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判斷。
庚子年春,一場疫情不期而至,各地紛紛開啟“宅戰疫”模式。
疫情一方面對傳統行業造成了沖擊,一方面也為互聯網全面嵌入社會生活按下“快進鍵”。
“云拼單”“云就業”“云生活”......等“宅經濟”逆勢生長,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
“云拼單”:“吃”援湖北蔚為風尚“湖廣熟,天下足”。
魚米之鄉的湖北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地。
而受疫情影響,勞動力不足、運輸受阻、餐飲出口等需求下降,像蓮藕、小龍蝦等很多湖北優質農產品都面臨銷售難題。
如何幫助湖北農產品打開銷路、渡過難關,成為舉國上下關心的問題。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連續兩天在晚高峰黃金時段推出特別直播《我給家鄉帶個貨》,帶貨人正是中國之聲湖北籍的編輯記者。
節目中,他們邊交流邊介紹湖北各地代表性農產品,連線滯銷農產品的經營者和農戶,還不時與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的視頻直播現場進行勾連。
網友們在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收聽廣播的同時,還可以隨手下個單購買農產品。
自3月27日為湖北帶貨的微倡議發起以來,消費者已經購買了約4000萬斤湖北農產品,“吃”援湖北,蔚為風尚。
湖北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湖北農產品銷量回升,下一步將加大力度,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加大對農產品信息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建設。
而“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系列公益活動將和其他媒體和平臺一起繼續開展類似活動,減輕疫情給湖北經濟帶來的影響。
“云就業”:“精準對接”讓學生求職進入快車道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
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保就業、穩就業、促就業成為重中之重。
宅在家中就能找工作,不用四處奔波,無須采買行頭……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招聘會及用人單位的春季招聘都由線下轉為線上,“云招聘”“云求職”越來越紅火。
從2月28日開始,教育部推出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高校畢業生,首批已上線80余萬個崗位。
3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啟動“e路同行、職等你來”網絡招聘活動,截至4月9日,共有124萬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1162萬個……較之過去多數企業在線招聘只集中在簡歷篩選階段,此次疫情中,在線招聘的“云”程度已經延伸到了面試甚至是簽約、入職環節。
多數企業今年的校園招聘實行全程“云就業”,包括宣講、簡歷投遞、筆試、面試、錄用信審批、入職培訓等都轉為在線進行。
“我通過學校發布的就業信息進行了線上投遞,經過兩輪面試后成功獲得了offer(錄用通知)!視頻面試讓我感覺更輕松,表現更自如。
”日前,在東北石油大學舉辦的2020屆畢業生第一場春季線上雙選會上,倪紅敏成功簽約。
此次雙選會有2212名學生參加,崗位6520個,225人次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面對不同的就業需求和就業目標,不少高校著力在“精準”上下功夫,“一對一”“點對點”“靶向”幫扶,助力畢業生找到心儀的工作。
北京工業大學設立就業創業服務黨員先鋒崗,開通24小時緊急業務咨詢電話,確保學生緊急事務“一事一辦”“一人一辦”。
江南大學實施就業信息“云推送”,畢業生一次遞交個人對應聘崗位、用人單位性質、意向就業城市、薪資期待等的求職要求,系統智能匹配、精準推送。
北京建筑大學摸排了全校2686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進展情況,建立了出國留學群、面試指導群等,并推出了“一對一”在線咨詢。
西南石油大學結合未就業畢業生分層分類劃分情況,共設置考研升學、就業指導、公招考試、創新創業等6類QQ工作群,為畢業生提供精準服務。
“云生活”:讓人類更依賴互聯網在疫情期間,互聯網重構了我們的消費方式、重構了我們的就業形式,也在關鍵時刻充當了社會承重墻的角色。
雖然我們把互聯網看作一個虛擬社會,但它對現實社會的作用卻一點也不虛擬,而是實實在在的。
在線教育大顯身手。
到了開學季,千千萬萬的師生沒有如期回到校園,卻以另一種新鮮的方式通過屏幕見面。
“云逛”博圈粉無數。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萌熊、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妞……這些憨態可掬、萌趣十足的“代言人”打破了博物館給人的“一臉正經”的印象,在拉近與觀眾之間距離的同時,進一步展示了中國文化別樣魅力,讓粉絲大呼過癮。
互聯網讓信息交流更加暢通,讓每一個手握手機的中國人,都能透過屏幕,第一時間獲知疫情相關的信息,因而多了一分從容淡定。
互聯網接通了線下渠道,物資分配、疫情上報更加有序,避免了許多人力浪費和不安全接觸。
正是應了那句話,“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我們已經無法想象沒有互聯網的生活。
綜合:央視網、網信中國
下一篇:AI創業:迎接洗牌,期待突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榮耀總裁趙明獨家開箱鑒賞新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