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在我們創業之前就可以避免的,只有避免了這些錯誤,才能使之后的創業之路走起來更加順暢。
一、哥們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在中國的股份制企業中最常見模式是——公司創辦之初,幾個朋友合伙以感情和義氣去處理相互關系,制度和股權或者沒有確定,或者有而模糊。
企業做大后,制度變得重要,利益開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銀、論榮辱”,企業不是劍拔弩張內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二、盲目崇拜社會關系 關系推動生產力,因此社會關系的建立和運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關系不等于生產力,把社會關系當成解決企業發展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忘記了“打鐵還須自身硬”的真理,則企業本末倒置,大患遲早降臨。
三、迷信“空降兵”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亂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
這方面中國企業的教訓已經太多,可永遠會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錯:放棄身邊的人才,迷信遠方的大師。
四、企業任人唯親 一個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國式組織。
起源于農民打江山的傳統,泛濫于信任危機加重的當代商業社會,是中國以情感為紐帶的企業走向規范治理的主要瓶頸。
五、面子問題導致一言堂 面子是:我已經這樣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這個方向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彎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
愛面子的老板說:他媽的就這么去,誰不執行誰下課,玩也要玩到底。
六、商業迷信 羅盤神簽加卦相,誠惶誠恐,測風水測人才;香火繚繞進廟堂,頂禮膜拜,求機運求財富。
商海無情,翻云覆雨,誰來保佑? 七、知人而不自知 看人頭頭是道,看己昏頭昏腦。
從來沒有看清自己在行業中領先的關鍵因素,一段成功史,滿腦糊涂賬。
也因此,從來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堅持什么,改進什么;如何創新,如何固守。
八、習慣性信用缺失 說話不算數、合同不算數、承諾不算數,這幾乎是中國商人部落最常見的景觀。
對內,規則計劃變幻無窮,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手下無所適從;對外,合同承諾一張廢紙,視情況涂抹、打折甚至撕毀,合作者有去無回。
九、土匪式的企業文化 民營企業老板如山寨大王,生于青萍之末,長于江湖之野,走的是匪文化路線:關上山寨大門,老子天下第一;沖出山寨掠財,碰壁拐彎,見縫就鉆。
圖的是人生痛快,少一份使命精神;既沒有經濟上的長遠目標,也沒有文化上的成熟主張。
十、企業進行階級斗爭化 企業內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爭。
“挑起群眾斗群眾”最后所失去的,是企業的效率和凝聚力。
十一、過于重視點子,忽視執行 很多創業者非常重視他的點子,完全不愿和別人說,把整個創業的成敗都壓在上面。
其實說句難聽的話,互聯網里最不值錢的就是點子。
互聯網里聰明人那么多,任何你能想到的點子,一定已經有100個其他人想過甚至做過了,如果沒人想過,99%的可能是這個點子是有問題的。
創業是有秘密的,但這個秘密不是在點子本身,而是在點子的執行里,如何把它做出來。
比如京東商城,人人都在做這個點子,但抄也沒有用,所有的核心都在執行里。
如果是一個點子,你覺得別人一知道,一開始做,你就不行了的話,那你注定會失敗。
連帶的問題就是,過于追求點子,一味求新求變,追求不同,反而導致了一堆沒有可執行性的計劃。
十二、選擇過于復雜、超出公司能力的項目 很多創業者都有者很大的愿景,要做平臺。
比如前幾年不少小公司要做手機二維碼。
但想一下,二維碼,不但要做好產品,還要訂立標準,讓手機廠商接受預裝閱讀軟件,讓各種商家接受使用,這個不是小公司能做到的。
創業公司還是從一件簡單明確事啟動,凡是標準平臺性的,需要大量第三方接納的,或需要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才能成功的,或整個鏈條的大部分環節在控制之外的,最好都不要做。
其實互聯網現在的平臺公司,大部分也都是從一個應用開始的。
Yahoo最早是個網址站,QQ最早是個IM, 360安全衛士最早是個木馬專殺。
十三、長時間兼職創業 很多創業者為減少風險,選擇兼職創業,等產品第一版面世后看看成功與否再做打算。
其實創業準備和研究的時間不辭職是可以的,但長時間兼職創業是不可取的。
創業是一件需要全力投入的事,兼職往往導致執行力低下,思考不深入,團隊無法真正組建(創始人都不全職,如何吸引好的人加入),無法融資。
最重要的是輕易放棄和丟失市場機會。
大部分創業往往第一版產品和第一次嘗試都不會那么成功,成功往往來自于后繼的不斷學習改進。
比如社交和網頁游戲是我見過兼職創業比較多的,也是放棄非常多的。
但很多現在非常成功的游戲,比如商業大亨,第一個版本市場反饋很不好,他們是通過半年多的逐步改進才逐漸變成的成功的游戲。
更重要的是機會。
一個類別的新機會,往往時間窗口是有限的,從一個領域新開始到行業里出現成熟公司或大公司進入,導致不再適合創業,往往就一年多的時間。
比如當Zynga, Playfish等成氣候了后,再做一個Zynga的機會就沒有了。
從MySpace開始到Facebook成熟之后,再做一個SNS就不太可能了。
兼職創業者競爭對手是那些100%全力投入的其他創業公司,你兼職怎么打得過別人?緩慢的速度,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直接導致錯過整個機會的時間窗口。
而這樣的機會,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
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大方向非常相信的話,就不要兼職創業了。
十四、多線開發,同時想做太多的事情 希望產品功能豐富,堆砌功能,沒有抓核心需求和核心價值。
不注意政策和限制.選擇太狹窄的方向,不去考慮推廣渠道,盈利模式等等。
下一篇:紅孩子:創業成敗皆兄弟 風投很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反思麥考林:小農意識丟掉美好時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