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最近和幾家公司聊到了初創公司找人的問題。
我一直強調,過了concept proof的公司,馬上要把招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
一個靠譜的CEO,他最重要的需要attention to details的就兩件事——產品和招人。
但初創公司招人絕對不容易。
拼錢,拼不過TABLES這幾大巨頭。
他們基本上把國內頂端的幾所大學的畢業生出路買斷了。
手段非常粗魯。
一個研究生畢業生,沒有20萬的offer都不好意思回家過年。
工作幾年還行的就更貴了。
怎么辦?幾點供參考:朋友出門靠朋友,創業更是。
一開始,就那么幾個人,幾只槍,跟著你的,只能是兄弟姐妹幾個。
這一點,在美國也是。
看看Yahoo, Google, Apple, Facebook等等等等。
同學絕對是創業伙伴(founding team)最好的來源渠道。
價廉物美,互相不欺。
同事也不錯。
以前的小弟,以前的大哥。
一起吃過盒飯,一起罵過老板(或被罵過)。
一起跋山涉水,燈紅酒綠的腐敗愛好分子也挺好。
拓詞就是從爬山社的一群人爬著爬著就起來了。
還有在活動上碰上,一直念念不忘,偶爾討論點東西,經常勾搭一下的geek男們。
這種人才能在一起打天下之前能夠耐得住寂寞,因為之前擁有的很多經歷,才有了創業必須的信任和堅持。
朋友的朋友“哥們,幫我把話傳出去,我要找前鋒”朋友在乎你,會時常幫你惦記著這事;已經加入你的隊伍更是不在話下。
碰上靠譜的人選,把你們撮合到一起。
Facebook早年的20、30個人中好多都是你拉我,我拉你拉過來的。
因為拉人的和被拉的中間有一個可以被信任的朋友,這事好辦多了。
internship(實習)去學校招人,基本上一創業公司,開不了有競爭力的薪資,只靠畫大餅找到最好的人,基本上很難。
Facebook,還在被稱為Thefacebook的時候,當年直接在Stanford Google的人才招聘會上擺了一張桌子,寫著why working for google, come to thefacebook之類的話,基本上還是吸引來了一些實習生。
沒錯,基本只能吸引實習生。
那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起點。
因為,當中好幾個轉成全職后是后來很牛逼的工程師。
在別人了解你之前,畫餅是沒用的。
來了之后,天天洗腦,夜夜畫餅,然后真誠的出動公司里的男女老少獸(別誤會,我對堆糖收養的幾只可愛的小貓念念不忘)來吸引一個好的人。
這個時候,你的10萬年薪,加上產品愿景,團隊魅力和公司期權的魔法增強,完全可以對坑別人霸道的20萬。
活動各種創業活動其實給很多有心想招人的初創團隊一些機會去找到合頻的人。
什么叫合頻的人。
創業是一種life style。
經常參加創業活動,但身在大公司的很多人,他們的心已經入了創業的界內。
有了這份心加上足夠的聰明和努力,培養,獲得創業公司需要的能力不難。
但要把一個有能力的人,卻已習慣并享受大公司生活的人,訓練成創業的人才,非常難,非常難。
在幾次講座中,我都提到,多和一起來聽講座的左鄰右舍聊幾句,說不定,這人以后就成了你的同事,創業伙伴。
當年,好幾位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認識被我拉到Facebook里面。
多混創業的這個圈子創業其實是很孤獨的事。
在這個圈子里面徘徊的都是有理想的人。
這些人都非常值得尊重(原諒我沒辦法一一認識,實在個人時間有限)。
經常互相幫助,說不定哪天大家就合作了,或者合并了。
是的,合并了。
Storm8, 一家2011年就值10億美金的手游公司,是我們原來組的同事Perry Tam和幾個同事出來創辦的。
后來我們組的另外一個香港人William也離職了,創業。
Perry給他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室,來吧,先在我這干著吧。
半年后,原本鐵了心創業的William加入了Storm8。
發帖子都不行,那就到處貼小廣告吧。
一很牛逼的創業者就和我講過一個他寫了一個英雄帖貼了很多論壇然后面試了上百人的事跡。
究竟性價比如何無可置評,一腔熱血可圈可點。
我以為,創業,最難的是兩點,產品和招人。
招人,不能拼錢財,那是大公司的游戲。
拼的是你的餅。
這不僅取決于餅要畫的好,也取決于對畫餅人,畫餅的團隊的信任。
The key to hiring for startup, is to find or build the trust.
下一篇:怎樣向員工傳達不合他們心意的反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雇傭B級員工對初創公司最為不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