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你創業了嗎?這幾乎成了商業圈的一句熱門問候。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呈現出6070后老前輩與8090后新生代同場競技的奇觀。
前者拼人脈,后者拼人氣,經驗PK激情鹿死誰手充滿懸念。
他們中肯定會出現新的馬云和馬化騰,但更多的創業者將倒在追夢的苦旅中。
尤其是當一個相當嚴肅甚至殘酷的事變成膚淺的趕時髦的話,泡沫破碎的日子就呼嘯而至了。
一篇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的文章稱,2014年完成A輪融資的846家公司,現在幾乎全部深陷生存危機。
這輪創業狂潮中,風口和風投是被炒的爛俗的兩個詞。
很遺憾,很多昔日站在聚光燈下揮斥方遒的創業者終于明白風口上的豬能飛,但終究沒有翅膀;而風投則更像投資失敗后瘋了的意思。
當殘酷的現實吞噬掉燃燒的激情和數不清的人民幣后,似乎終于可以冷靜下來盤點一下創業死亡的理由了。
喬布斯創業成功后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這是一個相當動聽的夢想。
但對于面臨巨大生存危機的創業者來說,第一個殺手就是你們最喜歡的夢想。
如果不能找尋科學合理的操作路徑,并在市場中迅速立足,夢想的價值跟做夢別無二致。
創業的江湖中從來就是想改變世界的多,而想改變自己的少,搞不好夢想就是一個框,啥都往里裝,比如任性、傲嬌、浮躁和抱怨。
推薦一個詞:理想。
啥叫理想?有理的想法唄,激情沒有理智的護佑,就是眾聲喧嘩中一聲空洞的嘶喊,除了讓世界受驚,沒有別的效果。
第二個坑爹的詞叫用戶。
在一個個性消費年代,用戶需求之復雜多樣超乎想象,如何不精確定位、垂直延伸、快速迭代、形成粘度,所有圍繞用戶建立的商業模式和炫酷概念,一切都將是華而不實的自嗨。
千萬別再輕易提什么痛點了,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商業年代,用戶痛點多了去了,但不都是生意,比如用戶在精神空虛時還想吸毒呢——那不叫生意,叫犯罪。
從用戶需求出發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于你有什么核心競爭力滿足他。
第三個坑爹的詞叫互聯網。
中國是發明互聯網概念最多的國家,創業項目如果不和互聯網沾邊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以至于讓人嚴重懷疑有想當一批過去搞傳銷的都改行做互聯網導師了。
重申一遍:互聯網沒有思維,倒是隨著互聯網原住民8090崛起為新興消費群體,存在互聯網用戶思維,互聯網 的關鍵是 和 什么。
在我參與的N多創業節目錄制和大賽評比中,一個突出感受是:投資人面對互聯網相關的項目越來越謹慎,投錢也越來吝嗇,這是進步——被忽悠多了,自然成了精。
那么,究竟什么人適合創業呢? 創業絕對是少數人的專利。
多數人還得老老實實就業,參加國考成為不貪污的公仆也是社會強烈的期盼。
如果非要不走尋常路,創業者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素質:一是心中有份無法遏制的熱愛,簡直死了都要愛。
二是有份百折不撓的堅持,所謂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三是超乎尋常的人格魅力。
創業首先是動員更多人陪著自己受罪的過程,在互聯網時代,喜歡和認同是構建有戰斗力凝聚力團隊的基石,人緣太次郎是無法完成從自然人到法人轉變的。
在此基礎之上,還有具備五大思維:依次為商業思維:你不想盈利創業干啥?做公益值得贊賞,但你需要投奔壹基金。
然后你必須有盈利的能力——產品思維,沒有好的產品的創業都是瞎折騰。
其后是用戶思維——現在可以認真聊聊這些人的痛點了。
再后是管理思維。
這四點和傳統工業時代沒有本質區別,但互聯網時代多了一個傳播思維——一個信息成為社會DNA、數據成為生產力的年代,一切產品即傳播,而傳播越來越碎片化、人格化、場景化、娛樂化。
創業是一場剩者為王的幸存者游戲。
陣亡是一種常態。
但即使倒下,也得死得明明白白——只為了更好地卷土重來。
任何時代真正走得遠的創業者都是目前腳踏實地做實業的人,努力地創新創造的人,互聯網和智能工業4.0只是他們手中的屠龍刀和倚天劍。
下一篇:為什么你的公司會創業失敗?千萬別為這些細節摔了跟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佬敗局啟示錄:創始人因何痛失公司控制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