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互聯網運用的成熟,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
如果要形容這個時代的特征,我腦子里蹦出來的第一個詞,是“熙熙攘攘”。
大家張口閉口談論的,是商業模式,是風口,是資本。
在這個時代,說共享,大家想到的是“共享經濟”,對應的公司是滴滴/單車;而在此之前,說到共享,大家理解的還是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想到的是wiki/開源。
在此之前的那個時代,成了互聯網的“古典時代”。
并不是說商業不好——相反,我本人是商業和效率的堅定擁躉,相信成功的商業能推動社會進步——但我還是懷念一些發生在互聯網古典時代的故事,這些故事里,飽含對人類的偉大善意。
01/ IBM和世界網格同盟電腦在開機狀態下,80%的時間都是處于閑置狀態,這意味著算力的浪費。
2004年11月,IBM建立了世界網格同盟(World Community Grid),招募并利用全球志愿者提供的計算機和移動設備的閑置時間,建立起一個穩定、靈活、強大的計算網格,為科學家提供大量免費的計算力。
志愿者可以通過在電腦上安裝一個免費軟件或“代理”加入網格。
網絡中的計算機,處于待機狀態時,會從WCG服務器請求特定項目的數據。
然后,它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將結果發回服務器,并向服務器請求新的工作。
過去十多年里,全球有超過70萬人/80個國家/460所院校加入了這個項目。
利用 300多萬臺計算機和移動設備的閑置算力,WCG每天處理的任務超過150萬項,為科學研究貢獻了超過 100 萬年、價值4億美元的計算時間,大大推動了癌癥研究、艾滋病治療、基因重組、太陽能和生態系統保護等各領域的重大科學進步。
02/MIT和名校網絡公開課2001年,MIT決定向全社會發布其從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并于次年在網上發布了首批32門課程,完整包含課程錄音/錄像以及同步的相關的習題、講義和考卷。
第一次向“普通人”提供了名校教育的機會。
這項舉措,得到了鋪天蓋地的好評。
之后,哈佛、斯坦福、耶魯、牛津、劍橋等名校,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教育資源公開的項目。
到今天,已經有超過300個名校公開了10000多門課程。
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和視頻/課程平臺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受益于這些人類頂尖的知識和思想。
這些公開課資源一直是免費的,完全靠公益資金支持。
惠普創始人Hewlett資助了MIT的公開課,說:“每門課程的開放成本大約是2.5萬美元,但這個項目的回報是無法估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課風潮之下,還有諸多機構和個人志愿者,貢獻自己的資源和精力來促進課程的本土化傳播。
比如門戶網站的公開課頻道,偉大的字幕組(人人影視、YYETS),朱學恒的MYOOPS等,在課程的翻譯、整理和推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看公開課蔚然成風。
那時候,《公正》《死亡》等課程,比一線美劇還要火。
03/ 公益404頁面2012年,Missing Children Europe等幾家公益組織聯合發起的一個尋找失蹤兒童的公益項目。
這個項目叫“NotFound Project”,鼓勵網站運營者貢獻自己的404頁面(Missing page),在該頁面上加載一張走失孩子的照片(Missing Children),讓更多人幫忙尋找失蹤兒童。
項目發布一周后,此類信息就被展示了60多萬次。
12年底,騰訊QQ空間開發了自己的公益404頁面(使用“寶貝回家尋子網”數據),并提供js代碼供其他網站嵌入調用。
17年兒童節,網易也推出了同樣的公益頁面,結結實實得刷了一次屏。
16年2月,今日頭條發起了“頭條尋人”項目,利用精準地域彈窗技術,對尋親信息進行精準的定向地域推送。
上線一年半就幫助3000個家庭找到了走失的親人,包括1055位老人和255位兒童。
多說一句,X度當年也是404公益活動的推動者。
看X度百科“404公益”條目,還刻著關于當年貢獻的描述...只不過,現在X度的404頁面已經是個重定向頁面了。
寫在后面的文章引言——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是前幾天知道了《默沙東診療手冊》。
在這本手冊里,可以查到2000多種病癥的發病機理、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內容。
這可能是我們非專業人士能夠獲取到的最權威、最全面的醫療資料了——而且還是免費的。
我們有責任保護、保存并分享當前最佳的醫學信息,促成明智的決定,增進病人和專業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改善全世界醫療保健成果。
” 如今118年過去,該手冊已經以17種語言發行,不知惠及多少家庭。
作為一家藥企,默沙東的這個善舉,讓我覺得暖意連連,并肅然起敬。
我們大家都有在網上學習疾病醫療知識的需求,但是你一搜索,就會發現被各種醫療廣告追著打。
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人員,不由感慨,這個行業到底怎么了!互聯網還是有過一個很美好的時代。
大家貢獻算力、流量和內容,試圖讓世界變得更好。
在那個時代里,WCG被運用于科研,而不是借“云計算”大炒一波,或者集結算力挖比特幣;在那個時代里,知識的分享和傳播就是一種高尚,別說收費了,連個廣告都沒有;在那個年代里,大家會把404頁面貢獻出來,做一些哪怕微不足道的貢獻,而不是“絞盡腦汁讓人多點幾次廣告”。
下一篇:青山資本張野:投聰明人里的“笨”人 投資大環境正處于“GAP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元創資本王浩:投資18年,我的邏輯是這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