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麥考林淡出江湖好久了,以至于有朋友知道我要寫毛考林時都表現出十分的不解“這家公司還活著嗎?”上次討論麥考林還是在嘲笑曹國偉的投資失敗中,這次引起鐵哥注意是第一季度580萬美金的虧損。
中國電商行業水漲船高,電商行業B2B,B2C,C2C,O2O等形式都做足故事賺個盆滿缽滿。
今年的京東阿里上市也將中國電商推向新的高潮。
但作為傳說中的中國電商第一股卻淪落為如此下場,著實讓人有點不解。
沒有電商基因的電商公司雖頂著電商公司的頭銜上市,但麥考林從頭到尾都不是一家有著電商基因的電商公司。
麥考林的商業模式是網絡+店鋪+電話郵購,其中第一季度電子商務業務只占16.7,從數字看麥考林已經不再是一家電商公司。
而戰半成以上的居然是與互聯網關聯不太大的呼叫中心業務。
從收入構成看,麥考林已經是一家傳統公司,除了旗下有個當日alexa排名一萬開外的麥網,看不出與互聯網還有更多關聯。
小農意識丟掉美好時代麥考林本可以有著光輝歷史,但由于根深蒂固的小農意思導致麥考林今天的尷尬局面。
麥考林已做目錄郵購起家,現在90后或許都沒見過這種服務了。
鐵哥讀高中時是貝塔斯曼員,定期收到精選的打折書單,然后郵寄費用寄書過來,在哪個上網不是特別便捷,也無從知道當下熱門讀物的時候這種服務確實對我幫助不小,尤其在封閉式教育的高三,貝塔斯曼陪著鐵哥度過了最后與世隔絕的高三生活。
這也是目錄郵購行業最好的時代,大學之后鐵哥接觸網絡機會增多,貝塔斯曼,卓越,99讀書會等目錄郵寄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如果不是關注這個行業,都無法相信在2013年麥考林才開始放棄減少目錄郵購業務。
原因很簡單,賺錢的項目要等到榨取剩余最后一點價值而不會勇于放棄。
而相同原因,麥考林還經營線下店鋪,還撐到現在,原因還是賺錢。
麥考林管理層始終把自己定義為一只八爪章魚,凡是能賺錢的都不拋棄不放棄,哪怕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麥考林在江湖玩的風生水起之時,彼時的劉強東還是中關村的一個門店小老板,但強哥能夠看到互聯網的前景,拋棄線下只做線上。
麥考林顯然沒有強哥的魄力,什么都做,但結果就是什么都沒做好。
麥考林能有今天也擺脫其管理層揮之不去的小農意思。
電商領域麥考林已無機會今年電商領域故事多多,唯品會上市、聚美優品上市、京東上市、阿里待上市。
諸多大佬中,與麥考林旗下麥網幾乎都有沖突,麥網很難從大佬圍城中脫穎而出。
而作為極其山寨的沒留“關于我們”以及“聯系我們”的麥網而言,其服裝品類與唯品會、天貓都有很大重合,淘品牌又與淘寶有交叉,其他母嬰化妝品家電都在各個大佬的虎視眈眈的眼皮子底下。
流量不好,又無外購流量的準備,麥網很難吸引商家的注意,而無商家注意使得品類稀少,又很難吸引消費者青睞。
如此往復,這基本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惡性循環。
加之連年虧損,麥網持續的不給力,管理層已經放棄對麥網的繼續投入。
麥網已經不在是積累,而是將要被吐掉的甘蔗渣。
此外,麥考林在要做時尚垂直電商與綜合電商一直舉棋不定,左右搖擺。
最終淪落為首頁7成時尚用品,但有母嬰家電的不倫不類的綜合平臺。
看完首頁,鐵哥真的只能呵呵了。
或許的一線生機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在從線下向線上導流量,無論是阿里的碼上淘亦或是順豐的嘿店均是此做法。
麥考林如果充分利用線下資源,將線下店鋪定義為線上流量的入口,通過試穿、體驗等形式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起來,或許還會抓住移動電商的尾巴有一線生機。
但依麥考林的風格是很難讓消耗線下店鋪店鋪精力往線上進行導流,畢竟在他們心目中線下還可以活下去,而線上還不知是死是活。
這個鐵哥沒辦法了,小農意識真的不是去納斯達克敲鐘西裝革履可以解決的。
麥考林的衰落或許可以給我們些許啟發,垂直與綜合定位不重要,認準方向拋掉雜念一心向前才會有機會。
希望今年麥考林不會被退市。
下一篇:盤點中國創業者最易犯的十四大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年創業失敗總結:關于天使投資、花錢和方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