動互聯網的內在優勢當然移動互聯網肯定不是簡單的數量優勢,還有著許多本質上的差別。
一用戶、一手機。
手機是一種私人屬性很強的物品,因此就形成了唯一的對應關系。
一個手機上網終端背后就對應一個人,這臺手機的所有上網行為都直接指向了這個具體的人。
在大數據時代,這意義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微信用戶的價值要遠遠超過微博用戶的原因,微信、APP真正幫助企業實現了用戶私有化的問題,你的用戶就是你的專屬。
GPS位置信息。
GPS現在是智能手機的標配,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務將互聯網立體化。
今天的大眾點評與五年前的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了,我現在到了一個新地方,都會拿出手機看看附近的美食。
打車App的發展,也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位置信息的典型應用。
24小時在線。
微信與手機QQ的差別在哪?還記得5月9日上線的手機QQ 4.0版本嗎?被指“二手微信”,上線兩周遭遇了用戶的瘋狂吐槽,最終被向用戶妥協。
因為微信最大的特點就是24小時在線,很多人把微信當短信來使用。
所以移動互聯網可以實現推送,可以經常提醒用戶“你”的在在。
沒有地點限制。
移動互聯網,讓上網的人無所不在。
等公交、蹲廁所、躺床上,都可以拿起手機上網。
而且對大部分人而言,用手機上網的時間已經遠超過用電腦上網的時間。
現在大家已經形成概念:手機、pad是用來生活娛樂的,PC、筆記本電腦是用來工作的。
移動互聯網創業怎么玩?只有理解到移動互聯網的優勢,才能從根本上利用好移動互聯網。
很多人已經預想到微信5.0對淘寶的沖擊了,因為玩法不一樣了。
只是簡單的把傳統互聯網的那一套照搬過來,肯定行不通。
很多互聯網產品做了幾年才幾百萬用戶,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幾個月就上百萬用戶。
像“51信用卡”上線一年就已經達千萬用戶,這是傳統互聯網難以想像的。
那我們來看看,移動互聯網怎么玩。
換個指標看價值。
傳統互聯網都是講PV、IP,而移動互聯網要講多少用戶、月激活次數,要占據用戶的手機和時間。
原來的贏利模式行不通。
傳統互聯網基本都是網頁,除了游戲、電商本身能贏利外,其他網站基本都是依靠展示廣告。
Google AdSense是很多網站的贏利模式。
到手機上這套似乎已經走不通了,因為手機屏太小。
手機APP里的廣告展示轉化率很低,而且用戶也比較反感這種模式。
廣告占了手機屏幕的1/5,誰能忍受,所以現在好的App都沒有這種硬廣了。
換個思維來贏利。
那么移動互聯網怎么贏利呢?免費模式肯定不能變,這已經是互聯網創業的”標準“。
通過免費抓用戶后,移動互聯網應該向交易機會發展、向大數據應用方向發展。
你要抓住移動互聯網的特點來贏利,下面我們看兩個例子。
舉兩個例子。
51信用卡抓了1000萬用戶,還要靠廣告賺錢嗎?想像一下,1千萬人的信用卡交易數據都在你這里。
用戶在什么樣的店消費多少、每個月的消費能力,還款能力你都一清二楚。
還怕沒法賺錢?給用戶提供優惠信息、給商家提供數據信息這個是顯然要做的,大膽一點,如果“51信用卡”做P2P貸款應該比現在“**貸”更有基礎吧?”大姨媽“這個App也是比較典型的移動互聯網案例,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再寫下去本篇文字就太多了。
說到底,移動互聯網創業就是通過某個免費功能,抓住特定的用戶群。
抓住這部分用戶的特征,以及使用數據記錄。
基于這些數據給用戶提供更精準的增值服務(賣交易機會),或利用這些數據為其他平臺提供服務(賣數據)。
最后補充一下,移動互聯網不只是app,最終目標應該是移動端。
比如微信的出現就讓很多app沒有了價值,但微信也給了很多創業者機會。
以后可能有新的平臺、新的技術,但這些都不重要。
作為創業者來說,只要用微信公眾號、app等多種手段,專心解決好用戶的一個問題,并獲得一定數據的有價值的用戶就行。
下一篇:圍繞WiFi你能做的網絡創業項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投資地圖:互聯網向二線城市的回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