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

創業12年 我開垮了5家公司經驗教訓

分類: 經驗教訓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2-24

閱讀 :542

人家說阿里巴巴你們今天特別成功是什么原因,其實沒有中國黃頁,沒有前面我們到外經貿部去的經歷,沒有無數的失敗,我們是不會走到今天的。

任何一棵大樹下面一定有巨大的營養,巨大的營養來自于這個時代很多人犯的錯誤。

永遠思考別人是怎么失敗的,哪些錯誤是這些人一定要犯的。

因為成功有很多的要素,有很多的東西你是沒辦法學的,你剛好碰上一個很好的人,運氣很好,你剛好碰上一個很好的事,你剛好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

而失敗呢,我發現很多企業基本上失敗的道理都差不多,只要把這些失敗的東西學習好了,自然就好了。

創業者一定要學習劉強東是如何管理京東7.5萬人的。

                                                   我叫袁瀚,自由人事業發起者,袁瀚工作室創始人,目前主要為中小企業和公關廣告公司提供網絡傳播外包服務。

  現在是2015年,距離我2003年第一次創業到現在已經是第12個年頭。

  前幾天,一個創業伙伴問我為啥要創業,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

  某伙伴:“老大,我問你一下,你這么拼,為啥不直接去別的公司當高管賺錢?”  袁瀚:“早上起不來,理由夠簡單吧。

”“幾十萬年薪加幾百萬期權請我的公司也有好多家,但是早上起床TM真痛苦,實在不想上班。

”我現在是第6次創業了,下面來說說我前5次是如何把公司開垮的。

每次開垮公司,都有很多原因,我這里只用一個關鍵字把最核心的因素提煉出來,在原因后面還會說明我從中獲得的成長。

 一、第一次開垮公司:“嫩”1.1 創業概述  我第一次創業是2003年到2004年,在廣東汕頭,做保健品。

  第一次創業時我還在讀大三,不過一沖動就退學創業了。

哈哈,當時想會不會成為第2個比爾蓋茨呢。

不過我沒有成為比爾蓋茨,而是成了炮灰。

第一次創業失敗的原因簡單說就是“嫩”: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脈、要經驗沒經驗,典型的“三無”創業者。

1.2 我的成長  據說創業成功率只有5%,那95%失敗的應該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創業。

  第一次創業失敗并不是什么很糟糕的事情,我們起碼知道了什么叫創業、什么叫吃苦、什么叫失敗。

我第一次創業雖然說不上吃過多少苦,不過也連續好多天吃泡面,半夜打的士回宿舍、為了省錢6個人擠一輛車,為了懲罰自己沒完成業績睡了幾晚上馬路。

這些都是我很寶貴的經歷。

 二、第二次開垮公司:“亂”2.1 創業概述  我第二次創業是2005年到2007年,在廣東廣州,做美容儀器。

2005年,幾個創業伙伴窩在廣州一個月租600塊的民房里(全天看不見陽光),用了3個月左右,把技術研發好、資料準備好,然后一出市場就勢如破竹。

5人創業團隊,每個月都可以做幾十萬的業績。

我們初次嘗到了賺錢的滋味。

  賺錢后就迅速擴張:辦公室從破民房換到了廣州最貴地段——天河北路的寫字樓,人員從5個擴充到近50個,人員工資從最開始發幾百塊生活費,到聘請了4、5個總監,每個總監都開8000塊的基本工資(注意那是2005年).  上帝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我們的好日子只過了不到半年,然后就急轉直下,核心原因就是“亂”。

