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人常說一句話,悶聲發(fā)大財。
不過對于滿天下來路不明的財富,以后想藏在世界最大的“財富保險箱”——瑞士銀行,是不可能了。
在6日法國巴黎舉行的歐洲財長會議上,瑞士同意簽署新的《全球自動信息交換標準》。
這項協(xié)議要求,各國收集并交換銀行賬戶信息、公司的實益擁有權及其他法律結構。
這象征著,瑞士告別幾百年來堅持保護銀行客戶隱私的做法,同時也意味著瑞士2.2萬億美元私人賬戶將完全曝光。
實際上,瑞士三個世紀以來,一直擁有世界上最讓人放心的銀行。
“全球財富的保險箱”的美譽和“黑金天堂”的諷刺,都成為外界給他的標簽: 瑞士銀行的這種安全特性,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瑞士當局于1934年頒布的聯邦銀行法,其著名的47條明確規(guī)定,任何銀行職員都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保守其與客戶往來情況及客戶財產狀況等有關機密,而且保密協(xié)議終身生效,不因為銀行職員離職、退休、解雇而失效。
如果有人泄漏客戶和銀行信息,都將面臨高額罰金乃至牢獄之災。
后來,各銀行為加強保密,普遍采用了密碼賬戶、化名代號等管理方式,即存戶只在第一次存入時寫真實姓名,爾后便把戶頭編上代碼。
由于銀行保密得力,瑞士一度被視為全球“黑金天堂”,瑞士當局也不得不聽取國際社會的呼聲,其銀行保密系統(tǒng)如今也不再是鐵板一塊。
涉及各國政府追緝的毒品走私、販賣武器、恐怖主義、嚴重貪污等罪犯,銀行沒有秘密,但也只有當原告提供賬戶存在的有效證據之后,法院才能調動有關銀行數據。
總之,只有法律才有權力決定是否需要公布儲戶信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瑞士的銀行保密法仍為私人財富提供最有效的保障,因此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私人資產都匯集在瑞士的私人銀行。
突然之間,瑞士神圣不可侵犯的銀行保密法規(guī)開始崩裂。
瑞士銀行家協(xié)會表示:“只要所交換信息僅與稅收目的有關,瑞士的銀行愿意與其他金融中心自動交換信息。
”盡管外界還不得知瑞士各家銀行的具體措施,但是,外界認為,這是瑞士銀行三百年來第一次態(tài)度大逆轉。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鱷魚醬:以后的電影里面是不是不會出現“把錢存在我瑞士的銀行賬戶上”的臺詞。
i-lee2011:為瑞士這個舉動點贊!世界發(fā)展到今天,瑞士原來的那套老辦法確實已完全不符合人類社會公平公正的要求了。
龐加萊之猜想:很快,福布斯需要刷新他的富豪榜單了。
狩夜貓:很好!這才是文明的進步。
“個人隱私”不能基于惡行,保護惡人就是傷害良善。
在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看來,瑞士銀行方面做出妥協(xi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袁鋼明:這是一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或者是國際共識或者是道德觀的一種影響和壓力吧,我覺得這是一個進步的趨勢,因為瑞士之所以這樣做,銀行有這種做法,實際上他是過去傳統(tǒng)的,很早以來古代的歷史上傳授下來的,比如說用這種方式,保護隱私的方式來吸引更好的、更多的客戶,特別是在銀行競爭以后,銀行保持這種特點的話,有可能會吸引一些別的銀行吸引不來的資金,當然這是很多銀行的經營訣竅,但是它的負面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就比如說我們所說的現在形成壓力的很多犯罪黑錢,甚至是恐怖組織的一些錢,你都無法追究,各種各樣的追查、追索、調查都難以進行,弊病越來越大,已經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運行或者政策的執(zhí)行,甚至國際正常秩序的建立。
所以這個事情,早就存在著一種矛盾和一種爭論了,那么現在終于到了這一步了,我覺得是大勢所趨,是到了非要改不可的程度了。
外界評價,瑞士此舉,將成為全球打擊逃稅舉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那么,哪些人將如臨大敵呢? 袁鋼明:這個當然還是違法的有些錢,有些錢他并不違法,真的是一種隱私,那它并不會受到沖擊,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覺得受到最大的沖擊的就是違法的錢,比如各個國家貪官犯罪都是要追繳的,還有一些國際國內的洗黑錢的做法,本身就是違法的,抓住了就完全沒收,甚至成為罪證,這一部分是沖擊最大最大的。
除去瑞士之外,另有44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協(xié)議,其中包括 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G20集團主要國家,還有開曼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
其他離岸中心預計也將面臨施壓,被要求配合。
有消息稱,經合組織今年將列出一份不簽署信息透明協(xié)議國家的黑名單。
下一篇:盤點高考的12大商業(yè)經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美金融大戰(zhàn):第一輪黃金暴跌做空中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