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過去五年以來,我成立過兩個創業公司,也失敗過兩次。
在這個過程中,加上投資者的資金,我一共虧損超過10萬美元。
我的第一個創業公司,做的是一款手機應用,主要功能是幫助用戶發現其身邊新開的餐廳。
但一年過后,這個項目就失敗了。
我的第二個創業公司,做的是股票市場投資相關的資訊。
對于這個項目,我堅持了兩年,最后還是沒躲過失敗的結局。
關于這兩個創業公司的具體細節信息,遠不及我從中學到的經驗和教訓重要。
兩次夢想破滅,對我而言,既讓人悲不自勝,又讓人滿面羞愧。
好在,我從中挺了過來,并且也的的確確汲取了不少經驗教訓,并助我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砥礪前行。
如今,我有一份得體的工作,溫暖的房子,還有幸福的家庭。
對此,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最近,我空閑下來后,都在思考和總結過去的創業生涯中的各種經歷,并總結出了以下20個經驗和教訓:1. 創業公司要存活下去,金錢、精力和時間都不可或缺對于新成立的初創企業而來,必須依靠“MET”這三大寶貴資源:金錢(Money)、精力(Energy),以及時間(Time)。
所謂金錢,即你的儲蓄、收入,以及從朋友、家人和投資人身上籌集的任何資金。
所謂精力,即能夠讓自己從0開始去創造應具備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
所謂時間,既包括的是你每天投入到這個初創公司的時間,同時還包括初創公司達成各種目標所需要的時間。
在創業世界中,有這么一句存在已久的智慧,“初創公司CEO的職責,就是在沒有現金流之前,盡快找到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度。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除了金錢之外,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精力和時間。
如果其中任意一項資源枯竭的話,項目增長必然會受到影響。
許多人認為,初創公司倒閉就是因為沒錢了,但實際上精力和時間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這三大資源,就好比公司的造血細胞。
要想成功,就必須在這三個方面明智地投資。
2. 對于MET這三大資源,投資不要超過你能承受的范圍當成立自己的初創公司后,許多人都會有一種想要全盤押注的沖動。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一些人甚至愿意以任何事情為代價。
對我曾經的兩個初創公司而言,我也是盡可能多地向其中投資MET這三大資源,但我從來沒有超過我所能承受的范圍。
當我不得不面對失敗后,我仍然可以繼續發展自己的職業規劃,支付房租,同時還有時間跟朋友與家人相處。
如果你真敢全盤押注的話,這并不見得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最理想的情況是,你應該保持在這三大資源方面投入的關注,同時時刻問自己:“如果這個方法不可行,最后所有投入的三大資源都虧損的話,我還能承受得了嗎?”3. 將MET投資于有價值的領域,讓自己至少有點保底價值當你在投資這三大寶貴資源時,一定要考慮你所創造的資產價值。
在我第一次創業時,我把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了手機應用的設計與開發方面。
到最后倒閉時,這些金錢全部就變成了無用的代碼。
但當我第二次創業時,我就開始把資金投資于高質量內容、積累客戶群體以及研發可以盈利的股票市場算法。
即便最后還是倒閉了,但我還是擁有這三項寶貴資產。
對于大型的投資,一定要謹慎,謹防在失敗過后,它們可能會一文不值。
4. 下定辭職決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當你因為自己要創辦新的公司而感到異常興奮時,你很有可能想要立馬辭職,并且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初創公司之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公司開始盈利之前,都有一定的沉淀期。
最理想的做法,還是在保持穩定朝九晚五工作的同時,摸底調研并做好前期準備,等真正地準備好了過后,再辭職也不遲。
對我第一個創業公司而言,我早早地就辭了職。
但最后連續10個月都沒有分文收入。
這個過程,也大大地耗盡了我的MET三大寶貴資源。
所以,我的第二個創業公司,最開始的定位就是副業,做到“雙管齊下”,在保證穩定收入的前提下,同時也可以著手相關準備。
在投資領域,這種方法叫做 “杠鈴策略”,因為你的做法,實際上在針對杠鈴兩側的風險下注:你的朝九晚五工作,相對風險低,但也不會有大的起色;你的創業公司,風險就相對高,但也許會有大的翻盤。