A、市場亂  當時公司用的是區域代理制。

我們把儀器、技術、培訓打包成項目賣給代理商,代理商再賣給終端消費者。

雖然代理商獲得的利潤已經很高了,但他們希望獲得更高的利潤,于是到處找比我們更便宜的進貨渠道。

我們對代理商和OEM廠家都缺乏約束力,有不少代理商直接找到給我們OEM的廠家或其他能生產類似產品的廠家,拿到了更低的進貨價。

一邊跟我們要宣傳、培訓、技術支持,一邊偷偷跟別人進貨。

我們當時雖然想了一些方法,但基本無法挽回局面。

B、管理亂  公司有2個合伙人,我是二股東、負責策劃和銷售,大股東負責技術和培訓,我們2個都非常不擅長管理。

于是當時就出現了人越多公司越亂、效益越差的現象。

部門與部門之間頻繁出現權利斗爭、辦公室政治越演越烈,我和合伙人除了一次又一次開除高管、也就沒有其他高招了。

C、財務亂  我和大股東自己的開支與公司的財務都混在一起。

大股東把自己孩子的學費、生活費、自己買包包、買項鏈等所有費用全部拿到公司來報銷。

如果公司只有她一個股東無所謂,但還有另外個股東呢,你說我會有想法嗎?當然有。

不過我當時才24歲,股份只有20%,覺得也不好意思講,就睜只眼閉只眼。

當然,我自己也做得不好。

公司曾經有幾個月沒有財務,我就代管財務。

幾個月后招了新的財務,一算賬公司少了近10萬塊。

這10萬塊也不是我貪污了,當時公司很多出賬都是現金支付、我也沒有記賬,后面也想不起來。

就這樣一個糊涂賬交接到新財務那里。

2.2 我的成長  很多創業者都跟我第二次創業有類似經歷:贏在營銷、輸在管理。

創業者要么自己有管理能力,要么找一個具備管理能力的合伙人。

如果聯合創始人都不具備管理能力,有錢就請一個會管理的職業經理人、沒錢就狠狠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我2008年還專門去一個管理大師的公司上班,跟著學了1年多的管理。

 三、第三次開垮公司:“急”3.1 創業概述  我第三次創業是2009年下半年,在山東青島,做演講培訓。

  當時公司有3個合伙人,我做總經理、負責運營。

我們3個湊在一起有2萬多塊錢,準備從小開始慢慢做。

不過有一次在啤酒街喝酒的時候,聽旁邊的人說有一次代理國際演講大師的機會,不知道是急于求成、還是酒壯人膽,我們就在酒桌上把這個需要50萬啟動資金的事情接下來了,并很快簽了代理協議。

簽完協議后我才回過神來:從簽協議到演講會召開一共就3個月時間,50萬的啟動資金怎么來?我們連辦公室都還沒有、團隊怎么招?我們一個客戶積累沒有,上千張門票賣給誰去?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心拔涼拔涼的,但既然接了就硬著頭皮做唄。

  雖然我可以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讓報社先給我們做廣告后付錢、可以讓員工不拿基本工資只拿提成、可以到處借到很多錢(大部分是跟只見過一面的陌生人借的)、可以讓很多牛逼的機構幫我們代理售票,但如果戰略決策錯了,執行力越強大、死得越快。

因為我的行動力太強了,很快把攤子鋪得很大。

演講會籌備到中間時,我們都知道這次一定賠得很慘,但已經收不了手了。

  演講會做完后,公司迅速倒閉,三個股東其中一個跑了、另一個出了幾萬塊來抵償部分債務后退出了,剩下了30多萬債務我一個人背下了(雖然我只占30%股份).3.2 我的成長  第3次把公司做垮并欠下30多萬債務,我只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

歸根結底就一個字:急。

太急功近利了!  我犯了很多創業者的通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不能腳踏實地、從小開始積累,妄想一夜成功。

  創業者有賭博心理和冒險精神很正常,完全沒有賭博心理和冒險精神的人也不會去創業。

但這個度要把握好,一旦賭博心理過重,就成了僥幸,市場會給我們沉重的教訓。

從第3次創業中,我吸取的最大教訓就是: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四、第四次開垮公司:“盲”4.1 創業概述  我第四次創業是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山東青島,做培訓和俱樂部。

  第三次創業失敗之后,有一個當時借錢我做演講會的顧客又投資了我近10萬塊,讓我開始了第4次創業。

這一次前前后后共有30多位伙伴跟著我,我們做過很多事情:培訓、咨詢、會所、俱樂部、雜志,后來甚至還想做類似于Linkedin的商務社交網站。

為什么會做得那么雜?因為戰略不清——“盲”。

我們摸索了很多事情,但一直沒有找到出路。

可惜了那兩年半前后跟著我的30多位伙伴,跟我摸索和走彎路,但沒有帶他們走上光明大道。

4.2 我的成長第4次創業對我之后做微營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我當時研究社交網站、社群、品牌、營銷、傳播等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專業與實踐積累。

