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央廣網廣州7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鄒幫 張毅濤)近日,廣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颶風2016”專項行動中,聯合海珠區公安分局,對在廣州從事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業務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廣州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立×公司)采取行動,共抓獲包括主要犯罪嫌疑人王×在內的5名涉案人員,查扣涉案電腦主機及財物帳冊資料等。
經查,廣州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傳×公司)、廣州立×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王×,2013年7月起,兩家公司通過互聯網及宣傳手冊等方式,向社會不特定人群宣傳養老養生、影視文化等投資理財項目,以年化利率8%—12%的高息回報吸引群眾投資。
根據某銀行反饋的資料顯示,廣州傳×公司、廣州立×公司通過其開設的銀行賬戶,每月定期向多名群眾轉賬支付分紅派息款項,月利率為1%至1.08%不等。
證據顯示,王×成立的多家關聯公司,以公開宣傳和固定回報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群眾吸收資金,其行為已涉嫌非法集資罪。
那么王×吸收來的資金用于何處,其多家關聯公司如何保持運轉,如何支付投資人高昂的利息呢?隨著調查的進一步開展,真相逐漸浮現。
根據司法審計報告顯示,王×名下的傳×基金公司目前為止共發行了14個私募基金項目,內容涉及房地產、影視劇到銀行承兌匯票投資不一而足,共吸收資金約2.04億元。
而據王×供述,其公司發行的基金項目真正在運作的只有兩三個,涉及金額僅約600萬元(待核實),其它的項目因各種原因無以為繼而終止。
從社會上吸收的資金,除一部分用于其名下多家關聯公司的日常開銷和供個人使用外,多用于支付投資者的利息,也就是不斷地用后來者投入的資金來填補前面投資者的收益,而所謂的基金項目一直是虧損。
警方調查了王×公司發行的一只涉房地產投資基金,該基金項目對外宣稱是與順德B房地產公司(上市公司)合作開發江西的一個房產項目,并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向社會公開宣傳并募集了資金。
據B房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反映,該公司確實曾經有意向在江西做房產項目,但后來并未施行,而且從未與王×的公司談過合作融資事宜。
鑒于王×這種借B公司名義近乎招搖撞騙的行為,B公司還曾經口頭警告過王×。
王×公司發行的另一只涉養老地產的“傳×華×健康養老產業基金”,該項目對外宣傳是廣州傳×公司與上海H公司合作投資養老院的并購重組。
經查,廣州傳×公司與上海H公司簽訂有合作的框架協議,約定由廣州傳×公司為上海H公司融資收購上海某養老院股權,資金到位一年時,上海H公司償還廣州傳×公司的融資款,并支付資金利息。
而自雙方簽訂了該框架協議后,再無任何實質進展,上海H公司多次催促王×的資金,而王×則以各種理由一再推搪,項目拖延一年多后沒有了下文。
而另一方面王×用這份框架協議作宣傳,對外吸收資金超過3000萬元,該筆資金沒有一分錢進入該項目設立的托管賬戶,全部挪作他用。
根據廣州傳×公司的銀行流水,其吸收的資金僅在多家其關聯的賬戶中往來劃轉,并未進行與其實業投資、投資管理及其咨詢服務的經營范圍相關的項目投資。
至此,王×以私募基金名義非法吸收公眾款的作案事實已經基本清晰,王×及其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虛構項目。
巧立名目無中生有,虛構與知名企業的合作,借知名企業影響力方便自己在社會上吸收資金;或者騙取企業的信任,與其簽訂框架協議而不實際履行,以未有實質約束的意向協議作幌子,向公眾大肆斂財,而資金全由個人掌控,未進入所宣傳的基金項目。
資金無托管或未進入托管賬戶。
王×向投資人宣稱所有項目均設立了基金托管賬戶,但實際上是大部分基金項目沒有設立托管賬戶,或者設立了托管賬戶從未使用,投資人的資金直接存入王×及其公司的賬戶,資金去向無銀行監管,任由私募基金公司內部劃轉。
通過公開的方式向公眾宣傳私募基金。
違反《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通過互聯網宣傳、印制宣傳單張、由內部員工派發拉業務或委托其它渠道進行推廣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宣傳其基金項目。
違法承諾投資人固定回報。
公司無實際經營收入,違反法律規定,以高額固定回報為餌,以吸收更多的資金填補之前資金的本息,以此來維持資金鏈。
吸收不符合私募投資條件的投資人參與投資。
為了資金鏈不至斷裂,無視《辦法》對投資人投資金額和資質的限制,將風險不斷轉嫁給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社會群體。
據初步統計,目前王×及其設立的多家參與非法集資的公司涉案交易金額累計約人民幣2.04億元,投資者涉及廣州地區近300人。
目前,王×等犯罪嫌疑人已被廣州警方依法逮捕。
下一篇:《財富》世界企業500強榜單公布,折射出中國經濟你不得不知的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今的“創業天堂”中關村居然是太監的墳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