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從某種程度上講,微信正在替代短信。
這一趨勢投射出的信號是:創業公司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有望對運營商的基礎業務形成威脅。
2013年6月,中國移動推出了類似于Skype的產品Jego以及效仿微信平臺的“飛信公眾平臺”(前者上架不到一個月即暫停注冊 ),三大運營商計劃已久的“虛擬運營商”正式提上日程。
運營商做“大哥”很多年,它會改變角色嗎?創業公司是否該應需而變?創業公司藝高膽大,挑戰運營商基礎業務?運營商的業務可以被分為基礎業務(語音通話與短信)以及數據業務(手機上網服務,通過流量計費)。
基礎業務是運營商的生命線。
短信與語音通話不僅利潤較高,對管道本身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除了微信對短信的沖擊之外,VoIP(俗稱網絡電話,可基于IP網絡進行語音傳輸,代表者如Skype)雖然無法對通話業務形成實質性威脅,但從本質來看更加危險。
它直接挑戰了運營商的看家本事。
追根溯源,其實微信并不是短信的第一個威脅者。
經緯創投分析師莊明浩的看法是,短信第一次面對的沖擊是移動化的IM軟件:手機QQ。
手機QQ與中國移動有過多次博弈,產品本身刻意回避掉一些敏感的地方,運營商的態度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盡管張小龍的團隊并非精于處理運營商關系,但微信推出時中國移動出現“反腐”危機。
“很多事情回頭看都是湊巧,”莊明浩說,“移動因此沒有精力去防御外面的新產品。
”“個推”創始人方毅曾擔任運營商的技術支持服務商,他所推出的“個信”落敗于微信。
有從事運營商的朋友向他透露,用戶的短信收件箱中,聯系人短信與群發系統短信往往各占一半,微信席卷而來,現在短信箱里面幾乎只剩下群發系統短信。
但即使是系統短信,也有被替代之勢。
“如果用戶的銀行還款消息、快遞消息,會被直接推送到銀行或者淘寶客戶端,用戶只需要時不時打開客戶端。
”方毅說。
以短信為鑒,VoIP電話的機會,是否被人們所低估?由于沒有牌照與相關法律規定,嚴格意義來看VoIP仍不能算作一項合法業務,即使一些VoIP電話類產品排在App Store榜單靠前地方,而且憑借按分鐘收費或包月模式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這些功能比較激進的產品出自于小型創業公司,運營商尚且沒有出手干預。
但這并不表明運營商會服軟。
莊明浩以另一款產品舉例:騰訊的QQ通信錄,可以打網絡電話,走流量通道而不是運營商的通話信道,推出后騰訊一直不敢大聲宣傳,功能藏得相當隱蔽,可見它也在避免觸及到運營商利益。
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持保守態度。
他認為,從運營商內部數據來看,人均發短信量減少,但短信的總體數據略有提升。
微信現在最大的壓力不是運營商,而在于自身,由于一直沒有實現盈利,它在做各種嘗試,產品形態還達不到穩定。
在他看來,VoIP電話的前景也不樂觀,Skype在美國這樣開放的市場也并不普及,它需要雙方安裝、上線才可使用,如果只為了每月省下幾美元,并不值得。
項立剛認為,從歷史的角度,運營商的生意很難被搶占。
首先需要資質,其次是資金。
“三大經營商在鋪設網絡方面至少投入了1萬億元,運營商是一個強大的體系,它有大量的資金,還有國家無償撥過去的資源。
有哪個創業公司能夠不掙錢地養一個產品好幾年?”虛擬運營商,新角色撼動老格局?6月1日,中國移動出品的Jego登上iTunes Store和Google Play,這是一款類似于Skype的產品,可以讓海外的中移動用戶與國內用戶聯系,但推出不到一月時間便暫停新用戶注冊。
另一款產品是“飛信公眾平臺”,飛信的收入模式是發送免費、收信息收費,被創業者稱為“脅迫用戶為運營商釣魚”,此次效仿微信推出平臺,并不被看好。
且不談這幾款產品的未來。
僅僅從運營商的舉措來看,就已經很值得注意:它正在嘗試推出自己之前曾“敵視”過的產品。
“邁外迪”創始人張程第一時間試用了Jego,“它的理念不錯。
在產品質量相似的情況下,運營商推出產品的優勢太大了,它有太多資源可以控制,例如節省或干脆免流量。
”運營商最大的改革也許會來自于“虛擬運營商”。
虛擬運營商指擁有某些能力,可以與電信運營商在某些業務上形成合作,進行利益分成的公司。
近期,三大運營商同時宣布啟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而這項業務正是虛擬運營商的一部分。
虛擬運營商會是哪些公司?坊間有兩種猜想:其一,互聯網公司有望獲得牌照,騰訊可能會憑借微信成為中國“第四大運營商”;其二,迪信通、國美等具有分銷能力的實體經營者更有機會。
中國幾乎是啟動虛擬運營商最晚的國家之一。
在全球市場中,有800余家虛擬運營商存在,其中包括中國香港地區,較著名的公司包括維珍、百思買、711等。
在國外,虛擬運營商、運營商以及互聯網公司之間合作頻繁,例如推出低價流量套餐服務、代收費服務、數據挖掘以及更直接的輔助推廣等。
張程對國外虛擬運營商的發展十分關注,這些商家會計算市場盤子的大小,它們的服務往往會側重一個特定人群,例如某產品的重度用戶,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
在他看來,在中國推廣虛擬運營商有一大難題,即用戶不能攜號轉網。
如果聯通推出一款無限流量套餐,大部分人移動的用戶很難拋棄原有號碼去購買。
虛擬運營商這個新角色是否會撼動老格局?這場變革還需要多久?“中國有體制的條條框框,推進時間很難說。
”“閃傳”創始人姜天鵬說。
另一個擔憂是網絡環境,“如果要開放虛擬運營商,我擔心的問題是,是否會造成網絡不通、體驗不好。
如果你所在的運營商還不錯,而我的服務商比較爛,最后都沒法正常通話。
中國的三網互通性本來就很差了。
”方毅說。
這將是一場漫長的博弈。
莊明浩認為,這場博弈還會與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合推“定制機”的情況交錯起來。
在美國,這場“仗”一直在打,美國運營商開始反思,銷售iPhone時對蘋果的補貼是否過多。
在這個鏈條上,有運營商、移動服務提供商、手機廠商三方,它們已經滲透到彼此的業務里面。
“另外,中國有三家運營商,中國移動是領先者,其他兩家運營商的一些決策,其目的很可能是搶占市場份額。
”
下一篇:創業公司應該在意競爭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長的煩惱——如何面對商業挑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