杠鈴策略: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低風險項目,將極少許部分資金投資于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保留朝九晚五工作,讓這份收入覆蓋日常各種開支,直到你的創業公司也至少能做到這樣為止。
5. 既然選擇了創業,就沒有回頭路當你開始體驗到辛苦工作、懷揣更大的夢想并且開始嘗到成功的甜頭所帶來的興奮后,傳統的企業生活就越來越沒有了吸引力。
在我兩次創業過程中,我都在幾天之內完成了可能在企業中需要一兩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
當我體驗到這種創業速度的甜頭后,再回過頭去看企業中的各種重復又瑣碎的工作,你就會覺得毫無樂趣和動力可言。
無論你的目標市場是哪個領域,你一定要讓自己盡情享受其中。
6. 公司成長得越快,它就越緊緊地將你綁在一起當你想到新的創業想法時,肯定會有一種輕松愉悅的體驗。
它會讓你沉浸在各種興奮和希望之中,而且毫無風險和承諾可言。
然而,當你的公司開始成長起來過后,你就會發現,公司和你之間就越來越密不可分。
當我在想方設法地為第一個初創公司籌集資金時,我問過自己,我是否真的想清楚了,以后幾年時間里可能會一直面對各種投資人、顧客、員工、合伙人、供應商、律師甚至新聞媒體。
我心想:一旦成功募集資金過后,投資人就看你的表現了;一旦你開始招聘過后,員工也就全靠你的表現了。
所以,到頭來,還是應了那句話,位高心不寧。
7. 獨立創業者的身份,自帶“殘酷”標簽只有你,才最真正關心創業公司的發展與存亡。
其它人不會為了這個公司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不會在面對各種重大決策時思前顧后,更不會經歷你作為獨立創業者的各種情感起伏。
雖然你可以贏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但到頭來,沖在最前線的,還是你自己。
在我兩次創業經歷中,我長期經受著各種高強度壓力、孤獨甚至較差的身體體質,這也讓我進一步損耗自己的精力。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合適的合伙人跟你一起創業,與你分擔MET三大方面的壓力,你還可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總之,一個人的創業,面對的困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8. 做好準備,沉浸于目標市場領域如果你的創業公司主要針對的是某個特定領域,那你就應該做好準備,沉浸于該領域的文化之中。
對于我的第一個初創公司,因為我需要接觸的都是喜歡吃東西的用戶,但實際上,這并不是非常適合我。
對于第二個初創公司,我后來通過融資,讓“斗氣老頑童”型的投資者進入到了公司,我還花了不少時間來適應。
老實說,在這兩個不同的市場領域,我感覺都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這也從側面上影響了我的可信度,最終讓我以失敗收場。
總之,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市場,一定要確定的是,你愿意并且能夠完全投身其中。
9. 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聰明當你在創業時,如果出現了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那可能會導致不可估摸的后果。
簡言之,達克效應就是一種認知偏差,指的是由于在某個領域的能力欠缺或信息不足,導致創始人因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不足,而導致的過度低估某領域的錯誤行為。
在我開始第二個創業項目之前,令我深信不疑的是,原來的財務出版行業已經過時了,是時候生新升級了。
由于我的無知和偏見,讓我對這個行業出現了誤判,最終被資深的競爭者打敗。
你覺得自己越聰明,你認為自己憑著聰明頭腦能夠輕松撬動一個市場的風險性就越高。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你可以通過下一條經驗教訓,來避免這個陷阱。
10. 首先要驗證自己的假設當你在開啟初創項目前,最好先將整個計劃中的主要假設寫下來。
然后,通過最便宜、最簡便的方法來驗證這些假設,隨后再真正開啟這個項目也不遲。
對于我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我的策略建立在三至五個假設之上,而根據我的直覺,這些假設絕對沒有錯。
如果我當時停下來,跟行業內部的人士溝通交流后,再開啟這個項目,我就會發現,原來我的假設和想法并不正確。
多打幾個電話,也許我就不會投入這么多金錢、精力和時間在錯誤的策略上了。
