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前天,看到一條消息,說黃太吉最新估值12億人民幣了,又拿了一輪融資。
黃太吉被一路罵到現在,大家無非說他煎餅果子不好吃,老板愛出風頭,不好好做煎餅,卻忙著去講外星人。
對他的融資金額質疑,對他的模式質疑。
作為一個新媒體、新經濟的觀察者和實踐者,我既不會毫無理由地去吹捧黃太吉,也不會人云亦云地抹黑他。
昨天我在幾個微信群里發起話題:為什么黃太吉能在這么短時間給到這么高估值,是投資人瘋了嗎?大家談談看!結果90%的反饋就是你說呢,或者是求答案,再不就是各種陰謀論。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是我們教育的失敗,盲目跟風或者聽信權威是個人的悲哀。
所以,我以下寫的都只代表我個人的思考,你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也可以說我胡說,因為你也可以試著胡說,只要你也能自圓其說。
我跟五格貨棧的創始人,首席粉絲官潘定國先生算是志同道合的戰友。
(他也一直被外界質疑,而我總是力挺他,不完全是基于感情,而是因為我知道他要做什么。
)他一直跟我分享,讓我認真思考一下移動互聯網經濟跟傳統的經濟究竟有什么區別,這才是我們在未來十年能把握住時代變革機遇的鑰匙。
所以,今天我也就用市場經濟與移動互聯網經濟的差別來分析黃太吉究竟如何讓投資人發瘋。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是在半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野蠻成長,我們看看身邊發展不錯的人,或者去看看財富排行榜。
除了少數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依靠資源搶占來獲得市場地位。
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是從短缺的計劃經濟發展而來。
因此一路上就是一個字:搶!70-80年代搶布、搶米油、搶生活物資。
那時還有個產物叫布票、糧票。
80-90年代搶家電,一張可以買彩電冰箱的票可以賣到500-1000元。
(這個對于90后根本就沒概念)90-2000年代搶電話,移動通訊設備,電腦。
家里裝一部電話要3500-5000元的初裝費,買一部大哥大要近萬元的入網費,一部兼容機也要近萬元,今天講起來就像說故事。
2000-2013年搶房子,搶汽車。
買房要排隊,要先交預定金,我買第一套房子,是求著售樓小姐留下我的電話的。
而你要買一輛好一點的車,也需要加價萬元以上。
一路而來,老百姓是搶物資,商人是搶資源。
誰能擁有資源,誰能搶占優勢資源,誰就可以獲得先機。
所以,在那樣一個年代里很多企業談以人為本,顧客是上帝,那是純粹的扯淡!!!但是如果你能做得好,那也會贏得長遠的市場。
只是大多數企業并無耐心,因為錢實在太他媽的好賺了。
甚至很多無良商人的信念是中國那么多人,上當一次就夠我發的了。
絕大多數時間和絕大多數行業,消費者都是弱勢群體,商家利用著信息不對稱,可以肆意宰割消費者。
然而市場走到今天,很多產品開始飽和,我們正式迎來市場經濟的后半段,同時移動互聯時代到來了,消費者的春天才正式開始。
剛剛講的是零售業,那么服務業呢?坦白說,我們的服務業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也落后于國內零售業。
無論在從業者專業素養、競爭態勢、信息化運用,絕大多數的服務業都落后于零售業。
(酒店業除外,這個行業非常特殊,屬于被互聯網改造最早的第三產業)為什么說,消費者的春天才剛剛開始呢?1.市場經濟發展到完全競爭階段,各行各業出現寡頭壟斷的同時,也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大量的產品都面臨過剩,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制造工廠。
2.服務業也是無論餐飲、賓館、美容美發等等,都也進入飽和階段,也就是你作為一個初入行者,想不賠錢就從市場中把錢拿走很困難了。
3.最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信息變革,消費者不僅有了知情權,更有信息發布權。
如果說市場經濟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法則,透過占有資源、渠道、媒介來進行市場競爭的行為。
