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周陸興,1963年生于遼寧沈陽,“盞行天下”品牌創始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盞文化”守護人。
“推廣建盞文化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作為盞行天下的創始人,周陸興行程很滿。
在采訪周陸興的時候,他正好剛參加完《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在北京舉辦的2017年魅力人物致敬盛典。
建盞作為這次魅力人物盛典的指定禮品,受到了包括文化、商業、影視等多個領域“魅力人物”的高度評價,演員何冰、黃璐,導演梅峰等各界名人收到建盞名師作品后都表現出對建盞的驚嘆及喜愛。
周陸興說,參加此次魅力人物盛典是他在建盞文化的宣傳上做的一種嘗試,實踐證明是有益的嘗試。
同時,因為在傳統文化的推廣上并沒有完全適合他們的模式,所以他們仍要進行更多嘗試。
所以周陸興將針對建盞文化規劃一系列的新的推廣計劃,包括規劃推出建盞文化的實景演出或者舞臺劇重溯建盞文化淵源以及進行一系列的公關話題宣傳。
當然,他最津津樂道的是他正在規劃與建陽市政府共同籌辦首屆中國建盞博覽會,使建盞有更高起點、更加集中的展示平臺。
周陸興說“這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但他,樂此不疲。
周陸興與演員何冰合影“我更希望別人對我身份的界定是建盞的傳承守護人。
”周陸興與建盞的牽絆絕非偶然,他從小就喜歡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事物,小到集郵,大到鉆進古玩市場淘古玩,后來他還收藏唐三彩。
而周陸興初次接觸建盞是在2001年,他收到朋友送的一只復燒的建盞作品,他忘不了當時的震撼、驚喜、興奮,這使他開始關注建盞的發展。
然而,在周陸興深入了解建盞的發展狀況后,意識到,“建盞”近年來其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周陸興深感痛心的同時,毅然成立“盞行天下”決心守護建盞文化。
周陸興、建盞大師鄒云源、謝青松與著名作家葉廷芳(左二)合影周陸興從一個曾經的成功的商人演變成傳統文化的守護者。
他深刻認識到成功的藝術傳承,需要良好的外部要素和內部要素:外部要素是完善的商業運作及政府的扶持和推廣;而藝術傳承的內部要素是藝術傳承的藝人對技藝的不斷追求和進取,匠心出精品,這是藝術傳承的根本。
所以盞行天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聯動政府的力量,在建陽市建立規模化的建盞產業基地。
于此同時,他們溯本清源,聚集頂尖建盞大師力量,為他們的創作解決后顧之憂,使建盞匠人有期盼、有歸宿、有標準,從源頭打造能真正代表建盞技藝水平的建盞品牌。
周陸興與《南方人物周刊》主編黃燦(左四)在大家的努力下,建盞文化終于迎來了寶貴的戰略機遇期。
無論是在廈門金磚國家會議期間,建盞作為“五茶一盞”的國禮被習近平總書記贈送給各國領導人,還是在2017年,在中國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專場拍賣會上,盞行天下收藏的黃美金大師單盞作品拍出了866萬的拍賣價,都說明了從廟堂到江湖,對“建盞”獨特的藝術價值的高度認可。
周陸興對這一切深感欣慰。
傳承并守護建盞文化,在周陸興看來,是自己這一生做出的最重要也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建盞文化是宋人風雅的集中體現。
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將建盞文化用更好的方式傳承下去,讓宋代人的雅也匯入到我們的時代精神中。
”采訪中,周陸興反復向記者強調傳承建盞文化的重要性。
他“希望別人對我身份的界定是建盞的傳承守護人。
”周陸興與教航資本董事局副主席趙振江老師(左)“文化傳承的路往往是孤獨的,但我卻很幸運”在采訪的最后,周陸興特別感謝了一些人。
他說“文化傳承更多是靠著對文化的自覺和熱愛,這不是一個熱鬧的行業,甚至說很多文化傳承人都是孤獨的。
但必須說,我們在建盞文化的傳承上是幸運的。
”他強調說首先他這一路得到了建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這是他守護路上的強大保障。
“建陽市政府將建盞文化的傳承放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上”。
這其中包括在建陽市政府的努力下2011年“建盞”被成功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建陽市政府相繼成功舉辦了包括“建盞文化節”等一系列推廣活動。
2018年,周陸興還有望在建陽市政府的支持下舉辦首屆“中國建盞博覽會”。
周陸興與金油滴開宗大師黃美金(中)同時,周陸興說這個過程中他也被建盞技藝傳承人們深深震撼著。
“鄒云源、裴春元、闕梅嬌、廖設生、謝松青,他們都是在建盞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師了,但是出于對我們盞行天下的信任和對建盞推廣的期望,還是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給我們去推廣,這是我很感謝的。
”“去參加南方人物周刊的魅力人物盛典時,他們的作品得到了名人們的認可,這也是對他們的匠心的肯定。
”同時,周陸興對與盞行天下合作的別的大師也如數家珍“張家華、陳葉琦、鄭勇、翁書杰、卓立旗,這些也都是我們盞行天下的寶貴匠人力量”,周陸興深刻認識到這些建盞大師才是建盞文化傳承的根本所在,大師們體現出來的傳承理想使他覺得他的傳承路上格外“熱鬧”。
周陸興最后感慨到,這一路他收獲的是“理想一步步實現后的內心踏實感””。
作為建盞傳承守護人,他實至名歸。
知識鏈接:建盞,黑瓷代表,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
由于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
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
下一篇:明月鏡片2016年全國銷量第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福建墻衣公司舉辦大會,請來知名明星李湘親臨助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