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果你正閱讀這篇文章,那么可能你正面臨著財務混亂。
創業者們都不會對搗鼓數字感興趣,他們忙著去開發產品、營銷活動、設計內部辦公空間、創建公司文化、招募人才等等。
但卻沒有人會愿意花時間去考慮發票、稅務這些,只有等到財務出現危機,他們才會關注這些數字。
我理解,作為一個創業者,更關心的是如何去賺錢而不是去為這些看似瑣碎、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擔憂。
但問題是,如果你這個月會計核算問題放任不管,那么下個月就會面臨更多問題。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1、整合 創業企業最普遍的會計缺陷就是缺乏一定的整合。
什么是整合? 和產品開發以及營銷一樣,會計也是公司業務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不能排除在外的。
這不是一個月做一次或者更糟糕的一年做一次就可以,也不是在策劃完一次營銷活動后才想起來要做的事情。
會計記錄、核算這些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你要安排你的團隊,找相關的人每天做好會計賬目。
可能你還是會有這樣的問題,你的團隊每天忙得沒有時間做,那怎么辦?這就需要你做些整合。
如果你想發布一則廣告,你需要百依百順的按那些條條框框去做么?當然不是! 而會計賬單也是一樣的。
一款叫做Wave Accounting的會計軟件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并沒有多么復雜,但卻可以保證正確記錄,而電子表格在這一點上卻無法保證不出錯誤。
2. 熟悉一些基本常識 現在你做好了數據的準備,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如何去整合這些數據?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比如,哪些文件是必備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這些文件是用來做什么的?各自的意義是什么?現金與資產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所有這些文件對創業企業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嗎?如果不是,那你需要什么?這就另當別論了。
) 3. 信貸條款 我難以用數據告訴你有多少創業者在他們破產之前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一種典型的情況就是,并沒有觸及底線,仍顯示盈利,但整個公司卻沒有任何現金來維持運轉。
一個有實力的企業可能有能力給予他們的顧客一定信用期限(30以內付款),但是作為一個創業企業,你是沒有這實力去這么做的。
要知道有銷售額并不意味著有現金。
一般來說,你期望越早付款越好,甚至是在發貨前。
比如,像雜志、軟件、健身房會員這種訂制服務,往往是鼓勵顧客先訂一年預付一年的錢來充足流動資金。
對于這些你需要開出的發票,一般來講,是能往后推遲就往后推遲(除非有非常重要的要立馬開發票)。
你可以利用你預收的資金與推遲開發票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去發布廣告、謀劃擴張、策劃營銷活動等。
4. 公司的賬戶要與你個人的賬戶分開 這個不僅僅是從公司會計的角度來講,也是從你自身心理角度出發,相信你能明白這其中的利弊。
想象一下,如果需要花5000美元來設計制作一個專業的網站,并且這個錢要從你自己的口袋里掏,我想,大多數人都寧愿找價格便宜的完成,盡管做的質量水準不是那么盡如人意。
但是如果公司有一個獨立賬戶,將公司與你個人區分開來,這更利于你做出更合理的決定。
如果你擔心這帶來的費用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完全沒有必要。
銀行賬戶管理不再收取像以前那么多的手續費。
涉及到支付問題時,你可以使用現在流行的一些支付方式:Paypal、Square等等。
當然,這些支付方式的費用可能稍微高些,但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講,與你的業務發展相比較,這些費用應該是你最后才考慮的事情。
5. 采取錯誤的信貸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信貸都是等同的,而這對一個創業公司的命運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
如果你的父母在創業之初向你伸出橄欖枝給予一大筆資金資助,并且你在創業5年后能回饋給他們,盡管沒有任何利息,他們都很欣慰。
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但如果這些人無法助你走出泥潭,你怎么辦? 銀行,很明顯這個時候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機會。
但是,大多數人也會忘記,除了銀行,還有其他很多諸如信貸合作社,眾籌資金以及幾十種融資機會供你選擇,盡管每種都各有利弊。
即使是銀行,信貸也存在各種形式。
所以,不管你選擇什么,你都不要選擇依靠信用卡來運轉你的創業公司。
6. 財務預測 我了解一些創始人討厭預測。
是的,這既花費時間,而且看起來就像是無意之舉,但它仍是必備的。
這是因為預測可以讓你全盤考慮整個公司的業務發展,迫使你看到你之前可能忽略的地方。
舉個例子,有的創始人可能對市場過于樂觀,有的可能過于埋頭鉆研產品,但是,如果你不了解銀行那邊有什么異動,你是不可能完成你正在進行的項目的。
沒有正確的數據,脫離現實,你難以做出一個合理的決定。
7. 不要雇傭專業的會計師 如果你不精通會計,那么把它外包給專家吧。
首先,雇一個會計并不劃算。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簿記員能即時記錄數據。
如果不出意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外包服務將會在財年末給你帶來一份財報。
第二,你不希望冒風險。
會計不僅僅涉及像營銷、法律這些顯而易見的地方,你希望那些被遺漏的地方也能管理好。
8. 談判 不是說會計核算要多么嚴格,但是我認為很有必要提出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談判。
讓我們以信貸條款為例。
你能說服你的合作方希望推遲30~40天支付么?如果你提前支付能享受更高的折扣么?信貸方會同意給你更低的貸款利息么?特別是你能否影響到集體議價。
如果你決定著供應商20%的收入,你不認為他們會很高興幫你制定支付計劃,最終讓你省下一大筆資金么?
下一篇:創業公司如何度過起步階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企業文化落地的思路與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