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結束高層空窗期的優步,終于迎來了繼卡蘭尼克之后的第二位掌控人,只是這結果似乎不在任何一方的預期中。
伊梅爾特周日,通用電氣董事長伊梅爾特宣布退出候選人行列,重新參與的惠特曼似乎對這個職位觸手可及。
當時華爾街日報報道,候選人包括惠特曼以及一位知名度較低的男性CEO,后者的名字暫時無從知曉。
然而一日過后,就是這位不知名的男性CEO扛起了優步的重擔,他是旅游公司 Expedia 前任CEO達拉·科斯羅沙西(Dara Khosrowshahi)。
達拉·科斯羅沙西不過,盡管這位伊朗裔美國人曾帶領公司進入行業前列、股價漲幅200%以上,但不得不說,沒能爭取到伊梅爾特加入或選擇惠特曼,有可能是優步內部斗爭妥協的結果。
尤其近日來起訴創始人、董事會分裂、管理層離職潮等事件,使已經負面纏身的優步在內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愈顯困窘,這不禁令人想起當年家大業大的雅虎,也曾光環加身的時候埋下內斗的隱患,為一個巨頭的隕落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說來,優步有可能步雅虎的后塵嗎?妥協的職業經理人有可能是“定時炸彈”優步深陷丑聞,但這似乎不足以令投資人及董事會的內部斗爭偃旗息鼓,甚至其混亂不堪的現狀著實坑害了此次遴選事宜的公平競爭。
就以上提到的三位候選人來講,無疑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伊梅爾特相對更適合掌控優步,尤其是他與創始人關系交好,也能一定程度上緩和激烈的對立局面。
但是這位處事老道的管理人,在短暫接觸董事會之后便直言拒絕,婉轉地表達了貴圈太亂、能力不足的自謙之言。
其中顯然不止這一層涵義,一些了解遴選情況的人士稱,伊梅爾曾獲得暗示,他無法獲得足夠票數當選優步CEO,因此公開宣布退出競爭以保留面子。
換句話說,候選人能力問題的考量只是其次,在董事會內部爭權奪利的欲望之下,如何平衡勢力才是關鍵,由此科斯羅沙西當選就是順利成章。
但是這種妥協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在切關優步未來前景的重大事項上,董事會退讓的底線只是采取折中的方式保留現有格局,這說明目前妥協極有可能非常短暫。
而另一方面,還導致一個可能性問題,就是實權是否能夠歸入新CEO的囊中,同時遭受來自各方的夾擊或許會成為其最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穩定因素,即多次揚言王者歸來的卡蘭尼克。
他目前雖然被迫離職,但還是董事會的成員,而且盡管此前以Benchmark為首的五名股東,聯名要求廢除2016年的董事會決議、禁止其參與董事會的各項事務,但該起訴訟還引發了董事會的內斗,這說明支持卡蘭尼克的大有人在。
甚至可以說,只要卡蘭尼克還在優步,新CEO的位子可能就坐不穩。
其實拋開內斗,對于優步而言,這背后還隱藏著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對一個初創企業的不同作用,極有可能影響到未來長遠利益,關于這點,雅虎算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雅虎沒落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共識就是內亂消耗,而一定程度上這種混亂狀態的起點,可能在于創始人未能及時控制和穩定公司內部,反而選用職業經理人來掌握方向尚未明晰的企業。
楊致遠退居二線以后,雅虎的職業經理人不僅未能有效解除內患,反而帶來了難以彌補的損失,但這背后不單單是能力問題,歸根結底是職業經理人的內在局限。
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大股東和華爾街的利益問題直接關系到自身權益,與其糾結于風險較大的長遠規劃,不如聚焦于短期效益更能迎合投資人,這就直接導致雅虎長期缺乏精確的戰略愿景。
尤其是在雅虎這種激進投資人和董事會矛盾激烈的企業內部,一旦職業經理人業績不佳,就難以保持管理層的穩定,由此錯失了眾多發展機遇。
而與之相反,由創始人主導的互聯網公司,無論是國內的BAT還是美國的谷歌、臉譜和亞馬遜等巨頭,目前還是處于蒸蒸日上的發展狀態。
由此可見,一旦取代創始人的職業經理人未能短時間內穩定公司、掌控大局,就可能像雅虎一樣加劇內亂,對一個尚未成年的企業來講,這是致命的。
優步正像雅虎一樣,掉入管理層的惡性循環靈魂人物的空缺,已經給優步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包括性騷擾事件、野蠻公司文化、多起訴訟及司法部門的調查等事件,皆因為大部分管理層的缺失而遲遲得不到解決,而且多名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在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相比優步此前融資時估值約為680億美元,最近有消息稱,軟銀有意愿收購優步股份,但對其估值僅為400—450億美元。
