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天,當人們大談特談中國電腦業務走向國際時,已很少有人記得,二十多年前,一位叫王安的華人在美國領土上曾締造出一家可以問鼎全球的電腦公司。
王安出生于1920年,祖籍江蘇昆山,生于上海,少年時期在家鄉昆山度過。
16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立交通大學,并在畢業后留校任教數年。
1945年,他作為中國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被派往美國深造,同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
根據資料記載,當時王安想去IBM找一份實習工作。
面試官在得知自己的華人身份后,輕蔑地說:“IBM是美國一流的企業,我們搞的是高科技,我看你,還是到哪個汽車修理廠去碰碰運氣吧!” 這番話讓王安感到受了侮辱,也驅動了他要在美國的土地上成立自己的電腦公司的夢想。
獲得博士學位后不久,王安發明了“磁芯存儲器”。
他將這項發明申請了專利,后又將專利轉讓,終于獲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王安成立了自己的電腦公司。
公司的名字很特別,英文是wang laboratories,直譯成中文叫“王安實驗室”—他用自己的中文名字為這家位于美國的公司命名。
王安在1980年代寫過一本自傳,他這樣解釋公司名字的由來:“我之所以利用我的姓名作為公司的名稱,一方面是由于在那時我的期望是,我就是公司,告訴人們這是獨家經營的。
” 王安,這位到美國闖天下的華人企業家,一度打造出能與IBM這樣的行業巨頭分庭抗爭的電腦公司,并執掌大權近40年。
在鼎盛時期,他的電腦公司年收入達30億美元,員工達3萬多人,他本人也以2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成為美國第五大富豪。
比爾·蓋茨曾說,如果王安公司沒有隕落,世界上可能就沒有今日的微軟公司,“我可能就在某個地方成了一位數學家,或一位律師。
” 1986年1月,王安任命36歲的王列為公司的總裁后,董事會的成員們就擔心王列缺乏領導公司的經驗。
董事們曾多次勸說王安招聘一位專業經理,如果需要可以給王列一個讓人得以留下深刻印象的頭銜,但應避免讓王列這樣缺乏經驗的年輕人來推動這個在地球上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中生存的公司。
這些董事們還要求挑選一位現有的最聰明、最有經驗的人來管理這個公司。
然而王安卻說:“他(王列)是我的兒子,他能夠勝任。
”與其說王列讓王安失敗了,不如說這種“家族觀念”讓王安失敗。
在之后的三年里,王安公司的股票三年中下跌了90%。
1989年年虧損額6億多美元。
到了1989年8月4日,王安電腦公司各負責人齊聚創始人王安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林肯市的家中。
他們在等待王安作出一個大決定。
年屆七十的王安拖著深受癌癥折磨的身體痛苦地宣布:撤換兒子王烈董事長職務,外聘人才擔任。
宣布完這個決定半年后,王安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去世。
兩年后,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從某種意義上講,王安就是公司,公司就是王安。
只要了解了他本人,就等于了解他的公司。
王安公司衰落是王安自始至終抱著他一人或一家控制公司的幻想。
王安總是一再強調,他絕不愿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讓外人糟蹋了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我愿為我自己的冒險承擔風險,只要我在公司,我對一切成敗負責。
我不主張開放投資,因為我不愿讓外來的投資者受到牽累。
”王安還說過,“因為我是公司的創始人,我要保持我對公司的完全控制權,使我的子女能有機會證明他們有沒有經營公司的能力。
”從這些話中可見王安的“家族觀念”根深蒂固。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濃厚的家國觀念和對威權的崇拜。
這在王安身上突出表現在其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觀念和獨裁式的公司治理。
下一篇:寶潔“帝國”的煩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做一個有效的活動運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