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等傳統實業的不景氣,創業者紛紛將目光對準了互聯網領域。
而在“互聯網+”等概念的流行、利好政策的支持、投資市場的看好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互聯網創業不斷呈現火爆態勢。
不僅創業者人數飆升,而且融資金額總數等也接連創下新高。
然而,從2015年下半年起,形勢急轉直下。
除了資本市場進入寒冬期這一因素,最重要的是某些互聯網創業已經淪為“作秀”的秀場,只有噱頭沒有實質的創業項目。
吹噓自己將成下一個“馬云”的創業者,不斷參加各種名義的互聯網大會……這樣的互聯網創業,還能堅持多久?原本互聯網創業與實體創業一樣,都需要不斷迎難而上,努力拼搏才能發展。
但一夜暴富的互聯網創業神話讓互聯網創業者變得越來越浮躁。
似乎只要項目有好的噱頭,市場營銷做到位,就能成為下一個神話的締造者。
這也使得很多互聯網創業者不再踏踏實實地沉下心來干事業,而是將希望寄托于投機之上,妄想有一天能成為幸運兒。
此前,打上“95后、女性、高中創業、二次元”等標簽的17歲女生王凱歆,其創立的神奇百貨獲得兩輪超過1500萬元的融資,其投資方包括經緯、真格等,一時間羨煞眾人。
但就在前段時間,“神奇百貨憑空蒸發”、“瘋狂裁員”等消息的出現,瞬間將王凱歆這位所謂的萌妹子拉下神壇。
一場似乎是設計好的“作秀”,就這樣被戳破,讓人唏噓不已。
然而,為了能夠擴大知名度,獲得融資,每天上演的N場路演、創業大賽等活動,成為某些互聯網創業者的最愛。
并且很多創業者不是偶爾參加,而是經常性地參與其中。
試想,如果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這種交流性質的大會、比賽上,又能對項目的根基帶來多大作用?說得更直接點,就是投機心理在作怪。
而這些不斷“作秀”的互聯網創業,已經喪失了銳意進取的核心精神。
而這將帶來致命的打擊。
不僅互聯網創業精神將出現斷層,還將直接影響具有開創性互聯網創業項目的誕生。
在互聯網創業還在“作秀”的同時,資本寒冬已經悄然而至。
能獲得投資者信賴的是真正具有光明未來的創業項目。
而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互聯網創業項目越是具有潛力,所獲得的融資也就越多。
抱著投機心理,沒有打穩根基,難以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及IT桔子此前聯合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174起,獲得融資的企業數為168家(其中有6家獲得了兩輪融資),融資金額約為610億元。
總的來看,無論是獲得融資的企業,還是金額,相比此前都在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在優質項目上都投下了重注。
從融資規模來看,一半以上獲得投資的企業融資規模屬于千萬元級別,獲得億元及以上的投資案例占全年融資案例數的16.67%。
這意味著投資者已經不再盲目,投資項目越來越具有針對性。
另一組數據顯示,在互聯網旅游領域,與2015年下半年的110家融資企業相比,今年上半年融資成功的僅有67家,在旅游行業堅挺到B輪及以上融資的企業很少,大多是初創企業,且融資金額大多在2000萬元以下。
不難看出,投資者趨向謹慎,互聯網創業者想要一夜暴富已經不可能。
即便能夠獲得融資,較少的金額也不足以支持創業項目以燒錢補貼的形式搶占市場份額。
此前眾多互聯網創業項目之所以能夠一夜暴富,原因就在于能夠不斷進行融資,以燒錢補貼的形式搶占市場份額。
達到一定階段后,要么收購,要么合并,形成壟斷之后再進行盈利。
而資本寒冬的來臨,意味著燒錢補貼的形式不再成為主流。
而想靠不斷“作秀”獲取融資,進而燒錢換市場,然后再“作秀”再融資的互聯網創業,顯然沒有了繼續燒的可能性。
雖然現在的創業環境不是很好,或許很多互聯網創業者正在抱怨。
但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想一想,這樣的環境對于沉下心來干事業且真正具有創新意識的創業者來說,恰好是一個難得的優勝劣汰機會。
而還沉浸在一夜暴富美夢里的互聯網創業者,最終必將被淘汰出局。
下一篇:互聯網創業就是一場拿命換錢的戰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7適合屌絲網絡賺錢的5款項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