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 你的產品是為誰服務的?營銷學中有一個STP理論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的意思。
這個工作很重要,做好這個工作,就能回答為誰服務的問題。
能回答還不夠,要能用一句話回答。
簡單舉個例子,一家婚慶公司。
這個目標市場好像很明確就是針對結婚的人唄。
可是,結婚的人多了,能都是你的菜嗎?郭晶晶結婚什么標準,打工80后結婚又是什么標準?你能做得了的又是哪一標準的?可能給你一個郭晶晶式的婚禮你都策劃不了。
一開始人力財力都有限,在有限的條件下聰明人應該去做最簡單的事。
作為互聯網產業,服務對象絕對不是所有上網用戶,對于一個早期產品,最好找到一群最需要的核心用戶,如果追求滿足越多的用戶,往往你的產品會越復雜,越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2 成功,從模仿開始。
不要試圖一開始就創新,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許多現在的企業巨頭,如蘋果、寶潔、麥當勞、甚至是我們身邊的騰訊等都是從模仿起家,然后才逐漸發展為行業巨擘,可見模仿也是通往成功的一條捷徑。
就拿大家都熟知的Facebook和蘋果來說,扎克伯格和喬布斯都是偉大的模仿者。
社交網絡不是扎克伯格發明的,Friendster成立于2002年,MySpace和LinkedIn成立于2003年,而Facebook 2004年才出現。
在互聯網科技領域,創新是令人敬佩,深感光榮的事。
可是,從商業角度來講,學會模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創業小團隊來說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想想我們從小學習,背的唐詩宋詞,那都是被人模仿了幾百年,幾千年的。
模仿的好處就是,不容易犯錯。
愛迪生說,“站在巨人的肩上”。
模仿的過程可能會有人惡意攻擊,被人罵抄襲。
這有什么呢?資源共享的時代,笑到最后的才是勝利者。
當然,凡事要有度,模仿也要適可而止,在一定基礎上,積極創新。
畢竟,創新和模仿都是通往成功之路。
只是對于創業小團隊來說,模仿比創新見效快,易操作,風險小。
下一篇:互聯網時代,怎樣才能在十年內賺3000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淘寶最大化妝品賣家練成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