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每年每個行業都有無數的新項目新產品誕生,也有無數的項目正常或非正常死亡。
這本是自然界最正常的事情。
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2012似乎有些另類。
有人統計了近2000個今年停止更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項目,其中五成以上是今年才首次上線,也就是說存活時間不超過一年。
相對于以往,死于資金或技術斷裂的硬傷少了許多。
得益于早期投融資行業的興起,移動互聯網創業的生態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成熟規范許多。
創業者承擔的風險比以往小,并不意味著成功率就能提高。
當錢和人不是問題的時候,“絕望”就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2012移動互聯網死因Top1:絕望絕望幾乎彌漫在移動互聯網產品類創業的各個角落。
今年移動互聯網爆發的直接導火索是智能移動設備的爆發。
由于引領這股潮流的并非用戶需求的大變革或者社會結構的變化,所以過低甚至為負數的生產者剩余在2012年緊跟著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這種現象被通俗地稱之為紅海。
這種局面在純LBS類應用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今年11月8日網易八方宣布停止服務團隊解散,成為了這一領域死亡案例的代表。
事實上,前兩年受foursquare影響誕生的數十個中文地理位置分享產品基本都在今年進入等同于死亡或瀕死的狀態。
比如盛大的切客,雖然項目還在,但已被束之高閣,與歇業無異。
而這一領域的領跑者街旁則面臨更尷尬的狀況:資金充足,用戶數量和內容都在增長,但業務已然無法突破。
這是一種非常難受的絕望感:明明走在康莊大道上,然后突然就走到了盡頭。
今年的第三季度,街旁對內對外做出了許多試圖保持各方信心的表達,但其CEO劉大衛也不得不承認“街旁模式尚不清晰”。
不僅僅是LBS,移動互聯網產品創業的大頭——社交和分享同樣面臨供給過剩導致的絕望。
在這方面今年的死亡案例更多:仿path的點滴、做陌生人社交的閃聚、語音產品神聊以及等等……同樣,這些產品終止業務時都不能說是缺錢,但是已經看不到可能有的增長了。
不僅沒有未來,連現在都失去了。
移動終端的軟硬件整合同樣絕望,來自工信部的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手機出貨量達到11.3億部,2012年這一數字可能突破14億。
登記在冊的智能手機品牌有超過2000 個,而每個月都有廠商倒閉。
2012年“互聯網手機”的概念讓熱錢和小廠商看到了機會,但在一窩蜂涌入,做出一款手機并賣出一些量之后,他們同樣迷茫:利潤不高,競爭激烈,錢都讓渠道給賺了。
功能機時代以差異化和價格取勝孕育出的雄厚的山寨機產業基礎并沒有轉型成為國產智能手機的產業群,市場最終還是寡頭的。
而移動電子商務領域在“絕望”這個問題上倒不嚴重,但絕望的案例并非沒有。
臨近年底,買襪子的B2C維棉和按凡客套路來的初刻都終止了業務。
他們的共同點在于:并不是沒有流量,也不是缺錢,但是沒有業務增長。
事實上,查詢相關數據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兩家電商在2012年全年的流量并非是“一馬平川”,也不是沒有展開拉動營收的努力,但攔不住用戶的流失,維持不了適宜的轉化率——這是多么令人絕望的事情,當發現所有困難的本質在于用戶需求不足時,就像是一年白干了一樣。
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勻地快速膨脹。
方向對路的,獲得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健康的增長曲線,得以生還;方向不對路的,被時代所淘汰。
這是最為殘酷和慘烈的。
歷史上沒有哪一年的科技業界像2012一樣充滿賭性。
當年關到來齊齊翻底牌的時候,即便手里還有籌碼,也沒有可以繼續打下去的牌了。
于是只能離席,另開一局。
絕望就絕望在,2012年的努力必然伴隨著試錯的風險。
但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試錯數據會在明年成為有意義的經驗。
一年后的2013年移動互聯網死亡統計,將不會出現那么普遍的絕望案例了。
2012移動互聯網死因Top2:疲憊2012年還有許多在生死線掙扎的產品。
這其中不乏優質項目,它們的共同點是走到了在生死之間的最后一層窗戶紙,但已經沒有力氣去捅破了。
創新工場曾經的明星項目“點心”操作系統無疑是疲憊致死的代表。
在2012年大量第三方安卓ROM大行其道的時候,“點心”原有的先發優勢反倒變成了負擔。
過早地給自己畫下了業務范圍和標準,使得點心在2012年不得不撐著把手機操作系統、第三方原生APP、WEB APP一起坐下來,以維持自己系統的完整。
但業界趨勢變化的速度甚至超過了這家公司轉型的速度。
事實上,如果點心能夠挺住,無論是作為第三方安卓ROM服務商還是安卓應用開發商,都可以在當前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點心創立之初的耀眼之處就在于抓住了中低端種子用戶轉向智能手機的機會。
而目前還有更多的功能機用戶和新用戶等著各家廠商去轉化為成熟的智能手機主流用戶。
理論上市場機會其實更大了,但點心已經跑不動了。
戰線過長,韌性不足,迭代不夠快等等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又“碎”又“快”的時代都是致命傷。
點心CEO張磊說“小公司只能做小事情”,這個道理還有很多心懷壯志的創業者沒有理解透徹。
可以預見,2013年因疲勞被拖死的產品,不會比2012年少。
但2012年有其特殊性:在爆發前和爆發后,整個爆炸現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對于已經被拖死或者可能會在2013年拖死的創業者而言,撐下去,盡快回到主戰場,還有機會。
2012移動互聯網死因Top3:招魂無效移動互聯網并不是萬能靈藥,雖然移動互聯網上會誕生許多新的商業機會,卻并不意味著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瀕死的產品和現象“移動”起來就能活。
2012年有無數的移動產品,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把比傳統更傳統的商業搬到了手機上。
最大的死亡案例來自美國新聞集團,iPad報紙《The Daily》宣布???。
國內匆匆以原生APP或者WEB APP或者微信公共賬號的形式觸網的傳統紙媒也不在少數,其中有不少也終止了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業務。
除了新聞,出版發行也同樣是在新時代需要新方法的。
在線下書店紛紛倒閉的潮流下,線上的出版發行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2012年出現了不少正版的獨立圖書應用和書店應用,但迭代很快,倒下一批,又有一批興起。
雖然國內的版權環境和內容消費氛圍越來越好,但是要撐到移動終端的出版發行能夠養活新聞出版業,還有很多產品要用尸體去鋪路。
下一篇:創業者們,O2O不僅僅是打折優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D打印是互聯網創業者的新機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