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中國的學術界都在盲目的“小看”日本,有人認為日本挑動軍國主義,自絕于鄰國,是自取滅亡,有人認為日本實行量化寬松,催生經濟泡沫是自取滅亡,當然也有人將左右兩種看法融為一起,比如許小年的看法就頗為典型,許小年在微博上說,安倍對外采取強硬立場,討好國內右翼,振奮人心,提高政府的凝聚力和支持度。
對內幻想用無痛的財政開支和超發貨幣刺激經濟。
除了股市的虛假繁榮,日本經濟并無起色,安倍的二次辭職是遲早的事,安倍的豪賭必輸無疑。
筆者認為這種看法都是錯誤的,日本絕不可等閑視之。
安倍是個非常精明,而又有經驗的首相,他的邏輯是利用國際矛盾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用自己穩固的執政地位,推進國內的經濟調整,是日本近年比較罕見的思路清晰而又正確的首相,我們可以分析下他的經濟思路。
亂世用重典,日本問題拖延已久,小打小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目前安倍所謂的“暫時性的財政刺激政策,銀根松動以及結構性改革”三政策,方向都對,只要力度得當,很快就能見成效。
力度要多大呢,具體說加就是,稅收政策要強到可以平衡預算為止,銀根松動要強到走出通縮為止,結構改革要強到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止,猛藥快行,才能見效。
首先,日本的債務問題,日本債務確實很高,但這并非太大的問題,關鍵是如何找到增長的對策,重啟增長是重要的,而重啟增長也要注意預算平衡的問題。
消費稅是正確的,因為富人的錢不論當前如何使用,從長期來看是要消費的,而且即使他們本人不消費,他們的家庭、后代也照樣要消費,因此消費稅是個比較公平合理的政策,日本現在仍然有赤字,按日本通過的法案,到2014年4月消費稅從5%上漲到8%,而到2015年10月則會升至10%。
即使達到這個幅度也基本上跟美國相當,美國的消費稅早就達到10%了,其實根據日本的現狀,日本還可以針對性的選出一些領域進一步提高消費稅。
日本影響增長主要是消費,日本消費低迷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年消費比較低,而且老年人比重又非常的大,而要提高老年消費,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工資替代率,加大國民養老金的發放,而按目前日本的財政狀況,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提高消費稅來彌補養老金一直是日本政府的想法,但直到野田政府才成型,方向走對了,關鍵還是干的速度。
對于日本,是不缺少經濟增長點的,比如災區建設,都可以帶動生產,但是關鍵也是財政問題,所以日本最大的問題還是財政,除了消費稅,日本在所得稅等方面也應該有所措施。
其次我們在看量化寬松,日本這些年的政客們大多無能,也不懂經濟,經濟大權掌握在央行那些毫無國家責任感的民粹分子手里,這些人只是狡猾的對民眾迎合性欺騙,但最終坑害了整個國家,日本經濟長期通縮,日本央行那些民粹派經濟學家罪不可赦。
安倍上臺后,實行量化寬松,幫助日本走出通縮是正確的,這些不會造成通脹,因為通脹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積極性的提高,以日本廠商目前的生產積極性來看,造成通脹是不可能的。
而資本市場即使出現些小的泡沫,也不足為懼,首先資本的泡沫可以為企業和居民提供一些短期的融資,其次日本是有前車之鑒的國家,是不可能出現大的經濟泡沫的,以經濟泡沫斷定日本經濟會出問題是誤判。
第三就是結構改革,主要是產業的問題,日本的產業政策也有些問題,比如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政策導致了日本手機制造的衰落,而日本在新能源等方面也基本上沒什么作為,這些主要是由于日本這些年“黨爭”太厲害,自從自民黨一黨壟斷政局的局面被打破后,日本每個首相執政時間都太短,根本顧不上發展經濟,導致日本經濟在各個方面都落后于國際主流社會。
而日本這幾年就進行了政治選舉改革,實現小選區制度,而小選區制度的結果就是兩黨制,因此“多黨亂政”的現象將在日本消失,“十年九相”的政治格局也許永遠成為歷史。
政治穩定后,日本加大研究和調整,找到新經濟增長點是可能的。
總起來說,日本長期面臨的問題就是稅收政策與國家的年齡結構老化的現狀長期不協調,貨幣政策與實體經濟的困境“唱反調”,政黨混亂無暇顧及經濟發展,而這些問題目前都得到了解決,現在的日本,政治上開始走向穩定,在任的又是個有經驗的首相,而且治理的方法已經找到,日本重振是可能的。
當然我們也沒必要過度放大日本前景,日本即使經濟恢復也是與中國沒法比的,中國經濟總量即將達到日本的兩倍,這是日本很難重新趕上的。
但現在中國學界這種盲目輕敵的情緒是肯定不可取的。
注:本文為《經濟學人》中文網約稿
下一篇:陳九霖反思:別把國企當做官場來經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獲獎名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