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有網友提問:如何看待網紅餐飲店以「雇托排隊」的方式進行營銷?這是行業「潛規則」嗎?對這個“敏感”問題,從顧客、公眾和媒體視角,都會有不同的解答,但大多會將角度集中在商業倫理和營銷層面。
但串亭燒烤居酒屋創始人丁一作為資深業內人士,以自己的理解,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行業。
1 排隊的“營銷”原理大家都知道,消費者決策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評估。
然而,對于性能不易在消費前被衡量(例如奶茶,喝之前難以知道是否真的好喝)、甚至在購買后也難以感知(例如保險,總覺得買了也沒什么用,直到出險時才會有體會)的商品,消費者在購買前,都無法直接通過評估其消費效用來決策是否購買。
當關于性能的直接信息無法獲得,消費者便只能通過間接信息來評估,這就是廣告的生存空間。
而口碑,無疑是最好的廣告。
雇人排隊,相當于給消費者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這家店顧客多→→這家店肯定是產品好,顧客才那么多。
這樣,就極大的影響了路過的潛在消費者的決策,甚至吸引了一些非目標消費者,因為好奇而購買。
2 排隊的邏輯漏洞其實,仔細想想,排隊長并不等于產品口碑好。
首先,造成排隊(真實的排隊)的原因肯定是店鋪有吸引力,但這個吸引力不僅在于產品好,還很有可能在于價格低。
請大家腦補超市雞蛋促銷的場面。
其次,排隊來購買的,并不一定都是體驗過的老顧客,還有可能是第一次消費的新顧客。
大家都知道,回頭客多才代表口碑好。
但是,對于買一杯奶茶二三十塊這么一件小事,大部分消費者是不值得動大頭去思考的,所以就直接選擇接受了最直觀的一種認知:排隊長=口碑好。
我這么說,是太低估“大部分消費者”的土豪程度了。
其實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不值得動大頭的,何止二三十塊的奶茶?一兩百塊的餐廳、成千上萬的保健品都排隊買啊有木有?3 為什么有些品類是雇托排隊重災區?為什么奶茶店是雇人排隊的重災區?這是有其道理的。
顧客在進行餐飲消費時,考慮的不僅僅是產品因素,還有消費場景因素。
為了解釋消費場景,我們先腦補一段對話。
對話中,女孩在挑什么?挑食物嗎?不是,吃什么東西其實不重要,她是在挑一個適合開展下半場的約會餐廳(消費場景)。
餐廳的消費場景,和社交目的的強弱相關。
社交目的最低的,就是像奶茶店這種沖動消費場景:反正消費低,又是我一個人,隨便吃吃,被騙了也不會死人的。
在這種決策隨意的場景下,人氣對于顧客決策的影響就幾乎是決定性的。
社交目的最強的,是以約會和宴請為目的的消費場景,例如昂貴的西餐廳和粵菜酒樓。
這種消費場景下,顧客愿意花費的金錢和精力投入也是很高的,顧客的決策過程也會相對慎重。
此時,如果選錯了餐廳輕則會丟掉女朋友、重則搞砸生意。
顧客一定會動用寶貴的大頭進行多方位評估。
那么人氣,對于消費者決策的影響就小了很多。
4 O2O對餐飲消費決策的影響奶茶店排隊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餐飲O2O對這種業態的滲透程度最低。
美團點評等O2O平臺對餐飲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餐飲業的流量入口,同時,將顧客的消費數據和口碑留了下來,便于后來的消費者決策。
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口碑的力量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但是,由于喝杯奶茶這件事實在是太小,沒有幾個消費者閑得喝完后還給個點評。
逛逛大眾點評就會發現,消費低的餐飲品類,評論數往往少得可憐。
這就導致顧客如果要去一家正餐廳,管你排隊排到天長地久,掏出照妖鏡手機看看點評就能接近真相,而在奶茶店、果汁店、冰淇淋店、小吃店甚至一些快餐廳,點評接近空白,顧客只能以身試法。
5 雇人排隊的“陰謀”通過最近報導中的費用分析就能發現,雇人排隊這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比例啊!雇人排隊花的錢,靠多賣幾杯奶茶絕逼賺不回來。
除非,奶茶店只是馬甲,老板主業是洗浴。
這也是大部分商家為什么只通過讓利打折來造人氣的原因,也許和高尚卑鄙無關,只是算過賬之后的理性選擇。
那么問題來了,小部分奇葩商家為什么會喪心病狂的采取雇人排隊這種極端手段呢?而且多發于奶茶行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加盟費也。
奶茶,是門檻最低、投資最小、加盟投資者關注度最高的品類,沒有之一。
但由于奶茶競爭極其激烈,又是沖動消費場景,是否占據高客流的店鋪,則是80%決定奶茶店經驗成敗的要素,而設計、產品、服務都只占20%。
每個城市好地段的鋪位就只有這么多,奶茶品牌為了進一步擴大利潤,發展特許經營(加盟),將品牌往三四線城市下沉、甚至通過從加盟商身上“吸血”來盈利,成了不少企業的的選擇。
雇人排隊的錢,通過賣奶茶固然賺不回來,但若是通過收加盟費呢?由于新入行者眾多,加上老品牌開放特許經營,餐飲加盟變得炙手可熱,傳統渠道(加盟網站、百度關鍵字等)的加盟推廣費用奇高:奶茶店這種競爭激烈的品類,品牌方獲取一條顧客留言的費用就高達近百元、平均成交一個加盟商的綜合營銷費用高達幾萬元……這就是雇人排隊的套路:與其在線上渠道中爭奪流量,不如在線下自造流量。
因為大部分成交的加盟商,都是因門店生意火爆而被打動的。
說了這么多,是想告訴大家擦亮眼睛:人氣只是餐廳的一個表象,門庭若市的餐廳不一定是好生意,門可羅雀的店鋪也并不一定是為洗錢而開的。
當今的商業環境下,也許只有大保健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下一篇:王思聰排隊、潘石屹被代言,又卷燒餅如何一年開600家店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4年開150家門店,登頂時代廣場,這家火鍋店是如何爆紅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