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今天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周年的日子。
15年來,入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的加入對世界經貿體系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2001年11月11日,卡塔爾多哈,時任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的石廣生,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儀式上代表中國政府簽字。
入世15年來,中國自身乃至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回顧這15年的歷程,中國在經濟發展、制度建設以及參與國際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同時也需要正視外部環境變化導致貿易摩擦增加等問題。
首先,通過入世與世界接軌,讓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實現增長。
在入世前夕,中國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貿易國,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8000美元,這一系列成就可直觀地證明入世以來中國的巨大進步。
入世是中國融入世界市場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吸引外來投資,提升出口,促進經濟發展。
因此世貿組織的成員地位,被稱為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穩定器和加速儀。
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也學會了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
其次,入世后中國的發展讓全球受益,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在入世后,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世貿組織前總干事拉米曾評價說,中國入世給世界貿易帶來了巨大變化,讓不少國家也隨著中國收獲頗豐。
比如,美國對華出口就從2001年的19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1161億美元;中非進出口貿易額則從2001年的108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790億美元。
入世以來,中國一直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通過實行堅定的開放戰略,不斷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2015年中國進口總額達1.68萬億美元,為貿易伙伴創造了上千萬個就業崗位。
同時,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也為國外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實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四分之一以上,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
第三,隨著與全球經貿聯系的逐漸深入,中國不再被動接受國際經貿框架,開始積極參與制定規則。
入世以來中國同外部世界的經貿互動持續加深。
起初,中國只能被動地適應國際貿易條款。
如今,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已與美歐比肩,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最大的貢獻,這也讓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中國已經開始積極推動建設,包括貿易秩序在內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中國是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參與者,是貢獻者,也是建設者。
“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就是促進全球發展合作的“中國方案”。
這個方案不替代現有合作機制,不挑戰現行的國際經濟體系,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共同發展,致力于推動各國擴大相互市場開放和貿易投資便利化。
全球貿易環境發生變化 挑戰與機遇并存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入世15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的時期依然存在,外部環境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這導致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
中國入世之初的五年里,全球貿易的增速是世界經濟增速的1.8倍左右,而現在全球貿易增速已經連續4年低于世界經濟增速。
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
這種情況對中國的對外經濟聯系提出了新的挑戰。
為應對這種局面,中國更應該致力于帶頭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完成產業升級 迎接新的挑戰 全球治理體系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新技術的發展也在重塑全球貿易的格局。
“互聯網+”向服務業和制造業全面滲透,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加速整合,這使得國際產業分工和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比如,制造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放緩,新興經濟體單純依靠低勞動力成本優勢發展加工型貿易從而完成產業升級的路越走越窄。
當前主要大國都在重塑競爭新優勢,中國也需要完成產業升級,在未來的國家貿易體系中占據有利地位。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提到:“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
同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需要認真面對。
”在入世15年的時候,對以往做總結,無疑可以讓中國在未來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參與經濟全球化,塑造經濟全球化。
下一篇:當主播月入5萬 怎樣才能成為月入10萬的網絡女主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錘子投資人發飆:阿里曾承諾投資,拖半年最后不投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