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伴隨資本寒冬,創業創新風口不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逃離投資圈,業內也有聲音說“年輕人就不該做投資”。
普華資本管理合伙人周密認可這種說法,他在醫療行業深耕近20年,目睹了太多行業的起伏和風口的消散。
在周密看來,醫療投資是一個門檻極高的工作,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對行業、人性的洞察,年輕人會很“吃力”。
普華資本創立于2004年,以“資本+產業”雙輪驅動為基本投資策略,扎根產業,專注于新科技、大健康、泛文化三大領域,管理資產規模逾176億人民幣,投資階段以A輪為主,并往上下延伸。
成立15年來,普華資本已投資包括奇虎360、喜馬拉雅FM、南微醫學、Remebot等知名項目在內近400個項目;其中,已通過IPO、并購、新三板掛牌的方式實現退出的達45家。
6月28日,在FUS獵云網2019年度醫療健康產業峰會上,周密接受了獵云網的專訪,講述了他的醫療投資心得。
投資方針:國際、精準、早期周密強調,普華資本整體邏輯是,不忘初心,助力真實健康需求,緊盯精準醫療領域。
此外,不管是投資早期項目還是精準醫療,最終都需要與產業相結合。
周密分析,中短期而言,醫療產業投融資市場最活躍的細分領域依然是創新藥、IVD及醫療設備。
數據顯示,2018-2019年,我國創新藥、IVD及醫療設備板塊融資保持活躍——2018年創新藥同比增長102.7%;IVD同比增長44.12%;醫療設備同比增長14.89%。
同時,近兩年國內醫療政策發生劇變,將對醫療行業產生正向刺激。
2018年,科創板允許符合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生物技術企業在科創板上市;2019年4月24日,香港交易所發布IPO新規,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這些政策無不釋放國家大力鼓勵醫藥創新的信號。
在這樣的機遇下,普華資本確定了醫療投資的“六字方針”:國際、精準、早期。
周密強調,醫療投資一定是全球創新,最先進的藥或診斷技術如果不能在美國獲得批準,不能獲得保險公司的支持或獲得臨床LDP實驗室應用,那么其市場優勢將會大大縮水。
為了讓國內更多產業伙伴獲得國際上最前沿技術的支持,普華資本重點布局海外投資,扮演技術橋梁,擔任轉化的紐帶。
此外,重視精準醫療。
所謂精準醫療,即利用臨床信息、疾病隊列、生物樣本庫,通過組學分析、分子影像、分子病理、臨床藥物和大數據的手段,得到精準預防和治療的方案,從而實現促進健康、增加療效、降低負作用、降低費用的目標。
周密表示,圍繞精準醫療,普華資本在基因、細胞等生命科學領域,以及大數據、AI賽道進行投資,同時往往在項目早期就開始布局,并推動項目之間形成協同效應。
創新藥迎來“黃金時代”近期,幾家藥企上市的消息讓市場倍感振奮,創新藥或將迎來屬于它的“黃金時代”。
2019年,德琪醫藥、諾誠健華等創新藥企宣布完成上億美元融資,百時美施貴寶(BMS)將以740億美元巨資收購新基生物制藥(Celgene)。
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上半年,創新藥領域累計披露投資金額達486億元人民幣,投資事件297起,參投機構646家,其中背后涉及VC/PE達578家,占總機構的90%。
周密認為,創新藥投資之所以大熱,主要是因為相比于前幾年大熱的互聯網醫療,創新藥更接近醫學需求的本質。
周密分析,互聯網對醫療服務只是輔助決策工具,并未觸及醫學核心,最終還是要回歸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生資源主體上,同時受政策影響大,會很快淡去。
此外,創新藥企回報巨大。
例如吉利德、夏爾、新基、百健、再生元和亞力兄等公司,營業收入經歷了10倍甚至100倍增長。
周密指出,投資人依然要警惕創新藥的風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此外,藥品研發的長周期、高投入也為投資增加了不確定性。
年輕人不要一畢業就做投資中國證券投資金基業協會數據顯示,伴隨“募資難”,我國VC/PE從業人員從2015年的37.94萬下降到了2018年底的24.43萬人。
周密認為,很多投資人其實是中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催生的泡沫。
2014年,“雙創”一股熱風,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乘風起飛,一時間,O2O、大文娛、互聯網醫院風口一個接一個。
VC成了一群兜里有錢,每天出入高檔酒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投到好項目,拿到高工資的職業,“造富效應”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扎進投資領域。
然而到了2018年,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企業發展面臨轉型期,加之資管新規的出臺,創投機構被迫“收緊”,不再需要這么多的投資人。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缺乏行業、社會和運營的積累,做投資會很吃力,而投資是一份門檻很高的工作,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要求,還要對產業、管理和人性有深刻的洞察能力,而這些都需要閱歷的積累。
“正因為如此,投資是一個很適合年輕人去成長的行業。
”周密話鋒一轉,要解決這個矛盾點,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第二,去實體醫療企業增加行業歷練,不僅可以嘗試咨詢、投行服務,也可以參與企業創業,管理培訓;第三,去外企接受成熟的職業發展培訓體系;第四,拓展科班以外的知識學習,例如醫藥生物與管理相結合的課程和體系。
周密的投資生涯基本是此軌跡。
2000年初,周密畢業于復旦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擁有藥理學碩士和臨床醫學學士學位,之后在麥肯錫做戰略管理咨詢,用5年時間摸清了醫療行業。
2010年,周密加入經緯中國,擔任資深投資經理,負責考察、篩選和評估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機會。
這一時期,周密與經緯中國人民幣基金合伙人、普華資本創始人曹國熊相識,其醫療投資生涯步入正軌。
歷經多年,周密對醫療健康領域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和認知,并狙擊了大量明星醫療企業。
周密強調,年輕人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實戰的經驗,未來會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然而,如果在產業浸潤過久,思維容易定性,做投資便會很難。
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階段進入投資行業才是正確的選擇。
下一篇:一位創業者兼天使投資人的“一萬美元”投資原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聯想創投賀志強:以CVC模式,助力行業智能轉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