那么移動互聯網經濟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搶占消費者心智與口碑為核心的行為。
所以,當企業都爭先恐后地以獲得消費者的心為核心時,消費者的春天不就真正到來了嗎!同樣是餐廳,絕大多數的餐廳是服務所有消費者的,也就是來者都是客。
絕大多數餐廳提供的就是菜品、服務、環境這三個要素。
外婆家把菜品價格和環境腔調做到極致,于是創造了不老神話。
海底撈把服務、情感做到極致,于是創造了人類無法阻擋海底撈的奇跡。
那我們再回來看看黃太吉做了什么?而黃太吉只開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一線商圈。
他的產品、包裝、店堂設計、服務員形象、話題、自媒體內容、包括創始人故事都是為了迎合目標人群,也就是我們說的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流程極致體驗。
別人只是賣煎餅,而黃太吉是賣體驗。
這個體驗已經不僅僅是味覺,還有視覺、聽覺、觸覺、感覺等多重體驗,甚至包括那些心靈雞湯式的小票語錄、比逼格更逼格的 視頻、赫暢轟動京城的外星人演講,微博上秒回消費者吐槽與點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消費黃太吉的人貼上的一個有逼格的標簽。
吃煎餅,喝豆腐腦,思考人生。
這 絕壁不是裝逼。
同樣是一杯咖啡,你在星巴克喝,和在街邊咖啡館喝,給你帶來的絕對不是同一種體驗。
而圍繞目標人群,打造的這種體驗,試問你能做得到嗎?所以,別再拿煎餅做的不好吃來說事,把煎餅做好吃太容易了,而要把一個餐飲做得迎合85、90后的新新人類需要,你來試試。
我為了體驗黃太吉,專門打了一個飛的去到北京,在店里待了半天。
免費的WIFI、免費大白兔奶糖、免費紅茶,親切可愛的服務生(還有一個帥帥的老外),和星 巴克比較,性價比高很多,和KFC、麥當勞比較,逼格又高很多。
人均20-30元消費,把中餐吃了,把紅茶喝了,又聊了些事情。
(我去的那天是雙休日,所 以沒有大量的白領)這個消費體驗對我來說,真的很贊。
煎餅確實不是很符合南方人口味,但是其他的產品味道都很好。
(味道這件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何況,在我認為,所有的餐飲業其實核心是營造一個社交的場,這一點,我認為黃太吉做得非常好。
他營造的消費場景和大量使用移動互聯網技術、O2O解決方案,都極大滿足了大都市青年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堅持說他的煎餅不好吃,我也沒法。
因為肯德基的雞塊在我看來就是味如嚼蠟,還尼瑪稱之為吮指原味雞塊,更是不影響他把生意做到全球。
透過對黃太吉的分析,我認為投資人看中的幾點:1.中國一定會誕生一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快餐,而黃太吉是不二之選;2.中國的新生代90后、00后的快餐市場,除了洋快餐,國內誰又能分一杯羹,黃太吉有巨大勝出機會;3.黃太吉在社交網絡運用、O2O解決方案應用水平領先同行,又為贏得未來消費者打下堅實基礎;4.以黃太吉、大黃瘋、牛燉等充滿創意和活力的年輕品牌矩陣,幫助赫暢牢牢鎖定大都市先鋒潮流人群;5.赫暢以及他的團隊是中國快餐行業里稀缺的人才;所以,對那些以偏概全的評論者,我的建議是我們用時間來證明一切。
無論這個估值是否有水分,無論黃太吉成敗,這其實與我們個人并無關系,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從他身上悟到什么,學到什么。
而批評與懷疑,讓我們一無所獲。
移動互聯時代到來,我們新餐飲人要思考得更多,更要緊緊跟上時代。
外界評論說,赫暢做餐飲18個月,達到舊餐飲人做18年的成績。
這是赫暢的幸運,也是移動互聯帶來的革命。
對于每一個餐飲人,每一個生意人和創業者,我們要真正抓住移動互聯時代的脈搏,看透他的本質,才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會盲人摸象,更不會僅僅是盲目模仿。
想一想,你也有機會讓投資人為你發瘋,這才是最重要的!
下一篇:小麥助教:提升行業效率是教育SaaS企業的核心價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給自己的初創公司估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