 五、第五次開垮公司:“重”5.1 創業概述  我第五次創業是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在浙江杭州,做微營銷。

  第4次創業嘗試過很多事情,一直到2012年我才找到出路——互聯網營銷。

2012年中旬我從傳統營銷轉型到互聯網營銷(當時主要做微博營銷)。

因為前面扎實的積累,我剛轉型到微博營銷,就寫了大量專業文章,包括《一張圖搞定微博營銷》、《一張圖搞定品牌營銷》、《營銷與銷售哪個更重要》等,這些文章都得到了大量的權威媒體轉載,包括創業家雜志、中國企業家雜志等等。

    2012年下半年因為找了一個杭州的合伙人,我2012年底就把公司從青島搬到了杭州,開始了第5次創業。

  準確地說,第5次創業不算失敗,因為2013年我們十幾個人就做了200多萬業績,并且現在公司還發展得不錯,只是我2014年中旬退出了。

我退出的原因是:公司太“重”,做得太吃力。

A、人力結構重  第5次創業我們不知不覺把團隊做成了橄欖型結構:上面是業務系統,就我一個人開發市場;下面是執行系統,只有2、3個人做文案、設計;中間是運營系統,包括財務、人力、前臺、策劃、管理等,有7、8個人。

  這種團隊結構在業績不好的時候,固定成本很高,虧損幅度大。

在業務多的時候,又干不了幾個,因為實際干活的人太少。

所以造成了賺錢的時候賺得很少、虧錢的時候虧得很多,公司經營得很吃力。

B、決策重  我算是公司創始人,開始主要決策是我做。

不過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橄欖型團隊結構),錢主要是合伙人出的,所以后來合伙人的股份比例超過了我。

公司于是出現了雙頭決策。

A說A有理、B說B有理,誰也沒法說服誰。

其實很難說誰的決策對、誰的決策錯,因為雙方各自的經驗和角度不同,按照誰的決策做都有可能成功。

比做錯決策更可怕的是不做決策或決策搖擺,因為決策錯了可以及時調整,但如果不做決策或決策搖擺就會讓員工無所適從,讓團隊固步不前。

5.2 我的成長  我現在做自由人事業,堅決把公司做“輕”。

A、團隊結構輕:從橄欖型到啞鈴型  前面是業務系統,我們發展了幾十人的兼職業務團隊;后面是執行系統,我們發展了幾百人的眾包團隊;中間是運營人員,我培養為核心人員,保持在10到20人的規模。

  這樣的啞鈴型,業績低的時候,固定成本很低,虧損額度很小;業務多的時候也可以消化。

所以賺錢的時候賺得比較多、賠錢的時候賠得比較少,現金流整體比較好。

B、決策輕  我現在采取“戰略上獨裁、執行上放權”的管理模式,重大問題基本都是自己說了算,這樣非常適合初創階段,因為反應速度很快,一旦有什么想法就立馬執行,做對了就長期執行,做錯了就停掉。

試錯速度快、成本低。

  雖然我曾開垮過5家公司,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因為在我的字典里,失敗者的定義是你放棄了、不再前行了。

而我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前行。

當然我暫時也還不算一個成功者,雖然我目前做的自由人事業成長得非常穩健、發展前景也很看好,不過暫時規模還比較小,所以我算是一個在路上的人。

  我這種人外界稱為連續創業者,有人是看不起連續創業者的。

比如有著名的天使投資人說過:如果你連續幾次創業失敗,就不要創業了,因為你不適合。

也有知名的自媒體人說過:連續創業者不過是連續失敗者的自我美化,就是無能才不斷失敗。

  不過我的想法是:人生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活給別人看。

所以別人愛咋說咋說去,我只聽從自己的內心。

更何況連續多次創業,后面做得非常成功的人大有人在,而我也非常自信會成為其中一個。

12-24

下一篇:開酒吧又開桌球館 90后老板創業遇債務危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虧十幾萬教訓:天貓做不起來的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无码毛片AAA在线|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