也有外媒報道,優步在私人股票交易市場被投資者看跌,估值下降至500億美元。
可見,優步暴露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加深外界對公司的全面質疑。
不過整體來看,優步發展狀態還相對良好,據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虧損同比收窄14%,訂單數量比一年前增長150%,訂單金額增長17%至87億美元,凈營收也由去年同期的8億美元增長至17.5億美元,實現翻番。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頻繁內亂不會消耗一個正處于上升期、前景廣闊的行業巨頭,雅虎不也是曾在大起大落之間,頻頻失策以至于落得個匆忙賤賣的下場?而如今,優步股東逼退創始人、啟用能力待定的職業經理人,也頗有當年雅虎的行事風格。
其實在頻繁換帥之前,雅虎曾有過一段時間的穩定時期,擔任雅虎CEO的蒂莫西·庫格爾,與兩位創始人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最佳組合。
那時的雅虎在1994至2000年期間迅猛發展,短短6年內市值突破千億美元。
然而,內亂的萌芽也就此開始。
據相關報道所述,收購eBay事件激發了三者合作的間隙,馬萊特與庫格爾爭斗公開化,楊致遠則扮演者和事佬的角色,私下與孫正義交好,在董事會逼庫格爾下臺時,楊致遠的密友塞繆爾獲得最終任命。
可是這位職業經理人盡管依靠開源節流為公司短暫解決了部分危機,但最后被轟下臺時卻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雅虎,以致于后來人皆難以醫治。
歸根結底,楊致遠在處理最初內亂之時,并沒有找到核心問題,由此激進投資者一直強勢凌駕于董事會,導致以后雅虎陷入了業績不佳—管理層換血—業績不佳的惡性循環之中,而企業就此錯失了很多轉機。
回過頭再來看優步,盡管內部斗爭只是初露端倪,但派系紛爭、勾心斗角的現狀堪比雅虎,尤其是卡蘭尼克緊抓權利不放的野心,已招致許多早期投資人的不滿。
這并不是空穴來風,單單看這樣一家估值近700億美元的公司,已經兩年沒有CFO了,或許已經反映了他強烈的控制欲。
企業初期由創始人掌控大局固然是好事,但事無巨細可能就有些過猶不及。
而且現在最關鍵的是,這種行為方式已經成為內斗的導火線,若是一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像雅虎一樣開啟了一個隱患頗多的管理模式,那未來也有可能陷于相似的困境。
卡蘭尼克退出,“毒性”企業文化能否就此遏制?雅虎的沒落自然不是僅僅由內斗消耗引起,更為致命的威脅是谷歌,這個廣告、搜索市場上的最大敵手,如果能晚一些、慢一些發展,雅虎也不至于如此迅速地顯示出敗落的跡象。
相比較而言,優步目前的外部環境還算是有利,但不容忽視的是,某些潛在威脅開始浮現。
一方面,在我國市場的失利已經決定了優步將永久喪失這片最廣闊的市場,從而大大縮小了其海外勢力拓展的范圍。
另一方面,滴滴逐步在海外通過投資扶植本土公司,給優步造成了一定壓力,尤其是面對像東南亞打車巨頭Grab這樣的對手,優步的優勢并不一定能有效發揮。
總而言之,雅虎和谷歌的戲劇性轉變,優步同樣不得不防。
不過目前更為棘手的問題,除了內部斗爭,還屬企業文化的重塑,而這兩者顯然相互關聯、彼此滲透。
就比如雅虎,很少人能說的清其企業文化的精髓,因為一開始創始人就沒有將自身的創業理念或者個性特征,投注到企業文化之中,這和目前大多數互聯網巨頭都不同,而且頻繁更換的管理層更不可能培養出良性有效的文化基因。
在這方面,優步倒是與雅虎極其相反,卡蘭尼克過度地將自身的性格和理念貫徹到公司上下,由此導致優步陷于一系列丑聞,有很多甚至涉及到基本的道德底線,更深層次的講,是優步內部強烈的功利主義精神作祟。
以公司的績效評估系統為例,有諸多小事都可以印證,優步本身并沒有為員工創造優質工作氛圍的意圖。
比如,上級評分作為獎金分配的標準、度假需要員工自主申請,還有孕婦產假過后的工作安排,這些內部規定都存在某些反人性的意味,甚至滋生了違背公平競爭的操作。
另外,卡蘭尼克曾為2017年設定了五個目標,稱為“OKR”,其中一條寫明:專注于改善司機體驗。
但是隨之不久就曝光了他對司機薪酬進行的爭論,且不論他在視頻中對司機的無禮謾罵,單這件事本身足以說明,講著“改善司機體驗”的優步主導者,其實更愿意把司機的困境歸咎于他們自身的“不爭氣”,而且事實是,優步確實在幫助司機方面進展得很緩慢。
雅虎的企業文化多多少少有一些楊致遠的溫和色彩,而“毒性”企業文化卻是卡蘭尼克侵略精神蔓延的不良結果,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創業性公司的長遠利益,如今能否改變現狀或許都要看新CEO的能力了。
科斯羅沙西將這份工作描述為“一生難遇的機會”,只是不知道他能否收拾得了這個爛攤子,且待時間檢驗。
下一篇:創業公司想吃口飯,站隊BAT是唯一出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公司的錢應該怎么燒才能“越燒越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