總之,不要靠直覺行事,凡事最好驗證為先。
11. 警惕各種顧問在我的兩次創業經歷中,大部分資金都用于各種顧問以及產品設計和開發方面。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它們的確讓我更快速地了解了市場,實現了增值,同時還讓我少走了一些可能代價非常大的彎路。
通過支付金錢,我換來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技能,這有點像是給自己買了可以用在產品上的“作弊”代碼。
然而,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大多數顧問,并不會真正地關心你的公司。
他們關心的,只是如何從你手中分得更多的蛋糕。
有時候,他們甚至還會夸大其詞,就為了讓你把對方聘為顧問,但實際上,他們很多時候都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
總之,你應該把聘用顧問的成本,與你自己親自做所投入的MET三大資源成本做對比。
如果聘用顧問的成本相比之下的確非常小,如果他們的確能為你解決重要的問題,那也許還是值得的。
當然,你隨時都可以親身實踐,讓自己以最便宜、最快速的方式去學習,然后從經驗教訓中再去調整和成長。
12. 參加導師速成課程,但不要抱以過高期望一個創業項目,其能否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則在于創始人快速學習的能力。
幸運的是,互聯網平臺給我們提供了虛擬的導師大學。
只要你想學的技能,幾乎都可以學習。
在成立第二個創業項目期間,我參加了郵件撰寫、品牌宣傳、SEO策略、客戶獲取、社交媒體營銷等速成課程。
這些課程的學費大致在20美元至500美元的范圍。
通過這些課程,我的確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新手成長為有力競爭者。
然而,在你想要去參加這些速成課程之前,一定不要抱以過高的期望。
這些課程的導師,都承諾會教授你快速實現成長的秘密。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噱頭。
但同樣也不能否認的是,這些課程也有一定的學習意義。
13. 快速找到MVP的產品市場匹配度許多創業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已經在規劃10年過后的公司將有如何成就了。
然而,如果你最開始通過打造一款簡單產品,同時能保持與市場的高度匹配,那你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會更大。
在我第一個創業項目中,我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上打造了太多“華麗無用的點綴”,也大大消耗了我寶貴的MET資源。
在第二次創業時,我就改變了策略,嘗試打造出了幾款簡單的大眾市場產品,而不是在一個領域深耕。
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地找到最可行MVP的產品市場匹配度,然后再基于此,進一步打造產品。
14. 客戶獲取是第一大挑戰從0開始創立一個成功的公司,中途就必須面對需對高難度的挑戰。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面對招聘員工、擴大產品規模、保持先進競爭力、融資、法律糾紛等挑戰,但通常而言,客戶獲取往往是你需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
在我兩次創業經歷中,我都發現,客戶獲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不是天生的營銷者,市場中也總是出現各種新的創意與想法。
曾經有一段時間,只要你網站做出來,機會甚至會自然找上門來。
遺憾的是,這已經成為歷史了。
在如今的互聯網中,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實戰經驗極其豐富的增長黑客、SEO專家、反向鏈接專家、郵件撰寫人、內容專家、點擊付費廣告專家、社交媒體營銷大師等等。
所以,要想突破他們這一道關口,真的非常不容易,特別是自己在MET三大資源方面有欠缺,或者缺少營銷經驗的情況。
許多創業人都把寶貴的MET資源浪費在不斷改善產品上。
但實際上,真正的重點,應該關注于如何規模化地獲取新用戶。
15. 產品可以邊做邊賣對我們而言,有一個常識就是,產品應該先做好了再賣。
但我鼓勵你,最好在產品正式推出之前就開始賣產品。
在我首次創業時,我的策略就是等產品完全做好、正式推出過后再考慮如何銷售的問題。
但這個過程,大大地消耗了我的MET資源,而且還延緩了我最迫切的需求:客戶反饋。
隨后,我在做新產品的時候,我幾個小時就簡單拼湊出了一些產品的著陸頁。
如果客戶想購買我這個實際上不存在的產品,那我就會著重關注他們,記錄他們的名字,并且會告訴他們,這個產品馬上就會推出。
