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怎么開淘寶店 網站優化方法 創業如何獲得投資 怎么做微商 最新LOL活動 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左)和策源創投合伙人文心(右)9月21日~22日,為期兩天的創業邦2016創新中國秋季峰會在杭州召開。
在21日上午開幕式“對話創投新貴”的圓桌論壇上,創業邦總編輯李勞、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和策源創投合伙人文心一起,針對當前的創業形勢進行了圓桌討論。
犀利觀點:“盡管中國互聯網創業成功概率只有5%,但跨界領域孕育著更多創業機會,比如消費升級,互聯網+醫療。
”“現階段,盡管大家伙占據高地,但任何行業都有周期和商業模式變遷,加上人才,資本,政策,科技基礎設施的流動,有些領域,巨頭依然無法觸及。
”“雖然巨頭林立,但創業者只要有雄心,有自己很好的創業模式,也一定能從中間突圍。
”以下部分對話內容,由創業邦整理,未經本人確認:未來創業機會集中在哪些領域?李勞:2015年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成功概率只有5%左右,看到這個數據會覺得是非常殘酷的市場,但這5%分布一定是不均勻的,在有些行業里成功幾率要高一些,在有些行業里成功幾率會低一些。
兩位請從自己專業角度來做一個判斷,未來五年之內在哪些領域里面成功幾率會遠遠高于5%?文心:第一,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有1.4億中產階級),消費升級孕育著機會。
盡管消費領域中已有非常多巨頭,但是當大公司做到足夠大時,反而流失了一些頭部創新的空間,給創業者帶來機會。
第二,互聯網和醫療結合的領域。
2013年全北京每1000人能夠擁有的全科醫生只有1位,按照北京市政府規劃是到2020年,全北京每千人人全科醫生數量是2位。
所謂百年樹木,十年樹人,要把醫生的量快速的提起來,其實質量上是不能保證的。
在這樣的領域非常重要的是通過一些科技的創新和技術的創新,來提高效率。
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分診,基于大數據的基因分析來進行診斷和預測,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未來方向。
曹毅:成功概率如果要提高的話,邏輯上分析的話就是你的成功要素要更多一些,集齊這些成功要素的難度比較高一些。
從這個邏輯去看的話,哪些行業越跨界,它需要的生產要素越多,這個行業相對來說進入門檻會越高,成功概率其實會更高一些,因為你的競爭對手會變得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在過去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中,前15年都是互聯網+。
互聯網+,在現在來講是一個普通品。
但在剛開始,它其實是跨界的。
比如說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出來的時候,它是互聯網+報紙雜志,原來報紙雜志形態搬到互聯網上來,這就是跨界。
包括今日頭條這樣的,抓住了智能+。
跨界在信息化革命中不斷變化,不斷延伸。
從最開始的互聯網+,從容易去做在線化的領域,到現在越來越難,越來越多深化到更多的行業。
比如說產業互聯網就比媒體更難理解,因為媒體簡單來講就是輸出內容。
但是到了商業,到了零售,到了傳統分銷,這里門檻更高了,跨界難度更大。
有這樣特性的領域,它的競爭對手相對比較少,成功率比較高。
第二維度:人工智能+各行各業。
這時候跨界難度是更大的,因為你要懂行業,同時你要能夠利用到人工智能的技術、基礎設施、理念。
目前人工智能的第一階段,大部分是海歸、博士、教授出來創業,這里的條件就會少一些,但不意味著他們都能成功,只是說要求比較高,創新機會比較多。
總結來講,在創新的前沿領域,對生產要素要求比較高。
恰好你作為創業者能夠集齊這些生產要素,在越來越跨界,需要生產要素更多的領域,成功概率反而更高。
創業路遇巨頭,如何面對?李勞:如果我們回望一下互聯網誕生以來的時間點,今天和20年前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20年前全球范圍內是從零開始,現在在全球范圍內來看形成了五大巨頭,就是美國的谷歌、facebook、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把主流互聯網用戶全部覆蓋到了,又互相侵入對方的地盤。
這時候BAT成為了市場中常態要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會繼續存在。
那么,在創業過程中怎么和他們處理關系,怎么樣博弈?又怎么樣合作?曹毅:過去幾年有一個笑話,投資人問創業者說,騰訊、阿里巴巴干了怎么辦;創業者反問,騰訊、阿里巴巴做投資了怎么辦。
確實過去五年以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產業資本越來越有能量,越來越有影響力,在互聯網的生態里面,這對行業是有很大影響的,這也是我們要有差異化打法的原因。
大家伙控盤的趨勢是存在的,首先我們得認同,任何一個行業會有周期,有一個商業模式變遷的階段。
現在這個階段,美團王興說是下半場,確實上半場已經有很多大家伙占據了高地,他們有很強的勢力范圍、輻射范圍,逐步把市值做高。
整個行業最大的受益者其實不是中小公司,而是大公司,我們看到阿里巴巴、騰訊都從100億、200億、300億美金變成1000億、2000億、3000億美金,他們的受益是最大的。
這對創業者不是很有利。
第二,這里一定持續存在機會。
主要還是幾個流動因素:人才,資本,政策,科技基礎設施。
人才,在大體系里面,好人才會有自己的突破和發展,所以天才級人物會出來。
資本,BAT很有錢,但今天BAT之外的資金也非常多,所以這個地方是打個平手的。
商業模式的變遷,每個企業總有它的邊界。
今天騰訊的戰略已經很清晰了,只做兩件半事情:IM(即時通訊)數字內容發行和媒體(半件事)。
剩下的就是做生態,它做了很多生態投資,不管是出行的滴滴,還是餐飲服務行業的美團,還有電商行業的京東,很清晰。
在這些領域,它自己知道不擅長做,就通過15%~25%的投資,成為有相當影響力的股東作為戰略的選擇。
這里是創業者需要去應對的,你不能去排斥這些戰略投資者。
如果你能利用好的話,其實這個戰略投資者會幫助你的事業成長得更快。
文心:我覺得雖然是巨頭林立,作為創業者來說,他只要有雄心,有自己很好的創業模式,一定能從中間突圍。
比如,前蘭亭集勢CTO盧亮出去創辦了5miles。
他通過一系列非常融會貫通和接地氣的運營方法,在美國迅速成長為閑置交易最大的平臺之一。
從交易量上來看,它現在已經是美國第六大電商平臺。
中國優秀的創業者是完全具備了在全球創業舞臺上競爭的實力。
而且現在所有科技的基礎設施也非常的完備,我相信未來不僅僅是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范圍內,創業者從產品設計到研發,到人才儲備,到整個團隊的結構,都應該是面向全球化的,都應該努力進入全球化市場。
說白了,我覺得未來整個全球科技格局就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競爭,美國和中國。
而且我相信這中間中國創業者會有非常非常多的機會。
下一篇:互聯網創業干貨!你必須知道的“互聯網思維”的18條法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直面戰爭迷霧寫給B2B領域創業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