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周圍人都不吃粗粉米線,這時開店該怎么做?他只用了三招,便將門店開成了市民打卡消費的餐廳,門店達到300多家,一年賣出3千多萬碗。
定 位走親民路線,全國開店300多家成都,天府之國,也是美食圣地。
這里,除了有辣爆的火鍋,還有各種特色小吃,如夫妻肺片、毛血旺、擔擔面、鐘水餃、麻辣兔頭等等。
其中,有一種小吃讓吃貨們過口難忘——沈小福米線。
這個誕生于1998年的米線品牌,已經陪伴成都人走過了20個年頭。
20年,7300天,沈小福以Q彈勁道的口感,搭配鮮香麻辣的湯料,浸潤著食客的胃口,留下了眾多美食與生活的記憶。
現在,沈小福已經開到了300多家店,遍布全國各地,僅成都地區就有120多家。
米線的快餐性質,使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可一人就餐,可同事聚會,也可以家庭共享。
15-20元的客單價,更適合大眾消費。
沈小福走的就是親民路線,并堅持多年不提價。
以招牌米線全家福米線為例,牛肉牛肚鹵蛋等配料豐富,一碗只賣18元,高端商場店才賣到20元。
現在,很多人將沈小福當成自家廚房,不想做飯了,就來吃一頓。
用 料用牛肉熬湯,一年賣出一億碗與常見的米線湯底不同,沈小福一直堅持使用牛肉熬制高湯。
僅在成都地區,每天就要消耗掉1200公斤牛肉,相當于每天喝掉兩頭牛的量。
在牛肉的選擇上,沈小福也是頗費心思,選擇了牦牛肉。
在雪域高原的錘煉下,牦牛體壯結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脂肪含量低,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以牛肉為料,經過12小時熬制,形成了湯鮮味美、濃郁霸道的獨特口味。
食客吃完米線,往往把湯喝得一滴不剩。
這種口味,讓沈小福在一眾米線品牌中,建立了獨特的口味認知,形成了穩定的受眾群體。
粗略估算,一年,全國門店就可以賣出去3000多萬碗。
用料之所以如此考究,和創始人沈洲的要求分不開。
多年的餐飲從業經歷,讓他的味覺越發敏銳,對口味的要求嚴苛、挑剔。
比如,以辣椒為例,有青椒、紅椒、菜椒、米椒、尖椒,根據食材的不同,可以搭配出三至五種口味,每種的辣度又可以調節,滿足食客追求香辣、麻辣、酸辣、泡椒等口味的不同需求。
對沈洲來說,口味的穩定性尤為重要。
比如,蒜香醬料,加熱到90度還是120度,口感就會有差異;甚至,同一鹽業公司出品的鹽,因批次不同,口感也會有差別。
“沈小福做的是快餐,服務相對固定的人群,對口味敏感度高。
堅持品質,從不敢缺斤短兩。
”食 材產品差異化,粗粉米線征服顧客現在的沈小福,早已融入成都人的生活中。
而最初,它卻是以闖入者的姿態出現的。
1998年,沈小福創立時,成都還是細粉米線的天下,當地人對粗粉米線無感,不吃。
所以,沈小福最初的目標客群并非本地人,而是附近的外地人。
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口味龐雜,可能更容易接受粗粉米線。
令沈洲意外的是,外地人的排隊就餐場景,也引起了本地人的興趣,從好奇、嘗試到有口皆碑。
70㎡的門店,每天都要排隊。
“當時,一碗米線也就三四元錢,但沈小福一家門店一年的純利達到了100萬元。
”差異化的產品設置,獨特的口味,沈小福逐漸成為川味米線的代表品牌。
因成都本地并不是優質大米的主產區,為了保證米線的品質,沈小福將米線的生產,委托給了江西、廣西、巴中三地的大型廠商,統一生產后,供應全國門店。
加 盟食客轉化加盟商,一天簽約5家起初,沈小福只想做好產品,開好門店,并沒有刻意宣傳。
很多人吃過后,覺得好吃,就問能不能加盟。
問的人多了,加盟就自然而然開始了。
目前,沈小福在全國有300多家門店,遍布大部分省份。
翻看沈小福的公眾號,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店加盟、開張的消息。
有時候,一天同時簽約5家。
門店的全面鋪開,考驗的是品牌的供應鏈能力。
早在2005年,沈小福團隊已開始著力于供應鏈建設,逐步形成了一條集穩定的供應商、大型的加工廠和專業的物流為一體的強大供應鏈。
比如,在成都地區,他們組建有專門的物流車隊,保證門店供應;在全國范圍內,則依靠專業的貨運物流完成核心物料的配送。
門店所需要的時令蔬菜,按照總部制定的標準在當地采購即可。
可以確定的是,有著好口味的沈小福,在走向全國時,將更加順風順水。
下一篇:耶魯博士、京東前高管的無人便利店創業“血淚”復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月虧千元到月入7萬5,夫妻小店靠什么半年翻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