通過這段經歷,我就發現,真的不需要把產品做得非常完美過后再推向客戶,有時候甚至都不值得去做產品。
這個經驗,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點怪異,甚至可能會覺得接受不了。
然而,如果你能試著嘗試在大量投入打造并推出產品前,就開始銷售你的產品(或者簡要版產品),那你可能會更快速地發現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度。
16. 如今的SEO,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了對于第二個創業項目,為了獲取客戶,我曾經針對搜索引擎的相關關鍵詞,共計發表了大約100篇高質量的博文。
盡管我運用了當時最新的與搜索引擎優化(SEO)相關的多種最佳實踐,到最后,我沒有獲取一個付費客戶。
如今的SEO,已經是一項極其成熟的大業務,許多公司還會聘用經驗豐富的內容營銷團隊,來打造基于關鍵詞搜索的內容,同時還聘用專人來負責提升反向鏈接的質量。
除非你的目標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或者服務水平還存在大量提升空間,否則你肯定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才能讓你的排名更加靠前。
17. 警惕圈子里的營銷巨頭數字營銷大師賴安·迪斯(Ryan Deiss)曾說:最后的勝利者,必將屬于那些敢于在獲取新客方面大筆投入的人。
在我做第二個創業項目時,我就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
當時營銷界的巨頭,比如Agora公司和Motley Fool公司,在廣告方面的投入,我完全沒實力去比拼。
他們的營銷部門預算非常充足,他們甚至為了獲取一個新客而支付200美元的成本,但實際上客戶購買的產品價值僅為50美元。
對于這種財力的競爭者,我完全無法跟他們正面競爭。
他們的這些營銷策略,也讓付費獲取客戶變得極度挑戰性。
18. 要想快速看到結果,善用現有成熟社群說實話,從0開始組建并積累客戶群體,真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相比之下,如果你可以把新產品投放在在線教育平臺Udemy、YouTube或者其它社群里,那就相對更容易獲取客戶,從而盡早讓產品變現。
通過一定的成本,將自己的產品投放在有大量潛在用戶的社群中,的確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
而一旦你有一定規模的用戶群體后,你可以再考慮“單飛”,并且打造自己的社群。
19. 避免“創業激情”對大多數創業公司而言,他們都是或者都希望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實現成功的。
然而,我們也閱讀過大量關于“創業激情”“初創激情”或者“忙碌激情”的文章,其中介紹了大量關于應該如何拼命工作、全盤押注,從而一舉獲得巨大的勝利。
于我而言,我的信用卡從來不透支,我也不會晚上在車里面湊合過一夜,或者為了自己的創業事業,每天晚上都熬夜、餓了就靠方便面來充饑。
雖然極度忙碌也可能讓你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極度消耗你的精力,并且還可能會在MET三大寶貴資源方面冒更大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可能是你完全無法承受得起的。
20. 要想放棄,其實也有許多合適的理由走上創業這條路,并不意味著,我們絕不能“投降”。
相對于你的創業公司,金錢、精力和時間對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在我的兩個創業項目中,我曾經在某個時刻,非常清楚地意識到,可能這個項目真的行不通。
我還試圖繼續堅持了幾個月,但我潛意識早已明白,還能堅持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對于放棄,實際上也有許多合適的理由。
如果你真的發現自己的想法行不通了,就不必再花金錢、精力和時間在這個項目上了。
當然,如果你發現了更好的機會,也可以及時地調整。
不要因為某個想法行不通后就從此一蹶不振。
實際上,許多創業者在真正成功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失敗過三四次,甚至上十次了。
總之,該努力的時候,一定要竭盡全力。
該放棄的時候,就放低身段,留存體力,等到機會成熟時,東山再起。
下一篇:創業公司死得這么多 創業者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年入上億到解散公司,咪蒙創業“出埃及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