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遼寧嫌犯李緒義搶劫大石橋農行押運車8個小時后,妻子帶著警察在借住的家里找到了他。
被抓捕歸案后,李緒義搶劫的動機瞬間清晰起來,如此鋌而走險不計后果,是為了205萬元的外債。
讓人唏噓的結局之前,是一次又一次的創業失敗。
李緒義對創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但為何他的創業中失敗成了慣性,在他身上我們又能發現哪些連續創業失敗者的共同基因?創業失敗后,為何他又選擇了一條不歸路?李緒義落網的房子盲目創業:種瓜、養魚養雞、開小賣鋪、賣稻糠,沒一樣成功在親友眼中,李緒義是一個孝順、講義氣的人,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但幸運始終不曾青睞過他,在連續創業的道路上,他幾乎做什么賠什么。
2001年,20歲的李緒義退伍回村,在大多數村民種玉米時,李緒義覺得玉米并不掙錢,轉種西瓜,他沒比別人多掙幾個錢。
隨后,李緒義又嘗試過養羊、養雞、開小賣鋪、賣稻糠,無一例外地都沒有掙到錢。
熟識的人認為李緒義“不是做生意的料”。
青年創業網點評:其實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李緒義“不是做生意的料”關鍵就在于創業過于盲目和隨意。
賺錢的強烈欲望驅使他不斷嘗試各種行業,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創業需要先做市場調研,充分準備。
李緒義對于每次失敗都沒有反思就立刻進入了下一次創業之中,這顯然不符合創業的基本規律,失敗是必然。
這就好比現在很多創業者所犯的一個錯誤,為創業而創業,沒想好方向就匆匆上馬,自己是不是適合做這行、有沒有發展前景都不考慮,這樣的出發點必然會招致失敗。
性格缺陷:愛面子,300多萬外債卻拉不下臉去要創業一直失敗的李緒義最終在母親的幫襯下,當上了一名包工頭,但兩筆欠款讓李緒義掙錢的夢想還是破滅了。
一筆是大石橋虎莊鎮假設保障房建設。
李緒義的母親王艷通過徐永平承包了中國東亞投資有限公司的20棟中的4棟。
開工2個月后,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中國東亞投資有限公司因為資金鏈斷裂未獲得承包資格,李緒義和母親王艷就變成了未批先建,2個月投入的18萬追回無望,雖然多次找政府協調此事,但最終沒有結果。
除此之外,另一個小區的項目工程也需要自己墊資,工程做到一半,發包人未支付工程款,但建筑工人的工資、材料款等都要支付。
王艷向相關媒體透露“目前還拖欠我們300多萬元。
”兩筆外債,本應該用合理的手段追回,但李緒義顯然沒有盡到最大的努力。
如大石橋市保障房推進組副組長宋自強所說,李緒義找過他很多次,但每次都很客氣,不直接說要賬。
搶劫案前幾天,李緒義還打電話來問,寒暄了一番連要賬的一個字都沒提。
究其根本,是臉皮太薄。
青年創業網點評:臉皮太薄是很多創業者的通病,如李緒義一樣,許多創業者在面對該爭取的東西時,往往拉不下面子,認為那樣做有失身份,或者不愿意得罪人。
但對于創業者來說,沒有這種“不要臉”的精神基本很難在創業圈混下去。
再舉個淺顯的例子,有幾個拿到投資的創業者是等著人家送錢上門的?如果項目不被一眼相中,基本都是在跟投資人的軟磨硬泡中拿到投資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太愛面子,可能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
能力欠缺:開洗車行、承包魚塘再次失敗欠款未追回,李緒義又把目光放在了開洗車行上,但因為位置偏僻,人流量少,合伙人很快撤出,此時李緒義變賣了自己的房子買下了店鋪,仍欠銀行47萬。
不死心的李緒義又投入5萬承包魚塘,希望發展釣魚休閑旅游,但截至搶劫案發,依然沒有回本。
多次生意的失敗,讓李緒義欠下了巨額外債。
網上流傳的“還錢”明細至此,親戚們的一些話似乎印證了一個道理:李緒義能力不行。
青年創業網點評:能力,這似乎是很多連續創業者最不愿面對的一個問題。
很多創業者深陷創業情結當中,尤其是一些連續創業者,每次失敗都歸結為選錯行業、項目不行、或者運氣不好。
他們往往在主觀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自己是不是真的具備一個成功創業者的能力。
創業不是一場1+1=2的游戲,不是創業次數越多就越接近成功,某些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如果不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中提高,不但會讓自己離成功越遠,也會讓創業者為此付出巨大的試錯代價。
最終,被外債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李緒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也許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傷的犯罪故事,卻也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創業者身上存在的諸多問題。
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很多人義無反顧的加入了創業者的隊伍,但大浪淘沙,能剩下的畢竟是少數。
想成為這其中的一份子,不管是個人能力、性格、還是商機把握上,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都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
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一味試錯,只會讓自己陷入創業失敗的慣性之中。
下一篇:為何帝國二代命運總暗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又一個創業敗局:從創立到團隊解散僅10個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